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腰部酸痛的腰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9174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腰贴领域,尤其涉及具有肌肤熨帖治疗功能的腰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腰部酸痛的腰贴。



背景技术:

中草药(英文名:chinesetraditonaldrug):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在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古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深入探索、研究和总结,使得中草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中药应用理论比较独特。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性的寒、热、温、凉。五味指药物的辛、酸、甘、苦、咸。中草药的气、味不同,其疗效也各异。

草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药材加工方法也有多种,如净制、切制、晒干、烘干、炮制等等。净制,除去杂草、泥沙及非入药的部分,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有的需要刮去外皮,如白芍;有的应削去粗皮,如黄柏;有的要除去芦头、须根和残留枝叶等,再进行大小分级,如牛膝、青木香、丹参、白芷、前胡、射干、虎杖等;有的要剥去木心,如丹皮。蒸、煮、烫某些含淀粉或糖质及粘液质较多的药材,不易干燥,有的同时含有使自身某些成分分解和转化的酶,如经加热处理,使酶失去活力,则能保持药性不致变质。切制,一些根茎类药材,如丹参、白芷、前胡、牛膝、射干、虎杖、商陆、葛根、土伏苓、玄参等,应趁鲜切成片、块或段,再进行干燥;果大不易干透的果实类药材,如宣木瓜、酸橙、佛手等,应先切开后再干燥;树皮类药材如杜仲、厚朴、肉桂等也应采后趁鲜切成块或片或卷成筒,再进行干燥,干燥的目的是便于长期贮存备用,干燥加工时尽量保持生药的外观、气味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变。晒干,利用阳光和户外流动的空气将药材晒干。晒干法一般适用于不要求保持一定颜色和不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薏苡、牛蒡子、黄芪、丹皮、杜仲等。晒干法方法简便,但不同药材方法也各异。晾晒时通常把采收的药材摊放于席子上,要注意防雨、防露、防止大风吹散,并经常翻动,促其及早干燥。烘干,利用烘防或火坑低温烘烤,使药材干燥。烘干时应控制温度,温度低了不易干燥,温度过高则影响质量,如烤大黄温度不超过60℃,温度过高则体泡色暗,质量降低;花类药材烘干时,温度不能过高,如烘银花的温度掌握在38℃—42℃。

中草药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腰部酸痛的腰贴,采用治疗腰部酸痛的药物置于腰贴中,日常使用,用于治疗腰部酸痛。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腰部酸痛的腰贴,所述腰贴包括用于装填充物的内袋和外袋,所述填充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半夏粉10份到20份,冰片粉10份到20份,薄荷粉20份到30份,秦艽粉15份到20份,没药粉25份到35份,肉桂粉15份到20份,防风粉20份到40份,荆芥粉20份到40份,砭石珠50份到80份,辅料5份到8份。

优选的,所述内袋由无纺布三层叠加缝制,所述外袋为金丝绒布缝制。

优选的,所述砭石珠由天然砭石粉碎、磨圆制成,粒径为5mm。

优选的,所述半夏粉、冰片粉、薄荷粉、秦艽粉、没药粉、肉桂粉、防风粉、荆芥粉中粉末的粒径为60目。

优选的,所述辅料为玫瑰花、桂花干。

进一步地,中医认为上品砭石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3],是加工制作医疗器械的上品。砭石是通过微晶、红外和脉冲的波段来达到一些治疗和保健效果的。脉冲是通过摩擦起热的感应成为波浪走型,而砭石不单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刮痧工具来应用那么简单。古人在没有获得炼铁术前就是靠砭来治疗伤痛、疾患,古有砭针、砭刀等医疗工具。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泗滨砭石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促进血液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其功效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双重作用。

一种用于治疗腰部酸痛的腰贴,所述腰贴包括用于装填充物的内袋和外袋,所述内袋由无纺布三层叠加缝制,所述外袋为金丝绒布缝制,所述填充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半夏粉10份到20份,冰片粉10份到20份,薄荷粉20份到30份,秦艽粉15份到20份,没药粉25份到35份,肉桂粉15份到20份,防风粉20份到40份,荆芥粉20份到40份,砭石珠50份到80份,辅料5份到8份;所述砭石珠由天然砭石粉碎、磨圆制成,粒径为5mm;所述半夏粉、冰片粉、薄荷粉、秦艽粉、没药粉、肉桂粉、防风粉、荆芥粉中粉末的粒径为60目;所述辅料为玫瑰花、桂花干。

一种用于治疗腰部酸痛的腰贴的制备方法,加工步骤为:

(1)取半夏10份到2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2)取冰片10份到2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3)取薄荷20份到3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4)取秦艽15份到2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5)取没药25份到35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6)取肉桂15份到2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7)取防风20份到4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8)取荆芥20份到4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9)取砭石珠50份到80份,将天然砭石加入碎石机粉碎成5mm左右的颗粒,再将碎砭石加入球磨机,磨制成石珠;

(10)采用无纺布叠加三层缝制成内袋,采用金丝绒布缝制成外袋,将上述备用物装入内袋,再向所述内袋中装入玫瑰花、桂花干,最后将内袋装入外袋,并将外袋缝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1)砭石装于内袋中,加热后可用于暖手,砭石本身具有保健的作用,长期使用有益身体。

(2)腰贴中填充半夏粉、冰片粉、薄荷粉、秦艽粉、没药粉、肉桂粉、防风粉、荆芥粉等适用于急慢性腰扭伤、慢性腰劳损的药物,普通中药粉中的有效成份释放需要通过细胞膜,所以在药物提取或直接内服时,有许多有效成份未能被利用,造成浪费,将上述中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能使药材粒度达到细胞破碎级,使药物细胞间和细胞内有效成分直接释放出来,填充在日常使用的腰贴中,起到治疗肌肉酸痛的效果。

(3)腰贴中添加玫瑰花、桂花干等芳香物品,可调和药味,提高使用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腰部酸痛的腰贴,所述腰贴包括用于装填充物的内袋和外袋,所述内袋由无纺布三层叠加缝制,所述外袋为金丝绒布缝制,所述填充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半夏粉10份到20份,冰片粉10份到20份,薄荷粉20份到30份,秦艽粉15份到20份,没药粉25份到35份,肉桂粉15份到20份,防风粉20份到40份,荆芥粉20份到40份,砭石珠50份到80份,辅料5份到8份;所述砭石珠由天然砭石粉碎、磨圆制成,粒径为5mm;所述半夏粉、冰片粉、薄荷粉、秦艽粉、没药粉、肉桂粉、防风粉、荆芥粉中粉末的粒径为60目;所述辅料为玫瑰花、桂花干。

一种用于治疗腰部酸痛的腰贴的制备方法,加工步骤为:

(1)取半夏10份到2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2)取冰片10份到2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3)取薄荷20份到3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4)取秦艽15份到2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5)取没药25份到35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6)取肉桂15份到2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7)取防风20份到4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8)取荆芥20份到40份,采用中药超微粉打磨机研磨成粉,取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去除杂质后备用;

(9)取砭石珠50份到80份,将天然砭石加入碎石机粉碎成5mm左右的颗粒,再将碎砭石加入球磨机,磨制成石珠;

(10)采用无纺布叠加三层缝制成内袋,采用金丝绒布缝制成外袋,将上述备用物装入内袋,再向所述内袋中装入玫瑰花、桂花干,最后将内袋装入外袋,并将外袋缝合。

使用方法:将腰贴加热后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