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户外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601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户外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医疗救援过程中最广泛和频繁使用的工具,一个便携轻巧、功能多样化的担架无疑会大大提高救援的效率。虽然现存的担架种类繁多,却也各自存在着一些缺点,简易的担架功能比较单一,功能齐全的担架却又不方便携带,特别是在户外旅行带有小孩的情况下更是困难。

传统的平躺式担架便携性能虽好,在救援人员仅一人,或者灾难发生地为陡峭的山路的情况下便很难实现它的救援功能。一般医院所使用的担架,它可以实现靠背角度的调整,但结构复杂、重量大,不利于救援人员的携带,应急性较差。针对现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求援行动的安全高效,尽可能发挥担架的最大功用,符合紧急情况下救助特点的担架成为当下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箱式户外担架,该结构适应在各种不可测的环境下,能够更好的挽救伤员的生命,而且结构设计合理简单,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携带和使用,从而提高了救援的效率,而且可携带更多的求援用品;另外携带儿童户外旅行时也方便了很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式户外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均由两根等长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杆组成,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铰接,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铰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的铰接部位两端之间及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的的铰接部位两端之间均设有可拆卸的定位卡;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前端设有前横梁,第三支撑部的后端均设有后横梁,前横梁的前端与后横梁的后端对称设有提手;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前端设有手拉杆,第一支撑部的左右两根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凹形护栏,第一支撑部的后端左右两根支撑杆之间及第二支撑部的后端左右两根支撑杆之间均设有承重轴。

根据上述的箱式户外担架,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前部底端与第三支撑部的后部底端均设有可折叠的移动轮。

根据上述的箱式户外担架,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左侧支撑杆上设有两条左绑带,每条左绑带的自由端上均设有插槽,第一支撑部的右侧支撑杆上设有两条与左绑带相对应的右绑带,右绑带的自由端上均设有与插槽相匹配的插扣。

根据上述的箱式户外担架,所述第三支撑部上设有凹形支撑板。

根据上述的箱式户外担架,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第三支撑部的支撑杆的侧壁上均设有凹形容纳腔,凹形容纳腔内可容纳折叠的移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均由两根等长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杆组成,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铰接,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铰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的铰接部位两端之间及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的的铰接部位两端之间均设有可拆卸的定位卡;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前端设有前横梁,第三支撑部的后端均设有后横梁,前横梁的前端与后横梁的后端对称设有提手;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前端设有手拉杆,第一支撑部的左右两根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凹形护栏,第一支撑部的后端左右两根支撑杆之间及第二支撑部的后端左右两根支撑杆之间均设有承重轴;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前部底端与第三支撑部的后部底端均设有可折叠的移动轮;该结构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重量较轻,安全可靠;既可以抬着走,也可以拉着走,还可以背着走。方便急救不能平躺的伤员,在靠背上还安装有背带,方便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或者是不能推拉行动的时候,可将人背着行走。

2.本发明结构中所述第三支撑部上设有凹形支撑板,当把担架折叠起来成箱式拉着走的时候,小孩可手扶护拦,脚蹬下端提手稳坐于凹形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第三支撑部的支撑杆的侧壁上均设有凹形容纳腔,凹形容纳腔内可容纳折叠的移动轮,需要抬架时,该结构便于将移动轮收纳起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式户外担架,它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和第三支撑部3,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和第三支撑部3均由两根等长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杆组成,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之间铰接,第二支撑部2和第三支撑部3之间铰接,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的的铰接部位两端之间及第二支撑部2和第三支撑部3的的铰接部位两端之间均设有可拆卸的定位卡4;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前端设有前横梁5,第三支撑部3的后端均设有后横梁6,前横梁1的前端与后横梁6的后端对称设有提手7;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前端设有手拉杆8,第一支撑部1的左右两根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凹形护栏9,第一支撑部1的后端左右两根支撑杆之间及第二支撑部的后端左右两根支撑杆之间均设有承重轴10,第二支撑部2的前部底端与第三支撑部3的后部底端均设有可折叠的移动轮11,所述第二支撑部2与第三支撑部3的支撑杆的侧壁上均设有凹形容纳腔12,凹形容纳腔12内可容纳折叠的移动轮11,第三支撑部3上设有凹形支撑板13。

为了方便固定医护被褥,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左侧支撑杆上设有两条左绑带14,每条左绑带的自由端上均设有插槽15,第一支撑部的右侧支撑杆上设有两条与左绑带相对应的右绑带16,右绑带的自由端上均设有与插槽相匹配的插扣17。

第一支撑部1的一侧设有布袋,可放医用毯,纱布、纱布绷带、止血带等紧急抢救的物品和器械,左绑带和右绑带是用来固定伤员或小孩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式户外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均由两根等长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杆组成,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铰接,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铰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铰接部位两端之间及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的铰接部位两端之间均设有可拆卸的定位卡;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前端设有前横梁,第三支撑部的后端均设有后横梁,前横梁的前端与后横梁的后端对称设有提手;第一支撑部的后端左右两根支撑杆之间及第二支撑部的后端左右两根支撑杆之间均设有承重轴。该结构适应在各种不可测的环境下,能够更好的挽救伤员的生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路;郑喜灿;梁锐;赵培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12.19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