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以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9235阅读:10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熏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制剂,尤其设计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以全身关节炎症改变为主的疼痛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时间可以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并带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性,也有仅因关节组织的肿胀和扩展,关节运动时才发生局部疼痛,往往累及终生,形成长期病痛。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早期往往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饮食不振、周身不适等,严重者可同时伴有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病变,关节病常为对称性,累及小关节,以手的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足的庶趾关节最为常见,严重波及肘、肩踝、膝等大关节和脊关节。晚期病人主要为关节脱位、半脱位、畸形改变、活动严重障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目前西药治疗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引起并发症日趋增多,对人体的肾脏也影响太大。此外还有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根本没有办法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麻痹神经缓解疼痛的症状。

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药物并不多,并且每种药物都有限定的治疗范围,因此,研究一种能有效治疗类风湿的中药药物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症广、疗效显著,对痛风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其中药材原料是以下组分组成:红花46-52g、独活28-35g、羌活25-32g、牛膝18-23g、防风28-33g、淫羊藿17-24g、艾叶15-25g、补骨脂15-23g、石斛8-12g、灵芝8-13g、地龙7-15g、鹿茸10-13g、羚羊角3-6g、狗脊7-13g、黄芪7-13g、人参25-33g、当归18-22g、川芎18-23g、巴戟天17-24g、黄精15-23g、海桐皮7-11g、桑枝6-10g;

将中药材原料制成熏蒸剂的方法是:

(a)、将上述中药材原料进行充分混合,置于陶器中,加入冷水至完全中药材原料完全浸没,浸泡1-1.5h;

(b)、步骤(a)的浸泡程序完成后,将中药材原料和浸泡水全部从陶器中倒出,备用;

(c)、在陶器内新填入3500ml-4000ml的纯净水,大火煮沸,将步骤(b)中备用的中药材原料和浸泡水倒入陶器内中火煎煮25-30min,煎煮后形成的中药汁滤出,即得熏蒸剂成品。

优选的,中药材原料是以下组分组成:红花50g、独活30g、羌活30g、牛膝20g、防风30g、淫羊藿20g、艾叶30g、补骨脂20g、石斛10g、灵芝10g、地龙10g、鹿茸10g、羚羊角5g、狗脊10g、黄芪10g、人参30g、当归20g、川芎20g、巴戟天20g、黄精20g、海桐皮10g、桑枝10g。

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的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d)、将步骤(c)中制得的熏蒸剂成品倒于中药熏蒸床下的加热缸中;

(e)、患者平躺或坐卧于熏蒸床上以使得患处正对熏蒸口,蒸汽熏蒸的温度为40-55℃,熏蒸时间为25-35min,每日熏蒸1次,每7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连续熏蒸3-4个疗程。

本发明药物中各中药材的药性为:

红花:味辛,性温,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羌活:辛苦,温,用于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等;

艾叶:苦辛,温,有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的功效;

防风:辛、甘,温,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淫羊藿:辛、甘,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人参:味甘,微寒,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鹿茸:有“强筋骨”功能,用于治疗恶创痈肿;

独活:味苦,辛,性微湿,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有降压作用;

地龙:清热,平肝,止喘,通络,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

黄芪:温,味甘有补气、养血、益中的功效;

牛膝:苦,酸,性平,入药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等效用;

补骨脂:苦、辛、温,治疗补肾壮阳,固精缩尿,肾虚腰痛;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的症状;

灵芝:性温,味淡,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

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的作用;

狗脊:味苦、甘,性温,具有强腰膝,祛风湿,固肾气的功效;

当归:甘、辛、温,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

川芎: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

巴戟天:主治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黄精:甘、平,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

海桐皮:甘、微苦,平,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止痛;

桑枝:微苦,性平,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发明所取用的药材为纯中药制剂,均无副作用,绿色安全,并具有良好的疗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产后风也有奇效;

二、合理的中药材配选是药效彻底发挥的根本,本发明的原材料易得,成本较低,使用简单且作用迅速起效快,能有效消除全身关节的水肿,消除严重的关节肿大变形,防止病情恶化;

三、本发明的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采用熏蒸治疗,不会伤胃,减少胃溃疡的发生,反而护胃,保护全身的各种脏器,不再衰竭;

四、本发明的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有利于皮肤的新陈代谢,养护患处皮肤的同时,增进皮肤的药性吸收,消除严重的关节肿大变形,年轻患者经过治疗后,再加上自身的锻炼,有些患者关节还可以逐渐恢复,治疗3-4个疗程,10-20年不在发作,甚至可达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到的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其中药材原料是以下组分组成:红花50g、独活30g、羌活30g、牛膝20g、防风30g、淫羊藿20g、艾叶30g、补骨脂20g、石斛10g、灵芝10g、地龙10g、鹿茸10g、羚羊角5g、狗脊10g、黄芪10g、人参30g、当归20g、川芎20g、巴戟天20g、黄精20g、海桐皮10g、桑枝10g;

将中药材原料制成熏蒸剂的方法是:

(a)、将上述中药材原料进行充分混合,置于陶器中,加入冷水至完全中药材原料完全浸没,浸泡1-1.5h;

(b)、步骤(a)的浸泡程序完成后,将中药材原料和浸泡水全部从陶器中倒出,备用;

(c)、在陶器内新填入3500ml-4000ml的纯净水,大火煮沸,将步骤(b)中备用的中药材原料和浸泡水倒入陶器内中火煎煮25-30min,煎煮后形成的中药汁滤出,即得熏蒸剂成品。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将制得的熏蒸剂成品倒于中药熏蒸床下的加热缸中;患者平躺或坐卧于熏蒸床上以使得患处正对熏蒸口,蒸汽熏蒸的温度适宜为45℃,熏蒸时间为25-35min,每日熏蒸1次,每7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连续熏蒸3-4个疗程。

蒸汽熏蒸的温度为40-55℃,熏蒸时间为40min,每日熏蒸1次每3天为一个疗程,连续熏蒸。

案例i:

李某某,女,47岁,待业,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人。病程经过:患者于30岁时,由于孕产后生气致食欲减退1月后,随即出现全身游走性疼痛,无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与天气骤热骤凉有关,给予口服中药等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发病半年后,遂来我院进行熏蒸治疗,遂使用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蒸汽熏蒸的温度为40℃左右,熏蒸时间为40min,每日熏蒸1次,每7天为一个疗程,休息3天,连续熏蒸3个疗程,不适症状逐渐好转,终解除患疼痛。17年近来,从未出现载发作。2017年10月中旬,患者白天感双肩部及颈部一过性忽冷忽热,测量体温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另诉自感肚部不适,有消化不良等症状,导致精神、睡眠较差,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现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初期,需进一步系统治疗,遂来我院进熏蒸室,使用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熏蒸治疗双肩部及颈部3个疗程。

2017年12月10号,出院时情况:现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生命体征平稳,患诉全身游走性不适症状较前好转,另诉自感大腿及双肩部偶有轻微不适。查体示:血压平稳,全身皮肤无红肿,四肢关节无压痛,肌力尚可,活动度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案例ii:

王某某,女,30岁,万荣县西畅村人,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病程经过: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膝、足、关节肿胀疼痛,当时未在意,休息后自行缓解。患者诉,9年前患者做剖腹产手术,曾对青霉素过敏,近4个小时出现肘关节疼痛,并且身感冷,头痛头晕,入院诊断为类风湿,产后风,现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系统治疗,遂来我院遂进熏蒸室,使用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熏蒸剂熏蒸治疗疗4个疗程。

出院情况:患者精神状态良好,饮食好,二便通畅,全身各大关节疼痛消失,活动度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