金马肝泰制剂在制备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疾病方面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509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在制备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疾病方面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休克治疗的进步以及动脉搭桥术、溶栓疗法、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心肺脑复苏,断肢再植和器官移植等方法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使许多组织器官缺血后重新得到血液再灌注。多数情况下,缺血后再灌注可使组织器官功能得到恢复,损伤的结构得到修复,患者病情好转康复;但有时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这种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反而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凡是在组织器官缺血基础上的血液再灌注都可能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常见的有:

1.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如休克时微循环的疏通,冠状动脉痉挛的缓解等。

2.一些新的医疗技术的应用如动脉搭桥术、溶栓疗法、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等。

3.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

4.心脏骤停后心、肺、脑复苏。

5.其他断肢再植和器官移植等。

其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冠状动脉内溶栓、冠脉搭桥以及介入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心肌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是对心脏的第二次损伤性打击,是由缺血再灌注过程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和细胞内興离子的超负荷所致。氧自由基有高度细胞毒性,可使酶失活和脂质过氧化而致细胞膜受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如再给高压氧,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再灌注性损伤。心肌缺血时,细胞内钙增加但流动少,再灌注时使肌质网获得摄取钙所需的atp增加,钙流动增多致细胞内钙超负荷,细胞内过多钙与氧自由基一起,是造成再灌注心肌损伤如心肌顿抑、微血管顿抑的重要原因。此外,心肌缺血后无氧代谢产物乳酸等堆积,使血液ph下降,导致细胞内钾外移,致使细胞外钾增加,再灌注后上述物质突然冲洗和释放,从而引起心电不稳定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

自由基(freeradical)是指在外层电子轨道上具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的总称,又称游离基,如氯自由基(cl·)、羟自由基(oh·)、甲基自由基(ch3·)等。自由基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非脂性自由基和脂性自由基,前者主要指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是指由氧诱发的自由基,属于活性氧的一种,包括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

氧自由基的增多会对细胞造成严重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在:

1.对膜磷脂的损伤作用①破坏膜的组分,使膜磷脂减少,膜胆固醇和胆固醇/磷酸比值增加;②由于膜组分改变使膜的流动性降低;③使与膜结合的酶的巯基氧化,导致酶活性下降;④形成新的离子通道,当细胞膜两层磷脂中的磷脂过氧化氢沿膜长轴以相互吸引的方向作用时,同一层的磷脂过氧化氢聚集,并进一步形成跨膜过氧化物,从而形成新的离子通道。⑤使膜脂质和蛋白质之间、蛋白质和蛋白质之间交联或聚合,促进膜损伤;⑥促进"脂质三联体"(lipidtriad)形成。膜脂质过氧化、磷脂酶活化及过量的有利脂肪酸和溶血磷脂的"去污剂"作用(即具有破坏膜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合称"脂质三联体"的作用。膜脂质过氧化能促进"脂质三联体"的形成,因为膜脂质过氧化能使细胞内ca含量增加,促进磷脂酶活化。磷脂酶活化水解膜磷脂导致了溶血磷脂及游离脂肪酸的聚集,进而引起细胞膜的损伤。此外自由基还可减少atp生成,导致线粒体的功能抑制,使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加重。

2.对蛋白质的损伤作用自由基可引起蛋白质的交联、聚合和肽链的断裂,也可使蛋白质与脂质结合形成聚合物,从而使蛋白质功能丧失。

3.对核酸的破坏作用自由基可作用于dna,与碱基发生加成反应,而造成对碱基的修饰,从而引起基因突变;并可从核酸戊糖中夺取氢原子而引起dna链的断裂。自由基还可引起染色体的畸变和断裂。

4.对细胞外基质的破坏自由基可使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纤维的胶原蛋白发生交联,使透明质酸降解,从而引起基质变得疏松,弹性下降。

张宇等人整理了国内近10年年来该领域的全部研究文献,发现对miri有明确保护作用的中药成分共16种,提取自22种中草药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证实,多种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分为多糖及糖苷类、黄酮及黄酮苷类、生物碱类、多酚类和萜类内酯类等。(张宇、李建锋、单红燕、伏瑶、赵启韬.中药调节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辽宁中医杂志[j],2016,43,8:1709~1713.)

本申请人在长期对本公司产品金马肝泰胶囊的上市后临床表现进行追踪和药学作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该上市药品及其相关制剂在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疾病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作用效果。

已上市的“金马肝泰胶囊”是以马蹄金为主要成分的制剂,由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质量标准号为ybz08762009。该药具体由马蹄金、铁包金、马鞭草、防己、败酱草、淫羊藿、黄芪、赤芍和丹参九味中药材制成的复方制剂。苗医:旭嘎帜沓痂,麦靓麦韦艿洼内,维象样丢象:夫热觉蒙。中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用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所致的急、慢性肝炎。但目前尚未见将马蹄金、铁包金、马鞭草等九味中药材共同作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疾病方面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马肝泰制剂在制备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疾病方面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金马肝泰制剂在制备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疾病方面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疾病是指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时造成的组织损伤;动脉搭桥术、溶栓疗法、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时再灌注造成的组织损伤;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心脏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手术时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他断肢再植和器官移植时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进一步地,金马肝泰制剂在制备治疗冠状动脉内溶栓、冠脉搭桥以及介入治疗所导致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疾病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金马肝泰制剂,按重量份计,制成该制剂有效组分的原料为:马蹄金900~1000份、铁包金450~600份、马鞭草300~450份、防已600~700份、败酱草300~450份、淫羊藿450~600份、黄芪450~600份、赤芍450~600份、丹参700~800份。

优选的原料重量配比为:马蹄金960.7份、铁包金511份、马鞭草383.3份、防已638.7份、败酱草383.3份、淫羊藿511份、黄芪511份、赤芍511份、丹参766.7份。

本发明所述的金马肝泰制剂,是将原料药按一定工艺制备成,其制备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可以从现有专利公开的文件中获得,或根据其他公开的文献技术及药品标准制备。如药品标准ybz08762009、药品标准ws-10313(zd-0313)-2002、中国专利cn102813752a等。

本发明的金马肝泰制剂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如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崩解剂、湿润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吸收促进剂、润滑剂等,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成所需要的剂型。

本发明所述制剂为普通片剂、分散片、丸剂、硬胶囊、软胶囊、颗粒、口服液、滴丸;优选硬胶囊剂。

本发明的金马肝泰制剂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例如已上市的由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马肝泰胶囊,每粒装0.4g,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采用以下实验例,说明其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下述实验旨在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试验例、金马肝泰制剂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药效学评价及机制分析

1、材料:

1.1试验动物:sd大鼠70只,体重180~200g,雌雄各半,清洁级,由贵州医科大学提供。清洁级动物房饲养,定时给予全价营养饲料喂食,室温22~25℃,湿度50%~70%。

1.2试验药物:

试验例1:上市金马肝泰胶囊,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粒装0.4g,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2粒。

试验例2:金马肝泰片:以1000片计算,处方范围内药材份改为g,按照现有公开技术方案制成,规格:每片重0.5g,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2片。

试验例3:金马肝泰颗粒:以500包计算,处方范围内药材份改为g,按照现有公开技术方案制成,规格:每袋装10g,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g。

试验例4:金马肝泰软胶囊:以1000粒计算,处方范围内药材份改为g,按照现有公开技术方案制成,规格:每粒重0.5g,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2粒。

试验例5:金马肝泰口服液:以2500ml计算,处方范围内药材份改为g,按照现有公开技术方案制成,规格:每瓶装10ml,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ml。

试验例6:金马肝泰滴丸:以5000粒计算,处方范围内药材份改为g,按照抗妇炎胶囊质量标准制成稠膏和细粉,然后采用常规技术制成,规格:每粒重25mg,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粒。

试验例7:金马肝泰分散片:以1000片计算,处方范围内药材份改为g,按照现有公开技术方案制成,规格:每粒重0.8g,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2片。

对照例1:假手术组。

对照例2:模型对照组。

对照例3:尼莫地平组。

2试验方法

2.1动物模型制作20%氨基甲基乙酯(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0.7ml·kg-1),大鼠固定在专用木板上,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潮气量为20ml·kg-1,呼吸频率为50次/min)吸入室内空气,开胸,剪开心包膜,轻轻挤压大鼠胸腔右侧壁,将心脏挤出。在左心耳下缘,肺动脉圆锥左缘与左心耳之间进针,以冠状静脉主干为标志,左心耳下方2~3mm处用丝线结扎(垫1个半圆形硅胶管)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心电监护显示结扎冠状动脉成功(持续2min)后10min经股静脉iv给药。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结扎后,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动物处置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标准。

2.2动物分组实验分为假手术(空白对照)组;只穿刺不结扎,口服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口服等剂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与1.5mg/kg尼莫地平;试验组1-7:给与金马肝泰制剂0.384g/kg;所有注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10ml·kg-1给予动物注射。

2.3标本采集大鼠造模缺血后40min,剪断丝线再灌注120min。观察120min后,腹主动脉取血,一部分放入3.8%枸橼酸钠溶液1:9抗凝真空管和消心痛+2%edtana2溶液抗凝管后离心,测定血小板聚集性和txb2,6-keto-pgfa1含量。另一部分不抗凝放入真空管后离心测定血清ctnt,ck-mb含量。然后,取出心脏,生理盐水冲洗,称量全心重,在心脏结扎线以下,平行于冠状沟均匀地将左心室部分横断切成5片,置于nbt溶液37℃染色15min。用deltapix(丹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每片心肌面积、心室面积和梗死区面积。

2.4指标检测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txb2,6-keto-pgfa1;全自动生化仪电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法测定测定ctnt,ck-mb;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诱导剂为adp,浓度为0.2mmol·l-1,取其1,3,5min及最大聚集率。

2.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表示,组间比较为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1金马肝泰制剂对大鼠mi面积和i/r损伤后ck-mb和ctnt的影响(n=10)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试验结果

3.1对大鼠mi面积和i/r损伤后ck-mb和ctnt的影响大鼠心肌i/r损伤后,血清ck-mb活性明显升高,和对照组1(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2(模型组)ctnt水平亦有一定升高,但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穿刺对心肌组织也是一种损伤。与模型组比较,试验组1-7均能显著降低动物血清ck-mb水平和ctnt含量(p<0.01)。结果见表1。

3.2对大鼠心肌i/r损伤后血小板聚集性、6-keto-pgf1a和txb2的影响大鼠再灌流120min后取血测定血小板聚集性,与模型组比较,试验组1-7均能显著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0.01,p<0.05)。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大鼠血浆6-keto-pgf1a含量下降,但和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组能明显升高6-keto-pgf1a含量,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升高幅度和尼莫地平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能降低txb2含量,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和和尼莫地平组较txb2含量无差异,见表2。

表2金马肝泰制剂对大鼠心肌i/r损伤后血小板聚集、6-keto-pgf1。和txb2的影响(n=10)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4.讨论

虽然早期、及时再灌注心脏是防止心肌组织缺血造成进一步损害的有效方法,但缺血组织恢复血流灌注时,往往导致再灌注区域心肌细胞及局部血管网显著的病理变化,而这些改变的共同作用可导致进一步的组织损伤即iri。临床上所见的心肌无复流、心肌钝抑、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组织坏死和微血管功能障碍相关现象均证实了血管开通后i/r损伤的存在。

再灌注损伤的基本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影响其发病机制涉及自由基损伤、钙超载、细胞损伤、血小板等方面,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抗血小板聚集剂、抑制炎症反应等是潜在的药理学治疗靶标,金马肝泰制剂中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淫羊藿有效成分淫羊藿苷、丹参中脂溶性丹参酮和水溶性丹参素、酚酸类以及败酱草、马鞭草中的三萜皂苷类均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马蹄金、铁包金、防己以及芍药也有文献证实有抗氧化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部分是由缺血再灌注过程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和细胞内興离子的超负荷所致。氧自由基有高度细胞毒性,可使酶失活和脂质过氧化而致细胞膜受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如再给高压氧,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再灌注性损伤。

因此,当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时造成的组织损伤或动脉搭桥术、溶栓疗法、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时再灌注造成的组织损伤或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心脏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手术时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或其他断肢再植和器官移植时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时,给与金马肝泰制剂时,可有效抑制氧自由基,达到减轻再灌注性损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