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髓内钉导针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4417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股骨髓内钉导针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股骨髓内钉导针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股骨颈骨折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以老年人的发病率最高。股骨颈骨折或股骨转子间骨折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是通过牵引床牵引下肢复位,然后通过股骨近端穿入一枚导针,再沿着导针扩髓后穿入髓内钉固定骨折断端。该手术最关键的步骤是穿入导针,导针可引导髓内钉穿入,导针的位置直接影响髓内钉是否能穿入到合适的位置,从而影响最终的手术效果。因此,合适的导针位置是该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手术医师在穿导针时主要依靠术中手指触摸或肉眼参照体表标志,粗略的估计着穿入导针,然后再根据依靠术中c臂调整导针位置。如果导针位置不合适,常需术中反复穿入导针,势必增加手术时间,增大患者手术创伤及术中失血且增加手术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确的股骨髓内钉导针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从而能够确保一次性就将导针穿入股骨的理想位置,避免反复穿入导针,提高手术效率,大大减小了患者手术创伤及术中失血且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股骨髓内钉导针定位系统,包括定位装置和导针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滑杆,在第一滑杆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十”字形滑锁,在“十”字形滑锁上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滑杆垂直的第二滑杆,在第二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的“十”字形滑锁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滑杆垂直的第一锁紧螺钉以及与第二滑杆垂直的第二锁紧螺钉;在第一滑块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滑杆垂直的第三锁紧螺钉,在第一滑块的另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杆垂直的第一槽口,在第一槽口内卡入有第一定位板,在第一滑块的中央开设有同时与第一滑杆以及第二滑杆垂直的通孔,在第一滑块的顶部设置有与通孔垂直的第四锁紧螺钉;在第二滑块的下方开设有与第二滑杆垂直的第二槽口,在第二槽口内卡入有第二定位板,在第二滑块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滑杆垂直的第五锁紧螺钉;所述的导针装置包括第三滑杆和第四滑杆,在第三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第四滑杆固定连接在矩形滑块的一侧并与第三滑杆垂直,在矩形滑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六锁紧螺钉,在第三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滑杆垂直的导针管,所述的第四滑杆与第一滑块上的通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以及第四滑杆的杆身上均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外端均为楔形结构。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股骨髓内钉导针定位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术前将患者放置在牵引床上,将患者的患肢牵引复位并摆于水平中立位,然后内收患肢,患者上半身向对侧侧屈留出操作空间,此时股骨中轴线为股骨纵向剖面与水平剖面的交线;

(2)在患肢正上方沿患肢中轴线摆一根克氏针,在患肢外侧沿患肢中轴线摆一根克氏针,分别用c臂机投照股骨正位与侧位,调整患肢正上方的克氏针位置,使患肢正上方的克氏针的投影与股骨正位中心线重合,再调整患肢外侧的克氏针位置,同样使患肢外侧的克氏针的投影与股骨侧位中心线重合,然后用标记笔顺着克氏针划线,做好标记;

(3)将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插入第一滑块的第一槽口内以及第二滑块的第二槽口内,然后调整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位置,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与股骨正面的标记线和股骨侧面的标记线对正重叠,然后锁定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此时,第一定位板所确定的纵向剖面和第二定位板所确定的水平剖面的交线即为股骨中轴线;

(4)将第四滑杆插入通孔中,穿过导针管的导针将与股骨中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平行,此时,只需调整第三滑杆的位置就可使穿过导针管的导针与股骨中轴线重叠,然后锁定第三滑杆,再沿导针管的中轴穿入的导针将穿入股骨中,且与股骨中轴线重叠,从而实现导针的精确定位。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定位装置能够实现股骨中轴线的体外定位,定位完成后再通过导针装置一次性就将导针穿入股骨的理想位置,从而实现导针的精确定位,避免反复穿入导针,提高手术效率,大大减小了患者手术创伤及术中失血且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导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第一滑块,3-第一滑杆,4-“十”字形滑锁,5-第二锁紧螺钉,6-第一锁紧螺钉,7-第二滑杆,8-第五锁紧螺钉,9-第二滑块,10-第二槽口,11-第二定位板,12-第四锁紧螺钉,13-第一定位板,14-第一槽口,15-通孔,16-第三锁紧螺钉,17-第三滑杆,18-第六锁紧螺钉,19-矩形滑块,20-第四滑杆,21-导针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股骨髓内钉导针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定位装置和导针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一滑杆3,在第一滑杆3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和“十”字形滑锁4,在“十”字形滑锁4上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滑杆3垂直的第二滑杆7,在第二滑杆7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9,所述的“十”字形滑锁4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滑杆3垂直的第一锁紧螺钉6以及与第二滑杆7垂直的第二锁紧螺钉5;在第一滑块2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滑杆3垂直的第三锁紧螺钉16,在第一滑块2的另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杆3垂直的第一槽口14,在第一槽口14内卡入有第一定位板13,在第一滑块2的中央开设有同时与第一滑杆3以及第二滑杆7垂直的通孔15,在第一滑块2的顶部设置有与通孔15垂直的第四锁紧螺钉12;在第二滑块9的下方开设有与第二滑杆7垂直的第二槽口10,在第二槽口10内卡入有第二定位板11,在第二滑块9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滑杆7垂直的第五锁紧螺钉8;所述的导针装置包括第三滑杆17和第四滑杆20,在第三滑杆17上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19,第四滑杆20固定连接在矩形滑块19的一侧并与第三滑杆17垂直,在矩形滑块1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六锁紧螺钉18,在第三滑杆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滑杆17垂直的导针管21,所述的第四滑杆20与第一滑块2上的通孔15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滑杆3、第二滑杆7、第三滑杆17以及第四滑杆20的杆身上均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第一定位板13和第二定位板11的外端均为楔形结构。

参见图3,上述股骨髓内钉导针定位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术前将患者放置在牵引床上,将患者的患肢牵引复位并摆于水平中立位,此时股骨中轴线为股骨纵向剖面与水平剖面的交线,然后内收患肢,患者上半身向对侧侧屈留出操作空间;

(2)在患肢正上方沿患肢中轴线摆一根克氏针,在患肢外侧沿患肢中轴线摆一根克氏针,分别用c臂机投照股骨正位与侧位,调整患肢正上方的克氏针位置,使患肢正上方的克氏针的投影与股骨正位中心线重合,再调整患肢外侧的克氏针位置,同样使患肢外侧的克氏针的投影与股骨侧位中心线重合,然后用标记笔顺着克氏针划线,做好标记;

(3)将第一定位板13和第二定位板11分别插入第一滑块2的第一槽口14内以及第二滑块9的第二槽口10内,然后调整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9的位置,使第一定位板13和第二定位板11分别与股骨正面的标记线和股骨侧面的标记线对正重叠,然后锁定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9;此时,第一定位板13所确定的纵向剖面和第二定位板11所确定的水平剖面即为股骨中轴线;

(4)将第四滑杆20插入通孔15中,穿过导针管21的导针将与股骨中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平行,此时,只需调整第三滑杆17的位置就可使穿过导针管21的导针与股骨中轴线重叠,然后锁定第三滑杆17,再沿导针管21的中轴穿入的导针将穿入股骨中,且与股骨中轴线重叠,从而实现导针的精确定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