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为申请人于2016年03月14日提出的专利申请号为“201610142673.x”、名称为“一种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申请之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从而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各种疾病也不断地开始诱发。
颈椎病作为最为常见的职业病,其影响的人群相当广,所以颈椎牵引器的出现很好的缓解了这类人的痛苦。在现有技术中,颈椎牵引器由于结构简单,在给用户进行高度或者角度调节时,因为精度不够或者可靠性较差,往往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牵引机构,所述立柱上设有调节把手,所述把手与牵引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内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传送带和第二传动轴,所述把手与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传送带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一牵引线、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底部的固定杆、护颈机构和设置在护颈机构两侧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杆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护颈机构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角度调节单元,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护颈机构一侧的牵引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旋转接头、第二支撑杆和固定接头,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接头与护颈机构连接,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杆一端的驱动电机、第二牵引线和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的固定支座,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二牵引线与固定支座传动连接。
所述底座内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为plc,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和调节模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均与调节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效果,同时提高装置的易携带能力,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折叠椅。
作为优选,通过将第一支撑杆设置在倒l型,能够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缓冲,从而体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竖向截面为倒l型。
作为优选,所述护颈机构包括牵引带和设置在牵引带上的缓冲棉,所述牵引带通过固定接头与第二支撑杆连接。
作为优选,直流电机具有驱动能力强的特点,伺服电机具有控制精度高的特点,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wifi传输无线信号。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设备的可移动能力,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四个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向轴和驱动轮,所述转向轴与驱动轮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运算放大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电压互感器,所述电压互感器设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电压互感器的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第一电阻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第四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六电阻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能够保证用户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智能化;不仅如此,通过把手带动第一传动轴,来控制第二传动轴拉伸第一牵引线的长短来控制牵引机构的高度,实现了对牵引机构高度的粗调,同时通过驱动电机拉动固定支座,改变第二支撑杆开合的角度,控制牵引带的高低,对护颈机构进行了微调,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调节精度,从而实现了设备调节能力的高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的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底座,2.折叠椅,3.把手,4.立柱,5.第一传动轴,6.传送带,7.第一支撑杆,8.第二传动轴,9.牵引机构,10.第一牵引线,11.连接杆,12.驱动电机,13.第二牵引线,14.固定支座,15.固定杆,16.旋转接头,17.第二支撑杆,18.固定接头,19.牵引带,20.缓冲棉,21.驱动轮,22.转向轴,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u1.运算放大器,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pt1.电压互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立柱4,所述立柱4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7上设有牵引机构9,所述立柱4上设有调节把手3,所述把手3与牵引机构9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7内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5、传送带6和第二传动轴8,所述把手3与第一传动轴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5通过传送带6与第二传动轴8传动连接。
所述牵引机构9包括第一牵引线10、连接杆11和设置在连接杆11底部的固定杆15、护颈机构和设置在护颈机构两侧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杆15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护颈机构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角度调节单元,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护颈机构一侧的牵引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旋转接头16、第二支撑杆17和固定接头18,所述第二支撑杆17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16与固定杆15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7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接头18与护颈机构连接,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杆15一端的驱动电机12、第二牵引线13和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7上的固定支座14,所述驱动电机12通过第二牵引线13与固定支座14传动连接。
所述底座1内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为plc,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和调节模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均与调节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效果,同时提高装置的易携带能力,所述立柱4的一侧设有折叠椅2。
作为优选,通过将第一支撑杆7设置在倒l型,能够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缓冲,从而体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竖向截面为倒l型。
作为优选,所述护颈机构包括牵引带19和设置在牵引带19上的缓冲棉20,所述牵引带19通过固定接头18与第二支撑杆17连接。
作为优选,直流电机具有驱动能力强的特点,伺服电机具有控制精度高的特点,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所述驱动电机12为直流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wifi传输无线信号。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设备的可移动能力,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四个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向轴22和驱动轮21,所述转向轴22与驱动轮21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运算放大器u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电压互感器pt1,所述电压互感器pt1设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电压互感器pt1的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pt1的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第四电阻r4与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与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pt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第六电阻r6连接。
该电压检测电路中,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能够对电压采样波形进行滤波,从而提高了采样的精确性,该电路通过常规的元器件组成的电路,对电压进行监控并且及时反馈信息,保证了电路性能的稳定性。
该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用户将头放至牵引机构9内,随后开始通过把手3来控制高度调节机构,来调节牵引机构9的高度,当把手3转动时,就会带动第一传动轴5的转动,第一传动轴5通过传送带6带动第二传动轴8转动,随后第二传动轴8就会通过拉伸第一牵引线10的长短来控制牵引机构9的高度,实现了对牵引机构9高度的粗调;带高度调节机构调节完毕以后,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2开始转动,驱动电机12通过第二牵引线13开始拉动固定支座14,两个第二支撑杆17就会因为固定支座14的拉动而绕着固定接头18转动,而改变两者开合的角度,从而第二支撑杆17就拉动了牵引带19的高低,对护颈机构进行了微调,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调节精度。其中,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能够保证用户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智能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高精度调节功能的颈椎牵引设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能够保证用户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智能化;不仅如此,通过把手3带动第一传动轴5,来控制第二传动轴8拉伸第一牵引线10的长短来控制牵引机构9的高度,实现了对牵引机构9高度的粗调,同时通过驱动电机12拉动固定支座14,改变第二支撑杆17开合的角度,控制牵引带19的高低,对护颈机构进行了微调,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调节精度,从而实现了设备调节能力的高精确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