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脑脊液主动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3247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脑脊液主动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脊柱外科手术常常需要进行开颅手术,为防止手术之后留下后遗症,这些患者均需要进行脑脊液导流,一方面减少伤口渗出液进入颅内,降低颅内感染风险;另一方面防止颅内压过大压迫脑神经。同时,脑脊液的过度导流会导致颅内压降低进而出现头痛,影响患者康复,严重的还会导致小脑下垂,即脑疝,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所以放置导流管导流时必须保持颅内的脑脊液有一定的压力值,通常维持在80-180毫米水柱之间。因此颅内压监测在医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专利CN105641758A设计了一种能够导流脑脊液的装置,但是此装置的缺点是只能被动的靠压力差来导出脑脊液,这样就使得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灵活性,在面对病人或设备异常情况的时候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专利CN201410575439设计了一种无创颅内压监护仪,此设计采用计算机控制并连接有采光眼罩,将采光眼罩与导联电极相连接,再经过放大器、数据采集卡、以及PCI接口与计算机相连接。此设计的缺点在于装置过于复杂,不方便患者随身携带与移动,而且只有颅内压监测功能而不能实现脑脊液的导流。

专利CN201610089692设计了一种采用互联网平台的颅内压监护系统,此系统采用多个颅内压监护仪、多个手持终端、一个无线接收器、一个工作站电脑、一个服务器数据库、多个终端设备。可以在病房内对病人颅内压实现无线监测,但其缺点在于此系统过于庞大导致生产成本太高且不便于调节。

目前市场上面的类似产品成本高、精度要求不高、结构过于复杂,体积重量相对较大。在导流技术上多采用被动导流方式,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反应不够及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脑脊液主动导流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精确测量颅内压,并根据颅内压测量结果对颅内压进行主动导流。该装置既可自动导流,也可人工控制导流速度或导流脑脊液总体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脑脊液主动导流装置,包括压力采集单元和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其中,

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包括蠕动泵和控制电路;

工作状态时,病人脑室通过导管连通至蠕动泵的入口,压力采集单元设置在导管的周向上,用于测量导管中脑脊液的压力,并将采集的压力值传输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接收压力采集单元测量所得的压力值并与设定的压力值或范围比较,进而控制蠕动泵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压力采集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导管中的脑脊液的压力信号,并将采集的压力信号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并传输给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压力传感器的数量有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还包括连接器,压力采集单元将采集的压力值经连接器传输给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还包括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显示器,用于显示导管中脑脊液的压力及蠕动泵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显示器中显示的部分为LCD屏,触摸部分为是触摸面板或带按键的普通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还包括按钮,用于人为对蠕动泵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控制电路中还设置有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还包括与蠕动泵(7)的出口相连通的储液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颅内压监护仪结构复杂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方便,既可以监测颅内压,又可以用来进行脑脊液主动导流操作的装置。在病人颅内压过大的时候主动导出一部分脑脊液使颅内压回到正常压力范围之内。

在实际使用中,可设定脑脊液的参考压力值及报警上下限压力值。传感器实时测量病人脑脊液压力值,经由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传送给控制单元。当实测压力值高于设定的参考值时,控制单元启动蠕动泵对脑脊液进行主动导流;当实测压力值低于设定的参考值时,控制单元停止主动导流;装置通过此种控制和导流方法将脑脊液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的参考压力值附近。当病人出现突发临床状况或设备出现故障(例如导流管路阻塞等情况),导致病人颅内压持续升高或降低并超过报警上下限阈值时,设备将自动报警以引起医护人员注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脑脊液导流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按钮,2-病人脑室,3-压力采集单元;4-压力传感器,5-信号处理电路,6-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7-蠕动泵,8-显示器,9-控制电路,10-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脑脊液主动导流装置,能够满足医疗实际需求,包括压力采集单元3和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6;其中,压力采集单元3包括压力传感器4和信号处理电路5,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6包括按钮1、蠕动泵7、显示器8、控制电路9、连接器10及电池。电池可以充电或更换。

所述压力采集单元3中压力传感器4固定在导管周围以测量压力。且压力传感器4中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到多个,这样可以避免在某些压力传感器工作故障的时候其他压力传感器仍能精确测量压力。

信号处理电路5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4输出的信号并做或稳压或放大等处理,这里要说明的是,信号处理电路5位置并不一定如图所示放在压力采集单元3中,也可以和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中的控制电路9合并到一起。

压力采集单元3采集的压力信号经连接器10传送给控制电路9,控制电路9中含有可执行的程序,可以将当前的压力值在显示器8上显示出来,同时可以控制蠕动泵7的工作状态。控制电路9中还设置有报警装置,在监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的压力上限值之后。会触发报警系统,即显示器8和控制电路9上的光学和声学的双重报警。控制电路9在监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的压力上限值之后,会启动蠕动泵7进行导流,在导流一段时间如果检测所得的压力值降至预设压力上限值之下,则停止蠕动泵7的导流工作。

所述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中,可以通过蠕动泵7的转动进行主动导流。通过对蠕动泵7的弹性输送管线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输送管线一样,随着手指的移动,管内形成负压,液体随之流动。泵头由两部分组成:转子和外壳。泵管密封在泵管床中,泵管床位于转子和外壳之间。当转子上的轧辊压过泵管的时候会将液体推出输送管线。轧辊压过的甭管在恢复形状的时候会产生一部分真空的空间此时也会将流体吸入管内。

所述的显示器8为LCD显示屏。

所述的按钮1能够用于人为操控整个脑脊液导流装置,按钮1的数量和形状以实际为准,附图中仅为示意。

工作时,将一根导管插入病人脑室2用于引出脑脊液,该导管体外部分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可以持续或周期性地对脑脊液的液体压力进行测量,测量的数据在经过信号处理电路5处理之后通过导线传输给控制电路9,脑脊液从压力采集单元中流出之后进入脑脊液主动导流单元中的蠕动泵7,控制电路9在接受到信号之后会根据当前的信息来调整显示器8的示数和蠕动泵7的工作状态,同时控制电路9中有可执行的程序及预设的压力上限,当测得的压力值大于预设的上限值的时候控制电路9就会触发报警装置在显示器8上面有报警提示,同时也会发出警报声音,同时控制电路9也会启动蠕动泵7,将脑脊液从导管中导流出去。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按钮1,用来可以认为输入数据或指令来调整脑脊液导流装置的工作状态,可以更加灵活地对病人的健康状况加以治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