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可旋转的手动吸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818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柄可旋转的手动吸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乳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柄可旋转的手动吸乳器。



背景技术:

科学证明母乳喂养具有很多优点,但现代母亲哺乳的意愿受诸多因素影响而无法实现。吸乳器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职业妇女哺乳的问题,吸乳器可以随时将母乳吸出并保存,以便需要时使用,吸乳器同时可以解决部分婴儿吸吮困难的问题,更可实现母乳稀少情况下的集乳目的。

手动吸乳器以其方便使用而被广泛应用,目前手动吸乳器的手柄与吸乳口的相对位置多为不可调设计,使用过程中易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柄可旋转的手动吸乳器,包括负压部,采集部,储存部以及三通连接装置。

负压部由手柄,拉杆,吸力杯,吸力硅胶和通孔轴组成。手柄最前端设有开口槽,连接用于带动吸力硅胶的拉杆上,手柄中部设有支撑轴,支撑于可旋转吸力杯,吸力杯内设有可变形的吸力硅胶,用于按压手柄时产生负压,吸力杯底部设有通孔轴,用于连接吸力杯与三通连接装置且可传递负压,吸力杯顶部设有防尘用的PP防尘盖。

采集部呈喇叭口状可与乳房贴合,喇叭口内侧为软材质的按摩硅胶,以增加与乳房贴合的舒适度,按摩硅胶外设有防尘用的PP防尘盖。

储存部为用于集乳的奶瓶,为便于吸乳器放置,其底部设有奶瓶固定底座。

三通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上述负压部,采集部以及储存部。负压部通过吸力杯底部的通孔轴进行连接,通孔轴外侧设有O型密封圈,防止吸力杯旋转时漏气,吸力杯通孔轴末端设有倒扣,以保证吸力杯和手柄旋转时不会脱出连接装置,吸力杯外侧设有筋条,筋条长度接近吸力杯外侧270度。三通连接装置侧壁设有凹槽,与吸力杯筋条配合定位,保证吸力杯旋转的稳定性。采集部连接于三通连接装置的侧部,符合吸乳器的使用习惯。三通连接装置底部装有一个可闭气及漏奶的硅胶鸭嘴阀,以实现内部吸乳器产生负压及漏奶,鸭嘴阀下方漏奶处连接乳汁储存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手柄可旋转,便于吸乳过程中变换姿势,防止使用时疲劳。多处采用防尘盖设计,防止吸乳器被沾污。连接区均采用密封设计,防止漏气、漏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吸乳器,包括防尘罩1,防尘罩2,吸力硅胶3,按压手柄4,吸力杯5,筋条51,拉杆6,O型密封圈7,鸭嘴阀8,奶瓶9,奶瓶座10,三通11,限位槽111,按摩硅胶12。

防尘罩1和防尘罩2分别用于喇叭口和吸力杯的防尘保护。吸力硅胶3,按压手柄4,吸力杯5和拉杆6组成负压部,按压手柄4中部支撑于吸力杯5,前端通过开口槽连接于拉杆6,拉杆6连接吸力硅胶3,按压手柄4以中部支撑点为轴转动时带动拉杆6并使吸力硅胶3上提,形成负压。

吸力杯5底部有通孔轴,用于连接三通11,通孔轴上安装O型密封圈保证连接的密封,避免漏气。通孔轴末端设有倒扣,以保证吸力杯5和手柄4旋转时不会脱出三通11。奶瓶9通过螺纹连接于三通11底部,奶瓶9与三通11连接处还有集乳孔,且在三通11底部集乳孔处设置鸭嘴阀8,利用鸭嘴阀的工作原理,吸乳器负压吸乳时鸭嘴阀8关闭以维持负压,负压消除时鸭嘴阀8开启,乳汁流入奶瓶9,完成一次吸乳动作。奶瓶9底部设置有奶瓶座10,便于吸乳器放置。按摩硅胶12置于吸乳器喇叭口内侧,增加与乳房贴合的舒适度,按摩硅胶12外设有防尘用的PP防尘盖。

三通11侧壁设置限位槽111,吸力杯5侧壁270°范围设有筋条51,按压手柄4及吸力杯5旋转时,筋条51在限位槽111内滑动,即保证按压手柄4及吸力杯5稳定旋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