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禽抗病毒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50529发布日期:2019-06-11 22:0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兽用复方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展,畜禽病毒性疾病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生产,它不仅造成畜禽大批死亡和生产能力降低,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的病毒性疾病还会给人民健康带来威胁。畜禽病毒性疾病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死亡现象,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全面禁止抗病毒化药在畜禽养殖中的使用。养殖中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处于无药可用的困境,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疗效并不理想。临床实践表明,中草药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正常物质代谢,或是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或是通过增强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达到直接或间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对畜禽病毒性疾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具有低残留、低毒性、治愈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符合绿色养殖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并制定其成药的方法,达到安全有效治疗和预防畜禽病毒性疾病并使其适用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和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牛蒡子6-45份,

薄荷3-45份,

菊花6-45份,

麻黄6-45份,

黄芪10-60份,

杏仁5-45份,

大青叶15-90份,

板蓝根15-90份,

金银花6-60份,

连翘9-60份,

鱼腥草6-60份,

石膏15-120份,

黄芩9-90份,

知母6-45份,

柴胡3-45份,

桔梗5-45份,

升麻6-45份,

甘草6-60份。

进一步的,所述复方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牛蒡子10-40份、薄荷10-40份、菊花10-40份、麻黄10-40份、黄芪15-50份、杏仁10-40份、大青叶20-80份、板蓝根20-80份、金银花10-40份、连翘10-40份、鱼腥草10-40份、石膏10-40份、黄芩10-50份、知母10-40份、柴胡5-35份、桔梗10-40份、升麻10-40份、甘草5-35份;

最佳的,所述复方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牛蒡子35份、薄荷20份、菊花30份、麻黄30份、黄芪45份、杏仁30份、大青叶60份、板蓝根60份、金银花30份、连翘30份、鱼腥草30份、石膏20份、黄芩30份、知母30份、柴胡15份、桔梗20份、升麻30份、甘草15份。

所述复方中药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取牛蒡子、薄荷、菊花、麻黄、黄芪、杏仁、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石膏、黄芩、知母、柴胡、桔梗、升麻、甘草这十八种中药材,分别经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后按配方比例将各种中药材粉末混合,封存备用。

本发明根据传统中兽医理论、中草药特性和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机理为指导,按照中药的君臣佐使、七情配伍等严谨配方,诸药配合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补中益气等功效;各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在大量临床试验中逐一筛选出来的一种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势在于:

1、在抗病毒化药全面禁用于畜禽养殖中的情况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2、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低毒高效,不涉及药物残留,符合当前生态、安全、绿色的畜牧业生产需要和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要求;

3、本发明为复方中药制剂,使用方便、疗效明显;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补中益气等功效,从多方面发挥药物作用,达到对畜禽病毒性疫病防治的目的。

4、预防和治愈率高,临床试验达到了100%的治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以下内容不应在任何程度上被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预防和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牛蒡子35份、薄荷20份、菊花30份、麻黄30份、黄芪45份、杏仁30份、大青叶60份、板蓝根60份、金银花30份、连翘30份、鱼腥草30份、石膏20份、黄芩30份、知母30份、柴胡15份、桔梗20份、升麻30份、甘草15份。

将上述十八种中药材分别经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后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各种中药材粉末混合,封存备用。

实施例2

一种预防和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牛蒡子10份、薄荷10份、菊花10份、麻黄10份、黄芪15份、杏仁10份、大青叶20份、板蓝根20份、金银花10份、连翘10份、鱼腥草10份、石膏15份、黄芩10份、知母10份、柴胡5份、桔梗5份、升麻10份、甘草5份。

将上述十八种中药材分别经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后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各种中药材粉末混合,封存备用。

实施例3

一种预防和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牛蒡子20份、薄荷15份、菊花20份、麻黄20份、黄芪30份、杏仁20份、大青叶35份、板蓝根35份、金银花20份、连翘20份、鱼腥草20份、石膏15份、黄芩20份、知母20份、柴胡10份、桔梗10份、升麻20份、甘草10份。

将上述十八种中药材分别经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后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各种中药材粉末混合,封存备用。

实施例4

一种预防和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牛蒡子40份、薄荷40份、菊花40份、麻黄40份、黄芪50份、杏仁40份、大青叶80份、板蓝根80份、金银花40份、连翘40份、鱼腥草40份、石膏40份、黄芩50份、知母40份、柴胡35份、桔梗35份、升麻35份、甘草35份。

将上述十八种中药材分别经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后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各种中药材粉末混合,封存备用。

为了确定最佳用量配比组合,对实施例1-4所得复方中药进行了临床疗效试验,进行验证说明:

试验1

2016年7月,武汉某猪场的保育舍猪群200多头仔猪突然发病,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达41.5℃左右,皮肤苍白,呼吸困难,部分仔猪下痢,被毛粗乱,部分仔猪发生皮下水肿。剖检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出现黄色胸水或心包积液;肾脏表面可见淤血点。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圆环病毒ii型感染。

选取体重相近,症状典型的发病仔猪120头进行试验,观察本发明复方中药的临床疗效。将120头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头。第1-4组分别饲喂实施例1-4制备的复方中药,将复方中药拌入饲料中直接饲喂,投药量占全价料质量的1%,人工给喂饲料,日喂1次,每次饲喂以食槽中饲料吃干净为度;第5组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每日以20mg/kg体重剂量计算给药量,当日全部吃完;第6组作为对照组,不给药,单独饲养于隔离栏舍中。

连续饲喂15天,观察记录试验猪群的临床变化和治愈率。结果如下:

表1

本发明中有效,指经用药后试验动物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还有经济价值判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试验结果发现:本发明实施例1-4组的仔猪全部有所好转,总有效率为95%以上,治愈率为75%以上,均远高于氟苯尼考组和对照组;实施例1药物组的总有效率高达100%,治愈率高达90%。表明本发明的复方中药对猪圆环病毒ii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实施例1药物组的治疗效果最好。

为了验证本发明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试验验证:

试验2

2016年11月,武汉某规模化养猪场保育猪群大面积出现突然发热,体温升高达40℃~41.5℃;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愿站立,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部分病猪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呈腹式呼吸,有犬坐姿势,尤其是膘情较好的猪发病较严重。部分出现死亡,死亡率在5%左右。

发病第二天选取死亡猪只剖检,可见喉、气管及支气管充满含有气泡的黏液,黏膜充血;肺间质增宽,淋巴结肿大,胸腹腔、心包腔蓄积含纤维素物质的液体。采样确诊为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流行性感冒。

第三天在发病栋舍内,选取发病猪只120头开展饲喂试验,观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将120头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头。第1-4组饲喂分别实施例1-4制备的复方中药,将复方中药拌入饲料中直接饲喂,投药量占全价料质量的1%,人工给喂饲料,日喂1次,每次饲喂以食槽中饲料吃干净为度;第5组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添加到饲料中),每日以20mg/kg体重剂量计算给药量,当日全部吃完;第6组作为对照组,单独饲养于隔离栏舍中。

连续饲喂7天,观察记录试验猪群的临床变化和治愈率。结果如下:

表2

试验中,在饲喂第二天,第1组猪群基本恢复正常;饲喂第三天,第2、3、4组猪群基本恢复正常;第5、6组猪群在第6天采食量有所增加。

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4制备的复方中药对猪流行性感冒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实施例1的复方中药在试验猪群中的治疗效果最好。

为了验证本发明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试验3

2016年11月,武汉某养鸡场90日龄鸡群突然出现食欲减退、流泪、流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喘气、哕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解剖发现绝大多数病死鸡有气囊增厚、气囊炎、支气管肺炎、化脓性肺炎、多发性浆膜炎等。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测,初步诊断为病毒性禽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在发病鸡舍分别选取发病症状典型的鸡1200羽、选取无临床症状鸡1200羽进行试验,观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

将发病症状典型的1200羽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200羽。第1-4组分别饲喂实施例1-4制备的复方中药,将复方中药拌入饲料中直接饲喂,投药量占全价料质量的1%,人工给喂饲料,日喂1次,每次饲喂以食槽中饲料吃干净为度;第5组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添加到饲料中),每日以20mg/kg体重剂量计算给药量,当日全部吃完;第6组作为对照,不给药,单独饲养于隔离栏舍中。

连续饲喂15天,观察记录试验鸡群的临床变化和治愈率。结果如下表3:

表3

将无临床症状的1200羽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200羽,编号为7-12组。第7-10组分别饲喂实施例1-4制备的复方中药,复方中药拌入饲料中直接饲喂,投药量占全价料质量的1%,人工给喂饲料,日喂1次,每次饲喂以食槽中饲料吃干净为度;第11组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每日以20mg/kg体重剂量计算给药量,当日全部吃完;第12组作为对照,不给药,单独饲养于隔离栏舍中。

连续饲喂15天,观察记录试验鸡群的临床变化和死亡率。结果如下4:

表4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4制备的复方中药对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达到高于78%的治愈率和高于97%的预防存活率;实施例1制备的复方中药对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最好,达到92.5%的治愈率和99.5%的预防存活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