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917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es,ra)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的多关节炎,受累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关节功能受损,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发展为关节僵直、畸形、致残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较高,各个种族均有发病,在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其患病率列首位,是一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这一历史悠久、发病机制不明确的致残性疾病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长期实践中,各位医学家对本病的病机存在一定共识:本病系肝肾正气不足基础上感受外邪、痰淤内生致使气血运行失常、骨损筋伤,因此治疗处方原则上也是兼顾虚与邪实两方面,在滋补肝肾气血的同时,根据邪气的不同性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驱邪方法:或祛风除湿,或活血化痰,或清热解毒,或温经散寒,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进歩,许多单味抗风湿中药提取物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均取得了肯定的抗风湿疗效,配伍组成的中药复方更具优势,随着提取技术的进步和实验研究的深入、发展,日益增多的中药复方制剂将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现有技术中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有效成分含量低,稳定性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有效成分含量高,吸收快,药效好,稳定性好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吸收快,药效迅速,治疗效果好,稳定性好,制备方法简单,对各味药的主要成分提取完全,适合工业化工大生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麻黄58-62份、独活145-155份、制附子95-105份、威灵仙115-125份、制南星95-105份、防已115-125份、露蜂房115-125份、全虫58-62份、蜈蚣88-92份、茯苓115-125份、白花蛇115-125份、土鳖虫115-125份、寻骨风145-155份、伸筋草195-205份、甘草58-62份、抗氧剂0.05-0.5份。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和/或天然复合抗氧剂。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和天然复合抗氧剂的混合物,所述丁基羟基茴香醚和天然复合抗氧剂的质量比为1:(1-3)。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3)制备清膏;(4)混合、制剂。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3)制备挥发油包结物;(4)制备清膏;(5)混合、制剂。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50-70℃干燥箱中干燥6-10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在30-50℃干燥箱中干燥8-12小时,粉碎,过40-8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b,将中药粉末b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30-50℃,萃取时间2-4小时,萃取压力20-30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5-25kg/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a;(3)制备挥发油包结物:将包结剂和水按固液比1g:(10-30)ml混合,在70-90℃以100-300转/分搅拌20-40分钟,再降温至30-50℃,在30-50℃以100-300转/分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挥发油,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5小时,在2-5℃放置12-36h,采用0.45μm的尼龙滤膜在真空度为0.04-0.06mpa条件下进行抽滤,滤饼在30-50℃干燥15-25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挥发油包结物,其中挥发油与包结剂的质量比为1:(8-12);(4)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50-70℃干燥箱中干燥6-10小时,粉碎,过40-8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将中药粉末c和药渣a混合,得到混合物,加入混合物质量10-15倍的水,在90-95℃保温1-2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混合物质量8-12倍的水,在90-95℃保温0.5-1.5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50-70℃、真空度为0.08mpa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5-1.25g/ml的清膏,将清膏在50-70℃干燥24-60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5)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挥发油包结物、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50-70℃干燥箱中干燥6-10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在30-50℃干燥箱中干燥8-12小时,粉碎,过40-8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b,将中药粉末b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30-50℃,萃取时间2-4小时,萃取压力20-30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5-25kg/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a;(3)制备挥发油包结物:将包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按固液比1g:(0.01-0.1)g:(10-30)ml混合,在70-90℃以100-300转/分搅拌20-40分钟,再降温至30-50℃,在30-50℃以100-300转/分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挥发油,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5小时,在2-5℃放置12-36h,采用0.45μm的尼龙滤膜在真空度为0.04-0.06mpa条件下进行抽滤,滤饼在30-50℃干燥15-25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挥发油包结物,其中挥发油与包结剂的质量比为1:(8-12);(4)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50-70℃干燥箱中干燥6-10小时,粉碎,过40-8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将中药粉末c和药渣a混合,得到混合物,加入混合物质量10-15倍的水,在90-95℃保温1-2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混合物质量8-12倍的水,在90-95℃保温0.5-1.5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50-7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5-1.25g/ml的清膏,将清膏在50-70℃干燥24-60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5)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挥发油包结物、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包结剂为β-环糊精、蔗糖单硬脂酸酯、酪朊酸钠、明胶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地,所述包结剂为蔗糖单硬脂酸酯。优选地,所述中药制剂为片剂、散剂、丸剂、膏剂中的一种。所述天然复合抗氧剂采用申请号为2015100501442中实施例4中的配方,即将迭迭香酸、竹叶抗氧化物、植酸按质量比0.02:0.01:0.007复配得到。本发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吸收快,对治疗风湿、类风湿有很好的效果,药效迅速,稳定性好,制备方法简单,对各味药的主要成分提取完全,适合工业化工大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是,应该明白,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性味:辛、微苦,温。归经: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独活,拉丁学名:heracleumhemsleyanum,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微温。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主治: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制附子,外文名称:aconitumcarmichaelidebx,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经: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主治: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威灵仙,拉丁学名:clematischinensis,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hexapetalapall.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manshurica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辛、咸,温。归经:归膀胱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硬咽喉。制南星,拉丁学名:arisaemaheterophyllumblume,为天南星科植物东北天南星arisaemaamurensemaxim.的干燥块茎。南星味苦辛,性温,归肺、肝、脾经,功能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痞散结,消肿镇痛。南星临床上常用品有生南星、制南星及胆南星3种。生南星有毒,临床多外用,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防已,拉丁学名:aristolochiafangchiy.c.wuexl.d.chowets.m,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已stephaniatetrandas.moore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经:归膀胱、肺经。功效: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主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露蜂房,拉丁学名:polistesmandarinussaussure,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巢,性味:味微甘,性平,小毒。归经:归肝、胃、肾经。功效:祛风止痛;玫毒消肿;杀虫止痒。主治:风温痹痛;风虫牙痛;痈疽恶疮;瘰疬;喉舌肿痛;痔漏;风疹瘙痒;皮肤顽癣。全虫,拉丁学名:scolopendrasubspinipes,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的干燥体。蜈蚣,拉丁学名:scolopendrasubspinipes,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mutilansl.koch的干燥体。性味:辛,温;有毒。归经:归肝经。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治: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喝,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茯苓,拉丁学名:wolfiporiacocos,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白花蛇,拉丁学名:dienagkistrodonacutus,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性味:甘、咸,温;有毒。归经:归肝经。功效:祛风,通络,止痉。主治: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土鳖虫,拉丁学名:d.disparchanissoeteysenhard,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sinenis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性味:咸,寒;有小毒。归经:归肝经。功效:破瘀血,续筋骨。主治: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癥瘕痞块。寻骨风,拉丁学名: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性味:辛、苦,平。归经:归肝、胃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拘挛;脘腹疼痛;跌打伤痛;外伤出血;乳痈及多种化脓性感染、腹痛,疟疾。伸筋草,拉丁学名:commonclubmossherblatin,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japonicumthunb.的干燥全草。性味:微苦、辛,温。归经:归肝、脾、肾经。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治: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甘草,拉丁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根和根状茎供药用。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聚乙烯吡咯烷酮,cas号:9003-39-8,采用上海协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30。β-环糊精,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蔗糖单硬脂酸酯,武汉拉那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酪朊酸钠,青岛美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明胶,济南圣和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丁基羟基茴香醚,苏州富瑞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所述天然复合抗氧剂采用申请号为2015100501442中实施例4中的配方,即将迭迭香酸、竹叶抗氧化物、植酸按质量比0.02:0.01:0.007复配得到。得到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测试:将实施例中得到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中放置8个月,进行大肠杆菌(atycc25922)菌落总数测试,参照治gb/t4789.2-200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实施例1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重量份):麻黄60份、独活150份、制附子100份、威灵仙120份、制南星100份、防已120份、露蜂房120份、全虫60份、蜈蚣90份、茯苓120份、白花蛇120份、土鳖虫120份、寻骨风150份、伸筋草200份、甘草60份、抗氧剂0.05-0.5份。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在40℃干燥箱中干燥10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b,将中药粉末b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小时,萃取压力25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0kg/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a;(3)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将中药粉末c和药渣a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12倍的水,在92℃保温1.5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92℃保温1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60℃)的清膏,将清膏在60℃干燥48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4)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挥发油、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成散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包结剂为β-环糊精。实施例2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重量份):麻黄60份、独活150份、制附子100份、威灵仙120份、制南星100份、防已120份、露蜂房120份、全虫60份、蜈蚣90份、茯苓120份、白花蛇120份、土鳖虫120份、寻骨风150份、伸筋草200份、甘草60份、抗氧剂0.05-0.5份。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在40℃干燥箱中干燥10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b,将中药粉末b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小时,萃取压力25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0kg/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a;(3)制备挥发油包结物:将包结剂和水按固液比1g:20ml混合,在80℃以200转/分搅拌30分钟,再降温至40℃,在40℃以200转/分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挥发油,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在3℃放置24h,采用0.45μm的尼龙滤膜在真空度为0.05mpa条件下进行抽滤,滤饼在40℃干燥20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挥发油包结物,其中挥发油与包结剂的质量比为1:10;(4)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将中药粉末c和药渣a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12倍的水,在92℃保温1.5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92℃保温1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60℃)的清膏,将清膏在60℃干燥48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5)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挥发油包结物、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成散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包结剂为β-环糊精。实施例3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重量份):麻黄60份、独活150份、制附子100份、威灵仙120份、制南星100份、防已120份、露蜂房120份、全虫60份、蜈蚣90份、茯苓120份、白花蛇120份、土鳖虫120份、寻骨风150份、伸筋草200份、甘草60份、抗氧剂0.05-0.5份。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在40℃干燥箱中干燥10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b,将中药粉末b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小时,萃取压力25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0kg/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a;(3)制备挥发油包结物:将包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按固液比1g:0.05g:20ml混合,在80℃以200转/分搅拌30分钟,再降温至40℃,在40℃以200转/分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挥发油,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在3℃放置24h,采用0.45μm的尼龙滤膜在真空度为0.05mpa条件下进行抽滤,滤饼在40℃干燥20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挥发油包结物,其中挥发油与包结剂的质量比为1:10;(4)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将中药粉末c和药渣a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12倍的水,在92℃保温1.5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92℃保温1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60℃)的清膏,将清膏在60℃干燥48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5)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挥发油包结物、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成散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包结剂为β-环糊精。对比例1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重量份):麻黄60份、独活150份、制附子100份、威灵仙120份、制南星100份、防已120份、露蜂房120份、全虫60份、蜈蚣90份、茯苓120份、白花蛇120份、土鳖虫120份、寻骨风150份、伸筋草200份、甘草60份、抗氧剂0.05-0.5份。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中药粉末c中加入中药粉末c质量12倍的水,在92℃保温1.5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中药粉末c质量10倍的水,在92℃保温1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60℃)的清膏,将清膏在60℃干燥48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3)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成散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包结剂为β-环糊精。实施例4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重量份):麻黄60份、独活150份、制附子100份、威灵仙120份、制南星100份、防已120份、露蜂房120份、全虫60份、蜈蚣90份、茯苓120份、白花蛇120份、土鳖虫120份、寻骨风150份、伸筋草200份、甘草60份、抗氧剂0.05-0.5份。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在40℃干燥箱中干燥10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b,将中药粉末b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小时,萃取压力25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0kg/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a;(3)制备挥发油包结物:将包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按固液比1g:0.05g:20ml混合,在80℃以200转/分搅拌30分钟,再降温至40℃,在40℃以200转/分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挥发油,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在3℃放置24h,采用0.45μm的尼龙滤膜在真空度为0.05mpa条件下进行抽滤,滤饼在40℃干燥20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挥发油包结物,其中挥发油与包结剂的质量比为1:10;(4)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将中药粉末c和药渣a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12倍的水,在92℃保温1.5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92℃保温1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60℃)的清膏,将清膏在60℃干燥48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5)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挥发油包结物、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成散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包结剂为蔗糖单硬脂酸酯。实施例5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重量份):麻黄60份、独活150份、制附子100份、威灵仙120份、制南星100份、防已120份、露蜂房120份、全虫60份、蜈蚣90份、茯苓120份、白花蛇120份、土鳖虫120份、寻骨风150份、伸筋草200份、甘草60份、抗氧剂0.05-0.5份。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在40℃干燥箱中干燥10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b,将中药粉末b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小时,萃取压力25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0kg/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a;(3)制备挥发油包结物:将包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按固液比1g:0.05g:20ml混合,在80℃以200转/分搅拌30分钟,再降温至40℃,在40℃以200转/分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挥发油,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在3℃放置24h,采用0.45μm的尼龙滤膜在真空度为0.05mpa条件下进行抽滤,滤饼在40℃干燥20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挥发油包结物,其中挥发油与包结剂的质量比为1:10;(4)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将中药粉末c和药渣a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12倍的水,在92℃保温1.5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92℃保温1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60℃)的清膏,将清膏在60℃干燥48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5)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挥发油包结物、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成散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包结剂为酪朊酸钠。实施例6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重量份):麻黄60份、独活150份、制附子100份、威灵仙120份、制南星100份、防已120份、露蜂房120份、全虫60份、蜈蚣90份、茯苓120份、白花蛇120份、土鳖虫120份、寻骨风150份、伸筋草200份、甘草60份、抗氧剂0.05-0.5份。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在40℃干燥箱中干燥10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b,将中药粉末b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小时,萃取压力25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0kg/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a;(3)制备挥发油包结物:将包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按固液比1g:0.05g:20ml混合,在80℃以200转/分搅拌30分钟,再降温至40℃,在40℃以200转/分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挥发油,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在3℃放置24h,采用0.45μm的尼龙滤膜在真空度为0.05mpa条件下进行抽滤,滤饼在40℃干燥20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挥发油包结物,其中挥发油与包结剂的质量比为1:10;(4)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将中药粉末c和药渣a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12倍的水,在92℃保温1.5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92℃保温1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60℃)的清膏,将清膏在60℃干燥48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5)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挥发油包结物、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成散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包结剂为明胶。实施例7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重量份):麻黄60份、独活150份、制附子100份、威灵仙120份、制南星100份、防已120份、露蜂房120份、全虫60份、蜈蚣90份、茯苓120份、白花蛇120份、土鳖虫120份、寻骨风150份、伸筋草200份、甘草60份、抗氧剂0.05-0.5份。所述抗氧剂为天然复合抗氧剂。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在40℃干燥箱中干燥10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b,将中药粉末b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小时,萃取压力25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0kg/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a;(3)制备挥发油包结物:将包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按固液比1g:0.05g:20ml混合,在80℃以200转/分搅拌30分钟,再降温至40℃,在40℃以200转/分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挥发油,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在3℃放置24h,采用0.45μm的尼龙滤膜在真空度为0.05mpa条件下进行抽滤,滤饼在40℃干燥20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挥发油包结物,其中挥发油与包结剂的质量比为1:10;(4)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将中药粉末c和药渣a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12倍的水,在92℃保温1.5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92℃保温1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60℃)的清膏,将清膏在60℃干燥48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5)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挥发油包结物、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成散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包结剂为蔗糖单硬脂酸酯。得到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大肠杆菌菌落总数,207cfu/g。实施例8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重量份):麻黄60份、独活150份、制附子100份、威灵仙120份、制南星100份、防已120份、露蜂房120份、全虫60份、蜈蚣90份、茯苓120份、白花蛇120份、土鳖虫120份、寻骨风150份、伸筋草200份、甘草60份、抗氧剂0.05-0.5份。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和天然复合抗氧剂的混合物,所述丁基羟基茴香醚和天然复合抗氧剂的质量比为1:2。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药粉末a:按重量份称取制附子、露蜂房、全虫、蜈蚣、白花蛇、土鳖虫,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a;(2)制备挥发油: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独活、威灵仙、寻骨风、防己,在40℃干燥箱中干燥10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b,将中药粉末b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小时,萃取压力25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0kg/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a;(3)制备挥发油包结物:将包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按固液比1g:0.05g:20ml混合,在80℃以200转/分搅拌30分钟,再降温至40℃,在40℃以200转/分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挥发油,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在3℃放置24h,采用0.45μm的尼龙滤膜在真空度为0.05mpa条件下进行抽滤,滤饼在40℃干燥20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挥发油包结物,其中挥发油与包结剂的质量比为1:10;(4)制备清膏:按重量份称取制南星、茯苓、伸筋草、甘草,在60℃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c,将中药粉末c和药渣a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12倍的水,在92℃保温1.5个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药渣b;药渣b中再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92℃保温1个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60℃)的清膏,将清膏在60℃干燥48小时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d;(5)混合、制剂:将中药粉末a、挥发油包结物、中药粉末d、抗氧剂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成散剂,得到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所述包结剂为蔗糖单硬脂酸酯。得到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大肠杆菌菌落总数,195cfu/g。测试例1对实施例1-6得到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具体结果见表1。表1稳定性测试结果表大肠杆菌菌落总数,cfu/g实施例1296实施例2257实施例3229实施例4214实施例5239实施例6231测试例2对实施例1-8和对比例1得到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治疗效果进行测试。患者分组:400例患者均来自医院门诊的风湿、类风湿患者,年龄20-65岁,病程1-3年,分为8组,每组50人,各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以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的中药制剂作为治疗药物,一日2次,每次5g,加入50ml90℃的水,搅拌均匀后趁热服用,15d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患者忌食燥热食物。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指标检查正常,观察3个月未见反复;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各项指标检查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具体结果见表2。表2临床疗效测试结果实施例1-3对挥发油进行单独提取,其治疗效果优于对比例1,可能是对比例1在水提制取清膏的过程中挥发油损失,降低药效。实施例2采用β-环糊精对挥发油进行包结,其治疗效果优于实施例1,这是因为未包结的挥发油在后续工艺过程易损失,且挥发油与空气接触之后会发生氧化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及其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实施例3在挥发油包结过程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其治疗效果优于实施例2,这是因为实施例3提高了包结效果,从而改善中药制剂的治疗效果。实施例3-6采用不同的包结剂,发现是实施例4采用蔗糖单硬脂酸酯的治疗效果较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