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5576发布日期:2018-06-12 19:0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疾病康复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



背景技术:

由于部分康复患者双下肢肌张力较高,双下肢无法正常外展,现在康复治疗技术中,就需要两个治疗师用双手拉住患者的腿,分别向外用力扳,并保持此姿势十分钟左右,使患者双下肢一直处于外展状态,以此来降低患者双下肢肌张力,直到治疗结束。此方法费时费力,使治疗师的手臂、双下肢和腰背部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并且康复治疗师时间有限,不能随时为患者牵伸。如果患者家属替代此工作,可能会因用力过猛或者手法不当而拉伤患者,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以设计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本发明可以完全代替康复治疗师手动为病人扳开双下肢进行内收肌群的牵伸,以达到降低双下肢肌张力的目的,也可以随时帮助患者牵伸双下肢内收肌群,既省时又省人力物力,又间接地保护了康复治疗师的手臂、下肢和腰背部,不会占用其他患者的时间,使每个病人都能及时得到康复治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疾病康复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包括金属板Ⅰ、海绵垫Ⅰ、绑带Ⅰ、支撑杆Ⅰ、通孔、绑带Ⅱ、金属板Ⅱ、海绵垫Ⅱ、支撑杆Ⅱ、凸起和转动球体,本发明可以完全代替康复治疗师手动为病人扳开双下肢进行内收肌群的牵伸,以达到降低双下肢肌张力的目的,也可以随时帮助患者牵伸双下肢内收肌群,既省时又省人力物力,又间接地保护了康复治疗师的手臂、下肢和腰背部,不会占用其他患者的时间,使每个病人都能及时得到康复治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绑带Ⅰ设置在金属板Ⅰ上,海绵垫Ⅰ固定在金属板Ⅰ的内侧,支撑杆Ⅰ通过转动球体与金属板Ⅰ活动连接,通孔有多个,均布在支撑杆Ⅰ上;绑带Ⅱ设置在金属板Ⅱ上,海绵垫Ⅱ固定在金属板Ⅱ的内侧,支撑杆Ⅱ通过转动球体与金属板Ⅱ活动连接,凸起有多个,均布在支撑杆Ⅱ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所述的金属板Ⅰ和金属板Ⅱ均为半圆环形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所述的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均有两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所述的凸起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所述的凸起上设置有胶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所述的绑带Ⅰ和绑带Ⅱ为非弹性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所述的通孔和凸起的个数相同,并且均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本发明可以完全代替康复治疗师手动为病人扳开双下肢进行内收肌群的牵伸,以达到降低双下肢肌张力的目的,也可以随时帮助患者牵伸双下肢内收肌群,既省时又省人力物力,又间接地保护了康复治疗师的手臂、下肢和腰背部,不会占用其他患者的时间,使每个病人都能及时得到康复治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的俯视图。

图中:金属板Ⅰ1;海绵垫Ⅰ2;绑带Ⅰ3;支撑杆Ⅰ4;通孔5;绑带Ⅱ6;金属板Ⅱ7;海绵垫Ⅱ8;支撑杆Ⅱ9;凸起10;转动球体11。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疾病康复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降低双下肢内收肌群肌张力支架,包括金属板Ⅰ1、海绵垫Ⅰ2、绑带Ⅰ3、支撑杆Ⅰ4、通孔5、绑带Ⅱ6、金属板Ⅱ7、海绵垫Ⅱ8、支撑杆Ⅱ9、凸起10和转动球体11,本发明可以完全代替康复治疗师手动为病人扳开双下肢进行内收肌群的牵伸,以达到降低双下肢肌张力的目的,也可以随时帮助患者牵伸双下肢内收肌群,既省时又省人力物力,又间接地保护了康复治疗师的手臂、下肢和腰背部,不会占用其他患者的时间,使每个病人都能及时得到康复治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绑带Ⅰ3设置在金属板Ⅰ1上,海绵垫Ⅰ2固定在金属板Ⅰ1的内侧,支撑杆Ⅰ4通过转动球体11与金属板Ⅰ1活动连接,通孔5有多个,均布在支撑杆Ⅰ4上;绑带Ⅱ6设置在金属板Ⅱ7上,海绵垫Ⅱ8固定在金属板Ⅱ7的内侧,支撑杆Ⅱ9通过转动球体11与金属板Ⅱ7活动连接,凸起10有多个,均布在支撑杆Ⅱ9上,绑带Ⅰ3用于将金属板Ⅰ1绑在患者的下肢,海绵垫Ⅰ2起到保护使用者下肢的作用,转动球体11的设置使得支撑杆Ⅰ4相对于金属板Ⅰ1的位置可以变化,并且变化后位置固定效果好,绑带Ⅱ6用于将金属板Ⅱ7绑在患者的下肢,海绵垫Ⅱ8起到保护使用者下肢的作用,转动球体11的设置使得支撑杆Ⅱ9相对于金属板Ⅱ7的位置可以变化,并且变化后位置固定效果好,支撑杆Ⅰ4上的通孔5与支撑杆Ⅱ9上的凸起10相配合,凸起10可以插入到通孔5中,从而调节支撑杆Ⅰ4与支撑杆Ⅱ9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据患者不同而进行调节。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金属板Ⅰ1和金属板Ⅱ7均为半圆环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支撑杆Ⅰ4和支撑杆Ⅱ9均有两个。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凸起10的直径小于通孔5的直径,方便凸起10插入到通孔5中。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凸起10上设置有胶垫,使得凸起10插入到通孔5中后固定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绑带Ⅰ3和绑带Ⅱ6为非弹性带。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通孔5和凸起10的个数相同,并且均有多个。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