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6888阅读:4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人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被誉为“草药之王”。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人参有“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几千年来,中药中人参都被列为“上品”。其性平,味甘、微苦,微温,用于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现代临床医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肿瘤、降血糖以及抗炎等多种活性,因此在医学及养生方面具有可观的价值。

人参皂苷被认为是人参的主要有效物质,量约4%。根据皂苷元的不同,人参皂苷被分为原人参二醇类皂苷、原人参三醇类皂苷及齐墩果酸类皂苷。原人参二醇类皂苷含ra1~3、rb1~3、rc、rd、rg3、rh2、rs1~2、丙二酰人参皂苷rb1~2、丙二酰人参皂苷rc、丙二酰人参皂苷rd、西洋参皂苷r1~2、f2等;原人参三醇类皂苷含re、rf、rg1~2、三七皂苷r1、三七皂苷r4等;齐墩果酸类皂苷含ro等。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人参炮制品作为功能食品用于饮食文化中,其中包括白参、红参、黑参等,白参是将鲜参直接在阳光下晾晒干燥而成,红参是将鲜参在95-100℃蒸制2-3h制得,黑参是利用九蒸九曝炮制方法将鲜参反复蒸制烘干而得到的一种人参深加工品,是继红参后的又一新人参商品。黑参比白参和红参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抗炎、提高免疫力等生物活性。但是现有技术中黑参的加工方法得到的黑参中人参稀有皂苷的含量并不尽如人意,并且由于黑参炮制过程长时间高温高湿容易产生大量苯并芘,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黑参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黑参产品,以获得更高的人参皂苷rg3、rh2的含量,同时避免产生苯并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参的制备方法,选择新鲜人参为原料,用水清洗干净后,阴干至表皮无水分;再经过熟化处理,得到黑参产品;所述熟化包括九次蒸制及九次干燥过程。

所述熟化步骤具体为:

第一次蒸制:在100-110℃蒸制12-15小时;

第一次干燥:在等于或低于45℃的温度干燥50-60小时;

重复第一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

第四次蒸制:在80-90℃蒸制6-10小时;

第四次干燥:在等于或低于45℃的温度干燥10-20小时;

重复第四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

第七次蒸制:在70-80℃蒸制3-6小时;

第七次干燥:在等于或低于45℃的温度干燥7-8小时;

重复第七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

优选的,熟化步骤具体为:

第一次蒸制:在100-105℃蒸制13-14小时;

第一次干燥:在等于或低于45℃的温度干燥50-55小时;

重复第一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

第四次蒸制:在80-85℃蒸制7-9小时;

第四次干燥:在等于或低于45℃的温度干燥12-16小时;

重复第四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

第七次蒸制:在70-75℃蒸制4-5小时;

第七次干燥:在等于或低于45℃的温度干燥7-8小时;

重复第七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

进一步的,在熟化步骤前还包括发酵步骤:将步骤(1)得到的人参浸没到接种有乳酸菌的培养液中,在温度35-45℃、湿度60-80%的条件下发酵时间48-72小时,取出,待用。所述接种浓度为1-5%。

所述人参可以为白参、西洋参、高丽参等。

所述乳酸菌为嗜酸乳酸菌、植物乳酸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黑参产品人参皂苷rg3的含量大于等于7.0mg/g,人参皂苷rh2的含量大于等于2.0mg/g;采用熟化前发酵工艺进行制备得到的黑参产品化合物k的含量大于等于0.5mg/g。

现有技术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对九蒸九曝过程中对蒸制和干燥条件的选择,获得了优于现有技术的人参皂苷rh2、rg3的含量水平,并减少了苯并芘的产生;另一方面,利用乳酸菌对人参进行发酵处理后可获得稀有人参稀有皂苷化合物k。因此获得质量更优、更安全的黑参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选择市售5年根人参,用清水清洗干净,保证不损伤人参整体外观,在背阴处阴干至表皮无水分。进行熟化处理:

第一次蒸制:在100℃蒸制13小时;第一次干燥:在45℃的温度干燥55小时;重复第一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第四次蒸制:在85℃蒸制8小时;第四次干燥:在45℃的温度干燥15小时;重复第四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第七次蒸制:在75℃蒸制4小时;第七次干燥:在45℃的温度干燥7.5小时;重复第七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得到黑参产品。

实施例2:

选择市售5年根人参,用清水清洗干净,保证不损伤人参整体外观,在背阴处阴干至表皮无水分。

发酵处理:将阴干的人参浸没到接种有3%双歧杆菌的培养液中,在温度70℃、湿度70%的条件下搅拌,发酵48小时,取出,待用。

熟化处理:对发酵后的人参进行熟化处理,具体为:

第一次蒸制:在100℃蒸制13小时;第一次干燥:在45℃的温度干燥55小时;重复第一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第四次蒸制:在85℃蒸制8小时;第四次干燥:在45℃的温度干燥15小时;重复第四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第七次蒸制:在75℃蒸制4小时;第七次干燥:在45℃的温度干燥7.5小时;重复第七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得到黑参产品。

实施例3:

选择市售5年根人参,用清水清洗干净,保证不损伤人参整体外观,在背阴处阴干至表皮无水分。进行熟化处理:

第一次蒸制:在100℃蒸制13小时;第一次干燥:在55℃的温度干燥24小时;重复第一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第四次蒸制:在85℃蒸制8小时;第四次干燥:在55℃的温度干燥12小时;重复第四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第七次蒸制:在75℃蒸制4小时;第七次干燥:在55℃的温度干燥7小时;重复第七次蒸制及干燥步骤共三次。得到黑参产品。

对比例1:

选择市售5年根人参,用清水清洗干净,保证不损伤人参整体外观,在背阴处阴干至表皮无水分。进行熟化处理:80℃蒸制8小时后,在55℃的温度干燥24小时;重复上述蒸制及干燥过程共9次,得到黑参产品。

试验例1:

测定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黑参中人参皂苷含量,结果如下:

【表2】

试验例2:

对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制备的黑参产品进行苯并芘含量检测,实施例1-3中均没有检测出苯并芘,对比例1中检测出苯并芘3μg/kg。

发明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温度大于90℃时rg3的含量才会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但rg1的含量反而随着蒸制时间增加而减少。其次,常规九蒸九曝过程无法获得人参稀有皂苷化合物k,利用乳酸菌发酵可使制得的黑参产品中获得这一稀有皂苷。另外,干燥温度高度50℃时可导致部分致癌物质产生。

如上所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