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632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兽用复方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肝、肺、脑及其他器官内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狗为终宿主,羊、牛是中间宿主,人因误食虫卵成为中间宿主而患包虫病,农业部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卫计委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人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患者10年病死率到达94%,被称为“虫癌”。感染包虫病的牲畜出现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给农牧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包虫病已成为制约传统牧区畜牧业发展、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药物仍然是防治动物包虫病的主要手段。临床常用药物比较单一,主要为吡喹酮和阿苯达唑,驱虫效果不够理想,使用时间长,停药后易复发,耐药性严重,导致动物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大剂量的药物使用不仅对机体产生了毒害作用,而且容易在畜产品中造成残留,带来食品安全问题。传统中草药具有较好的杀虫、驱虫作用,在治疗动物包虫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发明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结合中、西药的优势,开发新型的驱虫效果好、抗药性小、绿色安全低毒的驱虫药,不仅对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其配比,并制定其成药的制备方法,达到安全有效治疗和预防动物包虫疾病并使其适用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所述复方制剂由以下药物和辅料制备而成:吡喹酮、槟榔碱、南瓜子氨酸、蛇床子素和辅料。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为麦芽糖、棕榈油、柠檬酸、苹果酸和淀粉。

进一步的,所述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和辅料制备而成:吡喹酮0.05-20g、槟榔碱0.006-3g、南瓜子氨酸0.1-60g、蛇床子素0.08-18g、麦芽糖0.1-20g、棕榈油0.05-2g、柠檬酸0.1-50g、苹果酸0.05-30g和淀粉0.2-50g;

进一步的,所述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和辅料制备而成:吡喹酮5-20g、槟榔碱0.1-3g、南瓜子氨酸2-60g、蛇床子素0.3-18g、麦芽糖5-20g、棕榈油0.5-2g、柠檬酸20-50g、苹果酸6-30g和淀粉10-50g;

更进一步的,所述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和辅料制备而成:吡喹酮5-15g、槟榔碱0.1-0.5g、南瓜子氨酸1-10g、蛇床子素0.5-4g、麦芽糖5-15g、棕榈油0.5-2g、柠檬酸20-40g、苹果酸10-20g和淀粉20-40g;

最优选的,所述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和辅料制备而成:吡喹酮10g、槟榔碱0.3g、南瓜子氨酸6g、蛇床子素2g、麦芽糖10g、棕榈油1g、柠檬酸30g、苹果酸15g和淀粉30g。

上述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吡喹酮、槟榔碱、南瓜子氨酸、蛇床子素、麦芽糖、棕榈油、柠檬酸、苹果酸和淀粉混合均匀后制成制剂(如:颗粒剂)。

所述槟榔碱、南瓜子氨酸、蛇床子素可从市场上购得,也可按照如下方法自制:

所述槟榔碱为槟榔提取物,提取方法如下:将槟榔粉碎,过50目筛后,用与槟榔用量比为14ml:1g的85v/v%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h,滤取提取液,残渣再如上法回流提取2次。合并3次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剩余的浓缩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加氨水调至ph=8后,用四氯化碳搅拌提取3次,合并三次的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再于60℃水浴上减压浓缩后,干燥、粉碎,得槟榔碱。

所述南瓜子氨酸为南瓜子提取物,提取方法如下:将南瓜子粉碎,过50目筛后,用3倍其体积的正己烷去脂2次,过滤、干燥,得去脂南瓜子粉,用5倍去脂南瓜子粉体积的0.1wt%h2so4在室温下浸提15h后,再加热回流提取2h,滤取提取液,残渣再如上法浸提、回流提取2次。合并3次的提取液,再将提取液加热到80℃,经0.5微米过滤器过滤,得到含干物质约1g/100ml的滤液。将上述滤液再浓缩到其体积的1/20时,加入无水乙醇沉淀出杂质,离心除去杂质,上清液用nahco3中和至ph=7.0,再蒸发去乙醇,得到含南瓜子氨酸的母液,喷雾干燥,得南瓜子氨酸粉。

所述蛇床子素为蛇床子提取物,提取方法如下:将蛇床子粉碎,过50目筛后,用与蛇床子用量比为8ml:1g的60v/v%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h,滤取提取液,残渣再如上法提取2次。合并3次的提取液,回收其中的乙醇,剩余的提取液经浓缩、烘干,得干膏。加入与干膏用量比为3ml:1g的氯仿回流提取2次,每次0.5h,合并2次的提取液,回收氯仿,剩余的提取液经浓缩、干燥、粉碎,得蛇床子素粉。

本发明结合中西医药优势,开发出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西药物组合制剂。本发明中吡喹酮具有较好的驱成虫作用,而槟榔、南瓜子、蛇床子各自的提取组分均具有较好的去杀幼虫的作用,同时还对幼虫和成虫的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更好地促进吡喹酮发挥驱虫作用。在兽医临床对动物包虫病的防治具有较好的疗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结合了西药吡喹酮和兽用驱虫中药与其提取物的优势,两者优势互补、相互协作,达到了既驱成虫又驱幼虫的目的。

2、中西药结合,减少了吡喹酮的用量,防止其耐药性的产生;

3、中西药结合,对动物包虫病的预防和治愈率高,临床试验达到了96.7%的治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以下内容不应在任何程度上被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按照如下方案进行提取制备:

槟榔碱提取:将100g槟榔粉碎,过50目筛后,用与槟榔用量比为14ml:1g的85v/v%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h,滤取提取液,残渣再如上法提取2次。合并3次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剩余的浓缩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后,加氨水调至ph=8,用四氯化碳搅拌提取三次,合并三次的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再在60℃水浴上减压浓缩后,干燥、粉碎,得槟榔碱0.3g。

南瓜子氨酸提取:将200g南瓜子粉碎,过50目筛后,用3倍其体积的正已烷去脂2次,过滤、干燥,得去脂南瓜子粉,用5倍去脂南瓜子粉体积的0.1wt%h2so4在室温下浸提15h后,再加热回流提取2h,滤取提取液,残渣再如上法浸提、回流提取2次。合并3次的提取液,再将提取液加热到80℃,经0.5微米过滤器过滤,得到含干物质约1g/100ml的滤液。将上述滤液再浓缩到其体积的1/20时,加入无水乙醇沉淀出杂质,离心除去杂质,上清液用nahco3中和至ph=7.0,再蒸发去乙醇,得到含南瓜子氨酸的母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南瓜子氨酸粉6g。

蛇床子素提取:将40g蛇床子粉碎,过50目筛后,用与蛇床子用量比为8ml:1g的60v/v%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h,滤取提取液,残渣再如上法提取2次。合并3次的提取液,回收乙醇后,剩余的提取液经浓缩、烘干,得干膏。加入与干膏用量比为3ml:1g的氯仿回流提取2次,每次0.5h,合并2次的提取液,回收氯仿,剩余的提取液经浓缩、干燥、粉碎,得蛇床子素粉2g。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槟榔提取物槟榔碱、南瓜子提取南瓜子氨酸、蛇床子提取蛇床子素、吡喹酮以及辅料按照如下比例混合:吡喹酮10g、槟榔碱0.3g、南瓜子氨酸6g、蛇床子素2g、麦芽糖10g、棕榈油1g、柠檬酸30g、苹果酸15g和淀粉30g,混合均匀后制粒成颗粒剂,即得。

实施例2

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按照如下方案进行提取制备:

按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提取槟榔碱、南瓜子氨酸、蛇床子素,将吡喹酮20g、槟榔碱3g、南瓜子氨酸60g、蛇床子素18g、麦芽糖20g、棕榈油2g、柠檬酸50g、苹果酸30g和淀粉50g混合均匀后制粒成颗粒剂,即得。

实施例3

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按照如下方案进行提取制备:

按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提取槟榔碱、南瓜子氨酸、蛇床子素,将吡喹酮5g、槟榔碱0.1g、南瓜子氨酸2g、蛇床子素0.3g、麦芽糖5g、棕榈油0.5g、柠檬酸20g、苹果酸6g和淀粉10g混合均匀后制粒成颗粒剂,即得。

为了确定以上中西药复方制剂的药效,本发明进行了临床应用试验,进行验证说明:

试验1

采取自然发病羊肝肺部的棘球蚴,饲喂检测包虫病阴性、并经过驱虫处理的成年犬,每天采取狗粪便进行镜检,若有大量虫卵排出,及时采集粪便后,保存在生理盐水中,然后饲喂给健康断奶羔羊。

将感染了包虫病的病羊分为5组,每组10头,对以上5组病羊进行20天的给药治疗,观察并记录其体重变化及痊愈状况,其中第1-3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3中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按照吡喹酮15mg/kg体重(以制剂中吡喹酮计)内服给药(每日一次);第4组为吡喹酮组,按照20mg/kg体重内服给药(每日一次);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病羊,经20天的治疗后,有70%以上的治愈率,均高于吡喹酮对照药物组,使用实施例1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病羊治愈率达到90%,并且体重有所增长。空白对照组的病羊无法自愈,且平均体重降低了0.4kg。因此,本发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对治疗羊包虫病的效果良好。

用实施例2、3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分别替换实施例1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进行本试验,治愈率均达到70%以上,并且羊只平均增重在0.4kg以上。

为了验证本发明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试验2

试验动物:2017年6月,西藏山南市某牦牛群发生包虫病,收集牦牛粪便,通过镜检虫体,选取40头带虫牦牛进行对比治疗试验。每组20头,分为吡喹酮、实施例1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两组,吡喹酮组按照20mg/kg体重内服给药(每日一次),实施例1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组按照吡喹酮15mg/kg体重(以制剂中吡喹酮计)内服给药(每日一次),连续治疗20天。具体试验情况见表2:

表2

本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最优组方(实施例1)中西药复方制剂对牦牛包虫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率达到90%。

用实施例2、3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分别替换实施例1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进行本试验,治愈率均达到80%以上。

试验3

试验动物:2017年7月,收集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带虫犬60只,按照每组30头,分为吡喹酮、实施例1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两组进行治疗对比试验。吡喹酮组按照15mg/kg体重内服给药(每日一次),实施例1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组按照吡喹酮15mg/kg(以制剂中吡喹酮计)体重内服给药(每日一次),连续治疗20天。具体试验情况见表3:

表3

本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最优组方(实施例1)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对犬包虫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率达到96.7%。

用实施例2、3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分别替换实施例1制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进行本试验,治愈率均达到88%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