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式儿童骨盆训练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645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庭式儿童骨盆训练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辅助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家庭式儿童骨盆训练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一种步行辅助器,是一种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据文献报道,在脑瘫儿童的步行时,提高躯干稳定性、促进髋关节周围肌群的激活和正确步行模式的建立,有利于缓解脑瘫儿童步行时肌肉疲劳的程度从而节约体能。人类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以及连结它们的关节,即下肢带关节,包括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和韧带构成,由于骶髂关节为微动关节、耻骨联合为半关节,因此下肢带关节的运动是以骨盆的整体运动进行的。骨盆的结构特点是上连脊柱,下接股骨,活动时可增大躯干和下肢运动的幅度,由于人类骨盆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儿童对支具舒适性的要求,对助行装置中骨盆受力结构的要求较为严格,现阶段对助行装置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现有助行装置存在一下的不足之处:

其一:目前的研究有两种方法解决步行中骨盆受力的问题,第一种是把骨盆各方向的活动都考虑到了,用了非常复杂的装置去改变骨盆各方向的运动,然而此种方法一方面只能提出算法和理念,实际能做出装置的尚且没有,另一方面花费昂贵,不具有普遍应用性;另一种为弹力带式的辅助装置作用于肌肉,一方面固定作用较差,另一方面易使肢体运动产生回弹,相当耗能,针对脑瘫患儿本身肌力不足的情况,帮助甚微;

基于现有的国内外骨盆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全硬性骨盆围,由硬塑料制作,缺点在于骨突部位易产生摩擦而疼痛,患儿舒适度不佳,不愿使用;另一种为全软性骨盆围,缺点在于无法有效承托骨盆,步行时达不到稳定患儿骨盆的作用。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庭式儿童骨盆训练助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庭式儿童骨盆训练助行装置,包括骨盆装置、承重软支具、软垫、侧连接装置、连接件;

所述骨盆装置由侧板和张力带组成,其侧板使用低温热塑材料,包括两片,根据儿童骨盆的尺寸和形态制作合适的轮廓,侧板贴近人体后方的连接处固定连接,贴近人体前方的连接处,使用张力带连接,该张力带可微调大小和松紧,便于穿戴;

所述承重软支具为裤状结构,采用潜水面料制作,具有弹性,整体罩套于骨盆装置外侧,其两侧设置有支具连接空间,用于将骨盆装置连接固定在承重软支具上,使骨盆装置与承重软支具相互连接,在控制骨盆活动的同时使儿童的体重均匀分布,避免不适感;承重软支具腰部位置设置有软垫,增加装置的舒适性;承重软支具给予患儿一定的感知觉输入,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降低骨突部位摩擦产生疼痛,减少患儿不适感;

所述侧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骨盆装置两侧,与连接件连接,进而使骨盆装置与助行器的连接;

所述连接件上部竖直方向通过侧连接装置安装于骨盆装置内侧,中部为横向结构,根据每个患儿的骨盆角度,使用六角螺丝刀调整其成角角度,保证骨盆装置能垂直向下用力至于助行器上,下部竖直方向用于插入助行器支架上,完成骨盆装置与助行器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家庭式儿童骨盆训练助行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①安全、有效地促进患儿步行时骨盆的稳定;

②促进骨盆带周围肌群感知觉的输入;

③便携式骨盆装置与助行器的有效连接,方便助行;

④骨盆装置主体材料采用热塑材料,材料本身可塑性强且具有记忆功能,透气性好、防水,并且具有粘接功能,更贴合儿童的身体结构,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和舒适度,有效连接助行器,达到步行时稳定骨盆的辅助作用;

⑤骨盆装置承重软支具材料选择潜水面料,材料本身舒适且富有弹性,易于给予肢体均衡的感觉输入,同时穿戴方便且价格便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家庭式儿童骨盆训练助行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家庭式儿童骨盆训练助行装置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骨盆装置;2、承重软支具;3、软垫;4、侧连接装置;5、髋关节支条;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家庭式儿童骨盆训练助行装置,包括骨盆装置1、承重软支具2、软垫3、侧连接装置4、髋关节支条5、连接件6;

所述骨盆装置1由侧板10和张力带11组成,其侧板10使用低温热塑材料,包括两片,根据儿童骨盆的尺寸和形态制作合适的轮廓,该两片侧板10贴近人体后方的连接处固定连接,贴近人体前方的连接处,使用张力带11连接,该张力带11可微调大小和松紧,便于穿戴;

所述承重软支具2为裤状结构,采用潜水面料制作,具有弹性,整体罩套于骨盆装置1外侧,其两侧设置有支具连接空间,用于将骨盆装置1连接固定在承重软支具2上,使骨盆装置1与承重软支具2相互连接,在控制骨盆活动的同时使儿童的体重均匀分布,避免不适感,承重软支具2腰部位置设置有软垫3,增加装置的舒适性;承重软支具2给予患儿一定的感知觉输入,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降低骨突部位摩擦产生疼痛,减少患儿不适感;

所述侧连接装置4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骨盆装置1两侧,与连接件6连接,进而使骨盆装置1与助行器的连接;

所述连接件6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竖直方向为髋关节支条5,通过侧连接装置4安装于骨盆装置1内侧,中部为横向结构,根据每个患儿的骨盆角度,使用六角螺丝刀调整其成角角度,保证骨盆装置1能垂直向下用力至于助行器上,下部竖直方向用于插入助行器支架上,完成骨盆装置1与助行器的连接。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