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65881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除评估诊室血压外,患者还应注意家庭清晨血压的监测和管理,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目前现有技术主要通过西医治疗高血压,然而,西药治疗高血压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效果不佳且无法根除该病症。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所用药物配伍、组份合理,经临床验证,对治疗高血压病有显著疗效,并且持久,能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且对身体无任何副作用。本发明产品通过微生物应用在中药上实现液体发酵,不但去除原药的毒副作用,而且产品便于存放、食用方便;中药原料来源丰富,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经过发酵后制成的中药产品,吸收快、疗效高、口味甘甜,且服用后无后遗症或并发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柴胡8-12份、黄芩10-15份、地龙8-12份、土元8-12份,石菖蒲10-15份、茯苓5-15份、黄芪10-20份、当归5-15份、枸杞6-10份、泽泻5-10份、天麻各5-15份,玄参15-20份、生地4-12份、钩藤5-15份、菊花10-20份、葛根6-10份、灵芝5-9份、制黄精10-20份、红花5-15份、杜仲4-12份、绞股蓝10-20份、牡蛎15-20份、车前子10-20份、生山楂4-12份、川牛膝20-30份,丹参20-30份,黄连4-6份。

作为优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柴胡8份、黄芩10份、地龙8份、土元8份,石菖蒲10份、茯苓5份、黄芪10份、当归5份、枸杞6份、泽泻5份、天麻各5份,玄参15份、生地4份、钩藤5份、菊花10份、葛根6份、灵芝5份、制黄精10份、红花5份、杜仲4份、绞股蓝10份、牡蛎15份、车前子10份、生山楂4份、川牛膝20份,丹参20份,黄连4份。

作为优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柴胡12份、黄芩15份、地龙12份、土元12份,石菖蒲15份、茯苓15份、黄芪20份、当归15份、枸杞10份、泽泻10份、天麻各15份,玄参20份、生地12份、钩藤15份、菊花20份、葛根10份、灵芝9份、制黄精20份、红花15份、杜仲12份、绞股蓝20份、牡蛎20份、车前子20份、生山楂12份、川牛膝30份,丹参30份,黄连6份。

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上述中药原料药经过筛选,去除杂质后按比例放入煎药容器中,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加入凉水,加4-6倍药量重量倍数的水浸泡2小时;

2)加热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即强火,至煮沸后改用文火即弱火,以沸腾开始计算加热0.5小时;

3)将煎煮后的中药原料药冷却至室温,加入白糖,所加入白糖与煎煮后的中药组分的重量比为1:6,充分搅拌后,加入海宝菌,所加入海宝菌为药液总重量的0.15%,保持温度25~30℃,静止培养48小时;

4)最后将混合物取出过滤,所获得的滤液罐装即可制成中药液。

作为优选,其药剂形式还可以为丸剂或粉剂。

本发明用法及用量:

(1)口服:去上述制备的中药液、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中药液每次200ml。

(2)散剂:将丸剂或者粉剂冲服,每天两次,每次20-3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用药物配伍、组份合理,经临床验证,对治疗高血压病有显著疗效,并且持久,能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且对身体无任何副作用。

(2)本发明产品通过微生物应用在中药上实现液体发酵,不但去除原药的毒副作用,而且产品便于存放、食用方便;中药原料来源丰富,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经过发酵后制成的中药产品,吸收快、疗效高、口味甘甜,且服用后无后遗症或并发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柴胡8份、黄芩10份、地龙8份、土元8份,石菖蒲10份、茯苓5份、黄芪10份、当归5份、枸杞6份、泽泻5份、天麻各5份,玄参15份、生地4份、钩藤5份、菊花10份、葛根6份、灵芝5份、制黄精10份、红花5份、杜仲4份、绞股蓝10份、牡蛎15份、车前子10份、生山楂4份、川牛膝20份,丹参20份,黄连4份。

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上述中药原料药经过筛选,去除杂质后按比例放入煎药容器中,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加入凉水,加4-6倍药量重量倍数的水浸泡2小时;

2)加热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即强火,至煮沸后改用文火即弱火,以沸腾开始计算加热0.5小时;

3)将煎煮后的中药原料药冷却至室温,加入白糖,所加入白糖与煎煮后的中药组分的重量比为1:6,充分搅拌后,加入海宝菌,所加入海宝菌为药液总重量的0.15%,保持温度25~30℃,静止培养48小时;

4)最后将混合物取出过滤,所获得的滤液罐装即可制成中药液。

其药剂形式还可以为丸剂或粉剂。

本发明用法及用量:

(1)口服:去上述制备的中药液、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中药液每次200ml。

(2)散剂:将丸剂或者粉剂冲服,每天两次,每次20-30份。

实施例2,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柴胡12份、黄芩15份、地龙12份、土元12份,石菖蒲15份、茯苓15份、黄芪20份、当归15份、枸杞10份、泽泻10份、天麻各15份,玄参20份、生地12份、钩藤15份、菊花20份、葛根10份、灵芝9份、制黄精20份、红花15份、杜仲12份、绞股蓝20份、牡蛎20份、车前子20份、生山楂12份、川牛膝30份,丹参30份,黄连6份。

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上述中药原料药经过筛选,去除杂质后按比例放入煎药容器中,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加入凉水,加4-6倍药量重量倍数的水浸泡2小时;

2)加热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即强火,至煮沸后改用文火即弱火,以沸腾开始计算加热0.5小时;

3)将煎煮后的中药原料药冷却至室温,加入白糖,所加入白糖与煎煮后的中药组分的重量比为1:6,充分搅拌后,加入海宝菌,所加入海宝菌为药液总重量的0.15%,保持温度25~30℃,静止培养48小时;

4)最后将混合物取出过滤,所获得的滤液罐装即可制成中药液。

其药剂形式还可以为丸剂或粉剂。

本发明用法及用量:

(1)口服:去上述制备的中药液、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中药液每次200ml。

(2)散剂:将丸剂或者粉剂冲服,每天两次,每次20-30份。

实施例3,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柴胡10份、黄芩12份、地龙10份、土元10份,石菖蒲12份、茯苓10份、黄芪15份、当归10份、枸杞8份、泽泻8份、天麻各10份,玄参18份、生地8份、钩藤10份、菊花15份、葛根8份、灵芝7份、制黄精15份、红花10份、杜仲8份、绞股蓝15份、牡蛎18份、车前子15份、生山楂8份、川牛膝25份,丹参25份,黄连5份。

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上述中药原料药经过筛选,去除杂质后按比例放入煎药容器中,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加入凉水,加4-6倍药量重量倍数的水浸泡2小时;

2)加热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即强火,至煮沸后改用文火即弱火,以沸腾开始计算加热0.5小时;

3)将煎煮后的中药原料药冷却至室温,加入白糖,所加入白糖与煎煮后的中药组分的重量比为1:6,充分搅拌后,加入海宝菌,所加入海宝菌为药液总重量的0.15%,保持温度25~30℃,静止培养48小时;

4)最后将混合物取出过滤,所获得的滤液罐装即可制成中药液。

其药剂形式还可以为丸剂或粉剂。

本发明用法及用量:

(1)口服:去上述制备的中药液、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中药液每次200ml。

(2)散剂:将丸剂或者粉剂冲服,每天两次,每次20-30份。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列举部分患者实例: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主要症状全部消失,高血压病好转,身体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高血压病基本好转。

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有所减轻,高血压病有所好转。

无效:通过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无明显好转。

治疗结果:本发明治愈62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愈率66.7%,总有效率97.8%。

典型病例:

病例1:张××,男,65岁。2013年5月就诊。存在如:头晕、头痛、眼睛模糊、上不来气、眼底出血、心慌、耳鸣而烦恼;西药服了许多,疗效不理想。改服本发明配方,6剂后明显见效。共服用4个疗程,临床治愈。随访3年,未复发。

病例2:王××,女,58岁。2012年1月初诊。存在头疼,并伴有恶心、呕吐,眩晕,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心悸气短,心肌肥厚、失眠,肢体麻木,手指不灵活;服用本发明配方,先服2疗程感觉良好,后继续用药,共服4个疗程病愈。随访4年未复发。

病例3:李××,男,60岁。2014年4月就诊。存在头痛,头晕,头胀,恶心,呕吐,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颈部僵硬不适,心悸;西药服了许多,疗效不理想。改服本发明配方,8剂后明显见效。共服用6个疗程,临床治愈。随访4年,未复发。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