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臂固定韧带恢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095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臂固定韧带恢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之固定的骨骼或关节非外科处理的矫形器具,尤其是一种手臂固定韧带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尽管现在医学条件已经很高,但是在对病人治疗后,常常出现一些后遗症,很多手臂骨折的病人长期保持肘部弯曲,导致韧带无法伸长。

如何实现一种直接即能对手臂固定,又能起到韧带恢复训练功能的装置,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固定可靠、使用简便的手臂固定韧带恢复训练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臂固定韧带恢复训练装置,其包括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肘部固定带、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上设有将其两端连接固定的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之间经第一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带与肘部固定带之间经第一弹性带相;所述的肘部固定带与第三固定带之间经第二弹性带相连接;所述的第三固定带与第四固定带之间经第二连接件相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固定带远离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上设有固定绳;在所述的第四固定带远离第三固定带的一端上设有弹性固定环;在所述的第一固定带上设有第一连接环,在所述的第四固定带上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的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之间经弹性绳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均包括一尼龙搭布和一尼龙搭钩,其中,尼龙搭布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的外侧,所述的尼龙搭钩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的一端上,所述的尼龙搭钩与尼龙搭布之间相互粘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均包括一连接带和两连接扣,所述的连接扣分别固定在相邻的尼龙搭布上,在所述的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带分别经其两端上的连接块连接在相邻的连接扣上。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绳为两根,其中一固定绳的端部设有卡爪,另一固定绳的端部设有卡接座,所述的卡爪与卡接座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固定环为两环形皮筋,所述的环形皮筋对称固定在第四固定带的一端上。

优选的,所述的肘部固定带整体设为橡胶塑料材质,肘部固定带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本发明是由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和一肘部固定带组成,其中,第一固定带经其上的固定绳固定于肩膀,第四固定带经其上的弹性固定环拉紧固定在手指上,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经其上的固定件固定在上臂上,第三固定带与第四固定带经其上的固定件固定在前臂上,肘部固定带托固在肘部,本发明设计合理,并且与上肢固定可靠;在第一固定带、第四固定带上分别设有连接环,两连接环之间连接有弹性绳,手臂通过反复拉伸弹性绳实现自由弯曲到伸直,完成对肘部韧带的恢复训练,其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固定带,2.第二固定带,3.肘部固定带,4.第三固定带,5.第四固定带,6.固定件,61.尼龙搭布,62.尼龙搭钩,7.第一连接件,71.连接带,72.连接块,73.连接扣,8.第一弹性带,9.第二弹性带,10.第二连接件,11.透气孔,12.固定绳,121.第一固定绳,122.第二固定绳,123.卡爪,124.卡接座,13.弹性固定环,141.第一连接环,142.第二连接环,15.弹性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图1中,一种手臂固定韧带恢复训练装置,其包括第一固定带1、第二固定带2、肘部固定带3、第三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

如图1所示,肘部固定带3整体设为橡胶塑料材质。为了方便肘部的空气进行流通,在肘部固定带3上设有多个透气孔11。透气孔11的直径设为0.2-0.8cm。

在图1、图2中,在第一固定带1上设有将其两端连接固定的固定件6。

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固定件6均包括一尼龙搭布61和一尼龙搭钩62,其中,尼龙搭布61固定在第一固定带1的外侧,尼龙搭钩62固定在第一固定带1的一端上,尼龙搭钩62与尼龙搭布61之间相互粘结连接,可将第一固定带1两端拉紧后叠合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在第二固定带2、第三固定带3、第四固定带4上同样设有将其两端连接固定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与第一固定带1两端上的固定件6结构及使用方法相同,此不多述。

在图1中,在第一固定带1与第二固定带2之间经第一连接件7相连接;第二固定带2与肘部固定带3之间经第一弹性带8相;肘部固定带3与第三固定带4之间经第二弹性带9相连接;第三固定带4与第四固定带5之间经第二连接件10相连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7包括一连接带71和两连接扣73,两连接扣73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带1、第二固定带2外侧的尼龙搭布61上,在连接带7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72,连接带71分别经其两端上的连接块72连接在第一固定带1、第二固定带2外侧的尼龙搭布61上。

同样的,第二连接件10的结构与第一连接件7的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连接件10是连接在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外侧的尼龙搭布上。

在图1中,在第一固定带1远离第二固定带2的一端上设有固定绳12。第一固定带1通过固定绳12连接至肩膀处。

为了实现连接及连接可靠,如图2所示,固定绳是由第一固定绳121和第二固定绳122组成,在第一固定绳121的端部设有卡爪123,在第二固定绳122的端部设有卡接座124,其中,卡爪123与卡接座124相卡接。

在图1中,在第四固定带5远离第三固定带4的一端上设有弹性固定环13。

如图1所示,弹性固定环13为两环形皮筋,环形皮筋对称固定在第四固定带5的一端上。通过两个环形皮筋可将第四固定带5与手指完成固定。

在图1中,在第一固定带1上设有第一连接环141,在第四固定带5上设有第二连接环142,第一连接环141与第二连接环142之间经弹性绳15相连接。

本实用型在使用时,将第一固定带1经其上的固定绳12竖向固定在肩膀上,将第四固定带5经其上的弹性固定环13拉紧固定在手指上,将第一固定带1与第二固定带2经其上的固定件6固定在上臂上,将第三固定带4与第四固定带6经其上的固定件固定在前臂上,肘部固定带3托固在肘部,本发明对整个上肢起到了固定作用。当需要进行肘部韧带恢复训练时,将弹性绳13通过第一固定带1和第四固定带5上的金属环7连接固定,手臂通过对弹性绳15反复进行拉伸实现自由弯曲到伸直,完成对肘部韧带的恢复训练,其使用简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