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腕管综合症的针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5730发布日期:2018-07-07 06:0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术治疗腕管综合症的针具。



背景技术:

腕管综合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腕管内压力增高而挤压正中神经进而引发大鱼际肌无力、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以及进行性鱼际肌萎缩的症候群。如图1所示,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式是切断腕横韧带以降低腕管内压力。目前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普通手术和腕关节镜手术两种。普通手术需要在患者手腕处产生一个跨过腕关节的长约10cm的S型切口,术后的疤痕长,影响患者活动和美观。腕关节镜手术则是医师使用关节镜配合进行腕韧带切断,手术会产生两个长约1cm并且相互贯通的切口,整体创面小于普通手术,但是需要使用专业的手术器械,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口小并且价格低廉的用于手术治疗腕关节综合症的针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腕管综合症的针具,包括引导针和推切针;所述引导针沿针体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用于引导推切针的凹槽;所述推切针的针头分叉,包括第一分叉部和第二分叉部,第一分叉部短于第二分叉部,第一分叉部的端头尖锐并且侧面有刃;第二分叉部端头圆钝,第二分叉部端头的形状与引导针的凹槽的形状一致。

在手术时,引导针插入患者腕关节横韧带的下方,推切针顺着引导针的凹槽执行韧带切割;推切针的第二分叉部嵌入引导针的凹槽内,第一分叉部尖锐的端头和侧面的侧刃切割韧带组织,引导针将推切针与腕关节内的神经隔离,避免推切针在手术中划伤腕关节内的神经。

进一步的,引导针的针头圆钝,避免引导针在进入腕关节的过程中伤害腕关节的神经和其他组织。

进一步的,引导针的针尾设置有第一手柄部,第一手柄部与引导针呈90°夹角;在手术中,医师利用第一手柄部可以轻松的挑起整个引导针,进而适度的勾起腕关节的横韧带,方便后续的推切针执行切割操作。

进一步的,第一手柄部的尾部连接有手持环,方便医师持握。

进一步的,所述推切针的针尾设置有第二手柄部,第二手柄部的表面刻印有纹路,方便医师用手指夹持第二手柄部。

进一步的,所述推切针与第二手柄部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更换推切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手柄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扩大第二手柄体积的持握部,持握部和第二手柄部构成一个类似于虎口钳尾部的结构,方便医师使用手掌握住推切针。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针具利用引导针精确定位推切针在手腕内的行进轨迹,使得推切针方便的完成腕关节横韧带切割操作,手术创口非常小,有利于术后恢复,不留疤。(2)本实用新型针具的引导针将锐利的推切针与腕关节内的神经和组织隔离开,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3)本实用新型针具的推切针在行进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仅仅来自横韧带和引导针,这使得医师在手术操作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手感,便于手术操作。(4)本实用新型针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花费,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腕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引导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推切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放大图。

其中:1、引导针;2推切针;21、第一分叉部;22、第二分叉部;3、凹槽;4、第一手柄部;5、手持环;6、第二手柄部;7、紧固螺钉;8、持握部;9、横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针具包括引导针1和推切针2。

引导针1长40mm,宽3mm,引导针1的截面为扁平状。引导针1沿针体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用于引导推切针2的凹槽3,凹槽3宽1mm,引导针1的针头圆钝,引导针1的针尾设置有第一手柄部4,第一手柄部4与引导针1呈90°夹角,第一手柄部4的尾部连接有圆形的手持环5。

推切针2长30mm,推切针2的针头分叉,包括第一分叉部21和第二分叉部22,第一分叉部21长2mm,宽0.5mm,第一分叉部21的端头尖锐并且侧面有刃;第二分叉部22长4mm,宽2mm,第二分叉部22端头圆钝;推切针2的针尾插接在第二手柄部6的一端,第二手柄部6的侧面设置有紧固螺钉7用于固定推切针2;第二手柄部6的表面刻印有纹路,第二手柄部6的末端设置有一个呈四分之一圆环状的持握部8。

在手术时,医师首先将引导针1插入患者腕关节横韧带9的下方,利用第一手柄部4轻轻的挑起整个引导针1,适度的勾起腕关节的横韧带9;然后将推切针2顺着引导针1的凹槽3推进,执行韧带切割;推切针2的第二分叉部22嵌入引导针1的凹槽3内,第一分叉部21尖锐的端头和侧面的侧刃切割韧带组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引导针1将推切针2与腕关节内的神经和其他组织隔离,有效避免推切针2在手术中划伤腕关节内的神经,手术安全性高、创口小,十分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