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0312发布日期:2018-09-21 20:2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特效药物——中药抗癌剂。



背景技术:

艺术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有些癌症患者在接受手术化疗或放疗后,癌细胞反而加速扩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人体一种名TGF-be-ta物质。因此,控制TGF -be-ta物质在人体的含量,这是治愈癌症的关键。

路透社报道,来自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试验发现,患有乳腺癌的老鼠在服用化疗物质“阿霉素”或接受放疗后,体内的TGF-be-ta物质含量提高,刺激癌细胞向肺部转移。而使用某种抗体抑制它们体内的TGF-be-ta含量则能抑制癌细胞扩散。

此前有科学家提出,动物体内的原发性肿瘤可能会抑制其他肿瘤生长,但一旦原发性肿瘤被从体内清除,其他被抑制肿瘤细胞可能会就此疯长。而科学家此次研究显示,TGF-be -ta就是这样一种既能抑制肿瘤生长,也能刺激癌细胞扩散的物质。

主持研究的卡洛斯·阿特亚加博士补充说,可能还有其他物质与TGF-be-ta一样对癌症的治疗有类似的影响。他们希望通过对TGF-be-ta的研究得出更多的结论。(以上消息在10月8日的《参考消息》报也有报道)。

由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共同完成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近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上刊发。我国2015年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实际数据要晚三年在揭晓,肺癌是发病例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死亡之首,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紧随其后。

男性5种最常见的肿瘤: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占所有癌症比例的 2/3;

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占所有癌症病例的60%,乳腺癌占所有女性癌症的15%。

本人出生在中医世家,耳染目睹父辈的敬业精神,从小喜爱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昔贤谓《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即大众所痛苦的是病痛多,医者所痛苦的是药方少。故有“千金易得,一效难求”之憾。

《内经》云:“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内经》又云:万病之源,源于血污。由于血污是致癌因素的源头,所以会引发细胞代谢功能失常,基因突变导致肿瘤发生。所以抗癌必须先治疗血污,排除血液中的异质,清除体内有害物质,降解内毒素;拮抗外毒素,侧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由免疫细胞一自然杀手细胞(NK细胞)来对付癌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人为了攻克癌症,向本草纲目求索,挖掘李时珍毕生的智慧结晶,筛选出大部分生长在中国的纯天然药材,研制成能抗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特效药物:中药抗癌剂。

一种治疗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特效药物中药抗癌剂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和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经干燥、粉碎,加适宜辅料混匀后,可制成片剂、丸剂、胶囊剂: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

中药抗癌剂片剂的制作方法:

欧美在上世纪60-70年代,将药物的粉末与适宜的辅料,分别过筛并混合后,不经过制颗粒、干燥、节能省时并降低物耗,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且保护药物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的崩解性和溶出性。以及工艺适用性更强、可连续生产,工业自动化程度高,尤其适合GMP要求的生产管理等特点,正越来越多被各国的医药生产企业所采用。有资料显示,在国外有50%的片剂品种已采用这种工艺生产。因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简称直粉压片》克服了传统湿法制粒需要操作者经验判断导致的颗粒质量不稳定,批间差异大等不足的特点。而多数的中药浸膏粉(全浸膏粉)(半浸膏粉)引湿性强,遇水或醇溶粘性增大而不易制粒。采用直粉压片技术,则可避免引湿强,粘性大带来的弱点,而生产出合格的中药片剂。

片剂的辅料系指片剂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亦称片剂赋形剂。制片时加用辅料的目的在于确保压片物料的流动性,润滑性,可压性及其成品的崩解性等。

糊精:系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为白色《糊精》或微黄色

《黄糊精》细粉:不溶于醇,微溶于水,能溶于热水,水溶液煮沸胶浆状,放冷粘度增加。糊精需与淀粉配合用作片剂或胶囊剂的稀释剂,但不宜作速溶片的填充剂,因其主要使粉粒表面黏合,故纤维性大及弹性强的中药制片不很适用。糊精用量较多时,宜选用乙醇为润湿剂,以免颗粒过硬。糊精也可用作液体药剂的增稠剂黏合剂或固体制剂的干燥黏合剂。应注意糊精对某些药物的含量测定有干扰。

预胶化淀粉(又称可压性淀粉,部分α化淀粉):系淀粉经物理或化学改性(有水存在下,淀粉粒全部或部分破坏)的产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微溶于冷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有良好的可压性,流动性和自身润滑性,并兼有黏合和崩解性能。制成的片剂硬度、崩解性均较好,尤其适合粉末直接压片,但应控制润滑剂硬脂酸镁的用量在0.5%以内,以免产生软化效应。

将原料药按重量配比秤出后进行干燥,干燥时的温度应控制在50-60℃。干燥时间5-6小时;

将上述中药干燥片剂的原料粉碎至100-300目,再进行二次超微粉碎至800目至 1250目。

将800至1250目的片剂原料微粒加入适量的糊精,预交化淀粉(应控制润滑剂硬脂酸镁的用量在0.5%以内,以免产生软化效应)。

配比原料药100份。糊精1-5份,预交化淀粉0.5-1.5份,混匀可制成单片0.65g 的素片。

包衣片种类分糖衣片,半薄膜衣片,肠溶片,结肠定位肠溶片,缓释衣片等。

片剂由主药加适宜的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的,呈扁平稍凸的圆型或其他形状的圆型制剂,片剂的大小:直径5-12mm,厚2-4mm,重量0.1-0.65g1片。

片剂或包衣片剂制好后,进行干燥处理,经检验,包装即可成为中草药片剂成品。

服用方法:成人每次口服6片,一日三次,温开水送服,孕妇忌服。

中药抗癌剂丸剂的制作方法:

丸剂系指原料药与适宜辅料(粘合剂)制成的球型或类球型固体制剂,神农本草云:“大毒者须用丸”。

丸分为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蜡丸、糖丸等

糊丸:糊丸是指饮片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黏合剂制成

制丸的方法:其主要工艺如下药物粉碎至400目和辅料→制塑性团块→制丸条→分割及搓圆→干燥→质检→包装,塑制法主要用于重要的蜜丸、糊丸。

丸剂包衣的目的: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主药氧化,变质或挥发,防止吸潮虫蛀;掩盖臭味,减少药物刺激性;包肠溶衣可在肠内溶散吸收;包缓释衣可制成长效制剂等;

丸剂的质量要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蜡丸表面光滑无裂纹,丸内不得有蜡点和颗粒。滴丸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粘连现象,表面无冷凝液介质粘附。

重量要符合差异,中国药典规定。丸剂一般都是机械化生产。

服用方法:服用(成人)每次为5克,温开水送服,浓缩药按比例相应减少,孕妇忌服。

中药抗癌剂胶囊剂的制作方法

比较常用的胶囊是0~5号,空胶囊制作大体经过:溶胶→蘸胶→干燥→拔壳→截割→整理等工序。过细过粗都不行。硬胶囊是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空胶囊的组成,主要成型材料是明胶。以骨骼为原料制成的骨明胶坚性脆,以猪皮为原料制成的猪皮明胶可塑性好,以骨、皮混合明胶较为理想。为增加其坚韧性与可塑性,可加入适量的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药物的填充

药粉的填充形式包括粉末至400目,微粒,微丸等,胶囊剂的填充,方法分手工填充法和机械填充法,手工填充法效率低,重量差异大,生产中一般用机械填充。

胶囊机填充机型号四种类型,a螺旋钻压进物料,b型用柱塞上下往复运动压进物料,c 型由流入物料,d型在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剂量,再填充于胶囊中。

封口,空胶囊的体、帽两节套合有平口与锁口两种,一般使用平口套合。这种套合不如锁口密封性好,故须封口。封口常用明胶液,如明胶20%,水40%,乙醇40%的混合液。

硬胶囊制备,关键在于药物的填充,以保障药物剂量均匀,装量差异合乎要求。

粒重0.3-0.5克。

服用方法:(成人):一日三次,每次服用8粒,温开水送服,孕妇忌服。

中药抗癌剂由下列部分纯天然药材的有效物质,功能如下:

白花蛇舌草是中药抗癌剂的有效物质,实验室研究表明,这种提取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通过诱导凋亡(程序性肿瘤细胞死亡)及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摧毁或吞噬肿瘤细胞,从而杀死它们。研究表明,在老鼠中该草药的某些有效物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并在类风湿关节炎老鼠中有消炎作用。

科研证据:

2001年一项老鼠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的提取物质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杀死和吞噬肿瘤细胞,从而造成癌细胞死亡。

2004年一项研究发现,白花蛇舌草的提取物质可有效抑制测试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死亡,而对正常细胞毒性极小。在实验老鼠中它显著抑制肺癌扩散,而且无明显副作用。

2005年研究人员发现白花蛇舌草中有三种化合物能降低老鼠的胆固醇。

2007年一项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阻止了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癌细胞死亡。

2008年,在急性炎症和类风湿关节炎老鼠中进行一项研究发现,白花蛇舌草的一种成分有抗炎作用,相比经布洛芬(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老鼠,它未引起胃部问题。

板蓝根是中药抗癌剂的有效物质,在动物试验中,这种根提取物质可消炎、解热和镇痛。板蓝根也能提升网状内皮系统(肝脾和其他组织内的静止免疫细胞,能吞噬和摧毁血流中的异质)活性,从而刺激实验鼠的免疫系统。实验室研究也显示,板蓝根的一种有效成分靛玉红能抑制分裂细胞的复制,因此,也许在癌症治疗中有用处。在实验室环境,板蓝根能杀灭某些病毒,对抗内毒素效应,内毒素会引发细菌感染部分症状和组织损伤。

赤芍是中药抗癌剂的有效物质

对肿瘤细胞的作用:芍药苷能抑制肿瘤细胞膜上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及升高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

剌果番荔枝是中药抗癌剂的有效物质

刺果番荔枝含有叫番荔枝内酯的化学物质,它被认为是有效成分。在实验中,刺果番荔枝提取物质具有抗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作用。实验研究显示,刺果番荔枝可有效对抗某些对化疗药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据认为,它的提取物质能阻止癌细胞利用腺苷三磷酸,它是癌细胞的能量来源。

红花是中药抗癌剂的有效物质

抗肿瘤: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显著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成,起作用机理之一是群通过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管构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VEGF-R/Flt-1)的mRNA表达来实现。

山慈菇是中药抗癌剂的有效物质

提取物质抗血管生成,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实验中都表现出很强的抗血管生成活性。

姜黄是中药抗癌剂的有效物质

科学家证实,姜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虽然他们不完全了解它是究竟如何发生作用的,根据实验室试验,可推测姜黄中的物质(叫姜黄色素),通过抑制介导炎性反应的分子,发挥预防炎症作用。姜黄色素也许有几种方式来保护机制:提升一种重要的解毒酶活性,中和自由基(它们会造成DNA损伤),充当一种抗氧化剂角色;在动物中,姜黄可防止毒素所致肾损伤的发生,姜黄也刺激胃肠道中的胆汁流动。

在暴露于致癌物的动物中,那些经姜黄治疗过的会受到保护,不会发生结肠癌、胃癌和皮肤癌。在实验室里,姜黄直接应用于肿瘤细胞时可阻止他们的复制。姜黄素是一种姜黄色素,它在胰腺癌患者中呈现出生物活性,有一些研究正在检验它在癌症治疗中的功效。

中药抗癌剂抗癌的机制

阻断癌细胞的能量来源,阻止癌细胞利用腺苷三磷酸,抑制肿瘤细胞膜上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

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新生肿瘤血管的生成。

提升免疫功能网状内皮系统(肝脾和其他组织内的静止免疫细胞,并能吞噬和摧毁血流中的异质)的活性。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程序性肿瘤细胞死亡)。

抑制肿瘤细胞,阻断致癌基因突变,调控癌基因转录,调控基因表达等方面有关。

典型病例:

1、刘某,男,48岁,06年10月确诊胃窦癌,剖腹探查腹内有肿瘤大如鸭蛋,小如蚕豆花生米黄豆与胰腺相连转移癌无法切除。关腹仅作胃肠吻合术。身体素质差,放化疗无法进行,12月1日服用长存剂,二个星期后,腹胀明显消失,已能半流汁饮食。一个疗程后;体力增加,血红蛋白上升,服用三个疗程CT,胃肠复查,原症状消失,腹部无肿物,全身未见异常,已过五年,之后生活一切正常。

2、陈某,男,53岁,08年8月查出原发性肝癌晚期,放化疗症状无改善;难以进行。恶心呕吐,腹水、疼痛难以睡眠,12月9日服用长存剂,当天症状就减轻,一个疗程后;恶心、呕吐停止,腹水消失,疼痛消失,饮食增加,睡眠好转,服用三个疗程,CT 检查,肝区病灶消失、无转移。

3、王某,女,55岁,05年6月发现胸胀疼痛,后到上海肿瘤医院X线诊断,肺癌、右肺门有肿块核桃大。医院让登记住院,由于经济条件原因,患者坚持回家。后服用长存剂二个疗程(6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一切正常。2014年尚健在,仍健康,与常入无异。

中药抗癌剂无毒、特效,能全面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清除血液中和体内有害物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程序性肿瘤细胞死亡),阻断致癌基因突变,肿瘤细胞逐渐软化、枯萎、收缩、缩小、直至消失。

中药抗癌剂对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心脏病、肾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淋巴癌、白血病等有特效,有效率远远高于62%以上,对艾滋病毒,能减少HIV 病毒载量。

服用中药抗癌剂能排除体内毒素,能逐步恢复免疫功能。疼痛、恶心、呕吐马上会减轻、消失、停止,饮食会增加,睡眠会好转,体力会增加。不仅明显控制癌细胞的发展,而且瘤块会软化缩小,直至消失。疗效快的患者,两个疗程到三个疗程(注:一疗程3个月)后复查B超或CT,原发灶消失。不转移,不复发,身体恢复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1:

一种治疗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特效药物中药抗癌剂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和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经干燥、粉碎,加适宜辅料混匀后,可制成片剂、丸剂、胶囊剂: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

中药抗癌剂片剂的制作方法:

欧美在上世纪60-70年代,将药物的粉末与适宜的辅料,分别过筛并混合后,不经过制颗粒、干燥、节能省时并降低物耗,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且保护药物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的崩解性和溶出性。以及工艺适用性更强、可连续乍产,工业自动化程度高,尤其适合GMP 要求的生产管理等特点,正越来越多被各国的医药生产企业所采用。有资料显示,在国外有 50%的片剂品种已采用这种工艺生产。因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简称直粉压片》克服了传统湿法制作粒需要操作者经验判断导致的颗粒质量不稳定,批间差异大等不足的特点。而多数的中药浸膏粉(全浸膏粉)(半浸膏粉)引湿性强,遇水或醇溶粘性增大而不易制粒。采用直粉压片技术,则可避免引湿强,粘性大带来的弱点,而生产出合格的中药片剂。

片剂的辅料系指片剂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亦称片剂赋形剂。用辅料的目的在于确保压片物料的流动性,润滑性,可压性及其成品的崩解性等。

糊精:系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为白色《糊精》或微黄色

《黄糊精》细粉:不溶于醇,微溶于水,能溶于热水,水溶液煮沸胶浆状,放冷粘度增加。糊精需与淀粉配合用作片剂或胶囊剂的稀释剂,但不宜作速溶片的填充剂,因其主要使粉粒表面黏合,故纤维性大及弹性强的中药制片不很适用。糊精用量较多时,宜选用乙醇为润湿剂,以免颗粒过硬。糊精也可用作液体药剂的增稠剂黏合剂或固体制剂的干燥黏合剂。应注意糊精对某些药物的含量测定有干扰。

预胶化淀粉(又称可压性淀粉,部分α化淀粉):系淀粉经物理或化学改性(有水存在下,淀粉粒全部或部分破坏)的产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微溶于冷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有良好的可压性,流动性和自身润滑性,并兼有黏合和崩解性能。制成的片剂硬度、崩解性均较好,尤其适合粉末直接压片,但应控制润滑剂硬脂酸镁的用量在0.5%以内,以免产生软化效应。

将原料药按重量配比秤出后进行干燥,干燥时的温度应控制在50-60℃。干燥时间5-6小时;

将上述中药干燥片剂的原料粉碎至100-300目,再进行二次超微粉碎至800目至 1250目。

将800至1250目的片剂原料微粒加入适量的糊精,预交化淀粉(应控制润滑剂硬脂酸镁的用量在0.5%以内,以免产生软化效应)。

配比原料药100份。糊精1-5份,预交化淀粉0.5-1.5份,混匀可制成单片0.65g 的素片。

包衣片种类分糖衣片,半薄膜衣片,肠溶片,结肠定位肠溶片,缓释衣片等。

片剂由主药加适宜的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的,呈扁平稍凸的圆型或其他形状的圆型制剂,片剂的大小:直径5-12mm,厚2-4mm,重量0.1-0.65g1片。

片剂或包衣片剂制好后,进行干燥处理,经检验,包装即可成为中草药片剂成品。

服用方法:成人每次口服6片,一日三次,温开水送服,孕妇忌服。

中药抗癌剂丸剂的制作方法:

丸剂系指原料药与适宜辅料(粘合剂)制成的球型或类球型固体制剂,神农本草云:“大毒者须用丸”。

丸分为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蜡丸、糖丸等

糊丸:糊丸是指饮片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黏合剂制成

制丸的方法:其主要工艺如下药物粉碎至400目和辅料→制塑性团块→制丸条→分割及搓圆→干燥→质检→包装,塑制法主要用于重要的蜜丸、糊丸。

丸剂包衣的目的: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主药氧化,变质或挥发,防止吸潮虫蛀;掩盖臭味,减少药物刺激性;包肠溶衣可在肠内溶散吸收;包缓释衣可制成长效制剂等;

丸剂的质量要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蜡丸表面光滑无裂纹,丸内不得有蜡点和颗粒。滴丸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粘连现象,表面无冷凝液介质粘附。

重量要符合差异,中国药典规定。丸剂一般都是机械化生产。

服用方法:一日三次,(成人)每次为5克,温开水送服,浓缩药按比例相应减少,孕妇忌服。

中药抗癌剂胶囊剂的制作方法

比较常用的胶囊是0~5号,空胶囊制作大体经过:溶胶→蘸胶→干燥→拔壳→截割→整理等工序。过细过粗都不行。硬胶囊是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空胶囊的组成,主要成型材料是明胶。以骨骼为原料制成的骨明胶坚性脆,以猪皮为原料制成的猪皮明胶可塑性好,以骨、皮混合明胶较为理想。为增加其坚韧性与可塑性,可加入适量的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药物的填充

药粉的填充形式包括粉末至400目,微粒,微丸等,胶囊剂的填充,方法分手工填充法和机械填充法,手工填充法效率低,重量差异大,生产中一般用机械填充。

胶囊机填充机型号四种类型,a螺旋钻压进物料,b型用柱塞上下往复运动压进物料,c 型由流入物料,d型在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剂量,再填充于胶囊中。

封口,空胶囊的体、帽两节套合有平口与锁口两种,一般使用平口套合。这种套合不如锁口密封性好,故须封口。封口常用明胶液,如明胶20%,水40%,乙醇40%的混合液。

硬胶囊制备,关键在于药物的填充,以保障药物剂量均匀,装量差异合乎要求。

粒重0.3-0.5克。

服用方法:(成人):一日三次,每次服用8粒,温开水送服,孕妇忌服。

注意:患者不能一天同时服用片剂、丸剂、胶囊剂,不可超量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2:

创办公司,联合科研机构,深度开发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造福肿瘤患者,让他们早日获得健康。

本人多年研究内经、本草纲目,筛选出生长中国的天然药材,研制成能抗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特效药物:中药抗癌剂。无毒,对肺、胃、肝、肾、心脏病、食道、乳腺、甲状腺、宫颈、结直肠、白血病等癌有特效,有效率远远高于62%。对艾滋病毒:能降低HIV病毒载量。

机制:阻断癌细胞的能量来源、抗肿瘤血管生成、提升免疫功能,(吞噬和摧毁血液中的异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癌基因突变、转录。

服用中药抗癌剂,疼痛、恶心、呕吐马上会减轻,消失。饮食增加,睡眠好转,体力增强,不仅明显控制癌细胞的发展。而且瘤块会软化缩小,消失。疗效快的患者二到三个疗程 (一个疗程3个月)后复查、B超或CT,原发灶消失,不转移,不复发,身体良好。

附图说明:

在长存剂的作用下,癌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出现的障碍已被清除并激活了癌细胞的凋亡记忆,癌细胞在凋亡因子的诱导下,凋亡清除示意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