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1798发布日期:2018-06-05 18:5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



背景技术:

组织牵引器是外科手术常用器械之一,主要用于对组织的牵引及固定,以充分暴露术野。目前牵引器为不锈钢多片结构,通过铰链进行组合,并与手柄之间通过钢丝牵引连接,控制牵引器的张开、合拢动作,实现对组织的牵引等功能。由于铰链结构精细,不仅制作工艺较复杂,提高生产成本,而且使用后难以清洗、消毒困难,影响手术安全卫生。另外,细小铰链结构受力有限,使用一定次数后容易损坏,提高生产成本,缩短使用寿命;尤其是现有组织牵引器主要是通过夹持组织、神经或血管进行牵拉,当夹持力度过大时,容易损伤组织、神经或血管,当夹持力度不够时,难以实现牵拉功能。因此,现有技术牵引器存在着加工难度大、消毒困难、易损坏、生产使用成本高而且易损伤组织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牵引器存在的加工难度大、消毒困难、易损坏、生产使用成本高而且易损伤组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采用推管与连接杆的相对运动驱动设置在连接杆前端的牵引器的张开和闭合,包括连接杆、弹性件和两片上、下相对设置的牵引头,所述牵引头通过弹性件连接在连接杆的前端,所述牵引头包括啮合部和牵引部,所述啮合部通过牵引部与弹性件连接;在两片牵引头闭合时,所述啮合部相互接触,所述牵引部之间构成套牵组织的通孔;所述弹性件是指采用弹性材料制备的二个弹性支脚,二个弹性支脚的一端分别连接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片牵引头,另一端合并后与连接杆的前端相连接,在外力消失后牵引头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呈张开状态。

进一步,所述上、下相对设置的牵引头的啮合部分别向前延伸出一端部,在所述端部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贯穿孔。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为分体结构,包括连接杆前段和连接杆后段,连接杆前段的前端与牵引头连接,连接杆前段的后端设置有与连接杆后段嵌合连接的凹槽及凸台,或者与连接杆后段螺纹连接的螺栓或螺孔,或者与连接杆后段旋转卡扣连接的卡销或卡槽。

进一步,所述牵引头与所述连接杆或连接杆前段为整体结构,或者焊接连接为整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牵引头的啮合部和牵引部为一体结构;或者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分体式结构的啮合部通过卡槽固定在牵引部上,或者粘结在牵引部上,或者镶接在牵引部上,或者焊接在牵引部上。

进一步,所述牵引头的前端为圆钝端。

进一步,通孔可为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所述牵引头沿闭合方向的左侧或右侧呈弧线状,其弧线的弧度为0°~180°;或者,所述牵引头沿闭合方向的上侧或下侧呈弧线状,其弧线的弧度为小于90°。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支脚的外侧面与推管的接触部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推管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连接杆向前移动,驱动弹性件由张开状态逐渐闭合,带动牵引头逐渐闭合,牵引头的牵引部在闭合状态下构成套牵组织的通孔,组织、神经或血管位于通孔内,在牵拉时不会造成损伤,当外力消失后,推管恢复原来位置,弹性件依靠自身弹性逐渐张开,带动牵引头逐渐张开,操作方便;且降低加工难度以及生产成本,易清洗消毒,延长牵引器使用寿命,具有良好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沿闭合方向的右侧呈0°~180°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沿闭合方向的上侧弯曲且弧度小于90°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的牵引头的贯穿孔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连接杆前段与连接杆后段嵌合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连接杆前段与连接杆后段螺纹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连接杆前段与连接杆后段卡扣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沿闭合方向的右侧呈0°~180°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沿闭合方向的上侧弯曲且弧度小于90°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的牵引头的贯穿孔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连接杆前段与连接杆后段嵌合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连接杆前段与连接杆后段螺纹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连接杆前段与连接杆后段卡扣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牵引头、11为啮合部、12为牵引部、2为弹性件、21为定位凸起、3为连接杆、4为推管、31为连接杆前段、32为连接杆后段、5为通孔、6为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采用推管4与连接杆3的相对运动驱动设置在连接杆3前端的牵引器的张开和闭合,包括连接杆3、弹性件和两片上、下相对设置的牵引头1,所述牵引头1通过弹性件2连接在连接杆3的前端,所述牵引头1包括啮合部11和牵引部12,所述啮合部11通过牵引部12与弹性件2连接;在两片牵引头1闭合时,所述啮合部11相互接触,所述牵引部12之间构成套牵组织的通孔;所述弹性件2是指采用弹性材料制备的二个弹性支脚,二个弹性支脚的一端分别连接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片牵引头1,另一端合并后与连接杆3的前端相连接,在外力消失后牵引头1在弹性件2的作用下恢复呈张开状态。推管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连接杆向前移动,驱动弹性件由张开状态逐渐闭合,带动牵引头逐渐闭合,牵引头的牵引部在闭合状态下构成套牵组织的通孔5,通孔为圆形或椭圆形,当外力消失后,推管恢复原来位置,弹性件依靠自身弹性逐渐张开,带动牵引头逐渐张开,操作方便且降低加工难度以及生产成本,易清洗消毒,延长牵引器使用寿命。

上、下相对设置的牵引头的啮合部分别向前延伸出一端部,在所述端部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贯穿孔6,用于容纳或套牵其他组织。

连接杆3为分体结构,包括连接杆前段31和连接杆后段32,连接杆前段31的前端与牵引头1连接,连接杆前段31的后端设置有与连接杆后段32嵌合连接的凹槽及凸台,或者与连接杆后段32螺纹连接的螺栓或螺孔,或者与连接杆后段32旋转卡扣连接的卡销或卡槽,方便更换不同牵引器和降低生产成本。牵引头与所述连接杆或连接杆前段为整体结构,或者焊接连接为整体结构,实现一体化结构。

牵引头的啮合部和牵引部为一体结构;或者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分体式结构的啮合部通过卡槽固定在牵引部上,或者粘结在牵引部上,或者镶接在牵引部上,或者焊接在牵引部上,牵引部与啮合部多种连接组装方式方便更换不同牵引部套牵所需要的组织。

牵引头的前端为圆钝端,避免损伤组织,降低手术风险。

所述牵引头沿闭合方向的左侧或右侧呈弧线状,其弧线的弧度为0°~180°;或者,所述牵引头沿闭合方向的上侧或下侧呈弧线状,其弧线的弧度为小于90°,方便实现不同位置组织的套牵。

弹性件的弹性支脚的外侧面与推管的接触部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21,增大弹性支脚与推管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控制和固定牵引部的张开角度,缓解术者手部疲劳,方便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无损伤医用手术牵引器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推管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连接杆向前移动,驱动弹性件由张开状态逐渐闭合,带动牵引头逐渐闭合,牵引头的牵引部在闭合状态下构成套牵组织的通孔,组织、神经或血管位于通孔内,在牵拉时不会造成损伤,当外力消失后,推管恢复原来位置,弹性件依靠自身弹性逐渐张开,带动牵引头逐渐张开,操作方便;且降低加工难度以及生产成本,易清洗消毒,延长牵引器使用寿命,具有良好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