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多用牵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81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多用牵引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骨科医疗器械。
现用床头牵引架是由U型框架和滑轮组构成。U型框架两上端仅有双钩挂在床头横杆上,无固定装置,易滑动变位,需用绳捆扎固定,既不牢固,也不方便、不美观。框架与滑轮组焊接为一体,滑轮组不能升降,也不能转动,仅能用于普通床头牵引。目前儿科安全床高床头无适当的牵引架,小儿骨,折病人得不到有效的牵引。目前没有安装在平推车和手术台上的牵引架,颈椎骨折的病人在转送途中和手术过程中得不到安全、有效的持续牵引,增加了此类病人进一步脊髓损伤的危险性,甚至危及生命。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所述的缺点和不足,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各式床头牵引、平推车牵引和手术台牵引的牵引架,为社会提供了一种用途广泛、固定牢固、操作灵便、牵引高度和方向可调节、牵引范围大的医用多功用牵引架。
本实用新型医用多功用牵引架是由下列方式实现的由U型框架、螺旋式固定器、滑轮组(11)和滑动式固定装置组成的牵引架。U型框架两端有双钩(1),双钩(1)与纵臂(3)延续部有档子(2)。螺旋式固定器由半月卡(5)和螺旋杆(6)组成,半月卡(5)与双钩(1)相对应,双钩(1)挂在横杆上,双钩(1)端和档子(2)可放置于平板上,上旋螺旋杆(6),半月卡(5)上升而起固定作用。滑杆(12)可以在套管(13)内纵向滑动和轴向转动,用元宝螺丝(14)固定、滑轮组随滑杆上下滑动和转动,即可调节牵引高度和牵引方向,用途广泛,操作灵便。
螺旋式固定器由半月卡(5)和螺旋杆(6)组成,用固定套管(7)固定于纵臂(3)上,与双钩(1)相对,上旋螺旋杆(6),半月卡(5)上升,将横杆或平板夹在双钩(1)与半月卡(5)之间而起固定作用,滑动式调节装置是由滑动套管(13)、滑杆(12)和元宝螺丝(14)组成,滑动套管(13)焊接在U型框架横杆(4)中央,与纵臂(3)有一定角度。滑杆(12)为较长金属杆,安装在滑动套管(13)内,可以上下滑动和轴向转动,滑动套管(13)侧壁有螺孔,元宝螺丝(14)通过螺孔固定滑杆(12)。滑轮组(9)为数个滑轮纵形排列固定于滑轮框内而成滑轮组(9)和滑杆(12)用纵杆(11)通过两个固定螺盘(10)连接。滑杆(12)上下滑动,滑轮组(9)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牵引高度。滑杆(12)轴向转动,滑轮组(9)随之转动,从而调节牵引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1、用做床头牵引架,固定牢固,操作灵便、牵引高度和方向可调节、牵引范围大、牵引效果好。
2、用做儿科安全床高床头牵引架。滑杆(12)反向装入滑动套管(13)内,滑轮组(9)倒挂,适用于儿科床头牵引。
3、安装在平推车上,使颈椎骨折病人在运送途中能得到有效的持续牵引。
4、安装手术台上,使颈椎骨折病人在手术中能得到有效的持续牵引,可以防止因手术操作椎体活动而造成的脊髓损伤。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全貌示意图图中1-双钩;2-档子;3-纵臂;4-横杆;5-半月卡;6-螺旋杆;7-固定套管;8-螺母;9-滑轮组;10-固定螺盘;11-纵杆;12-滑杆;13-滑动套管;14-元宝螺丝。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多功用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它由U型框架、螺旋式固定器、滑轮组[9]和滑动式调节装置构成。U型框架两上端为双钩[1],双钩[1]与纵臂[3]延续处有档子[2];螺旋式固定器由半月卡[5]和螺旋杆[6]构成,用固定套管[7]和螺母[8]固定于纵臂[3]上;滑动式调节装置由滑杆[12]、滑动套管[13]和元宝螺丝[14]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上述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U型框架,双钩〔1〕为半弧形,用于挂在床头横杆上,档子〔2〕是挂于平板时与双钩〔1〕端作为对称支点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螺旋式固定器,其螺旋杆〔6〕与纵臂〔3〕相平行,半月卡〔5〕与双钩〔1〕相对应,双钩〔1〕挂于横杆上,旋螺旋杆〔6〕,半月卡〔5〕向上顶紧横杆起固定作用。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滑动调节装置,其滑动套管〔13〕焊接于U型框架横杆〔4〕中央,与纵臂〔3〕有一定角度。滑杆〔12〕为较长金属杆,安装于滑动套管〔13〕内,滑动套管侧壁有元宝螺丝〔14〕固定滑杆〔12〕。滑杆〔12〕一端通过螺旋式固定盘〔10〕与纵杆〔11〕及滑轮组〔9〕相连。
专利摘要医用多用牵引架是一种骨科医疗器械,它由U型框架、螺旋式固定器、滑轮组和滑动式调节装置组成。旋转螺旋式固定器的螺杆,该架即固定于横杆或平板上,调节滑动式调节装置,即改变滑轮的高度和方向,该架用途广、固定牢、易操作、牵引范围大、高度和方向可调节,克服了现床头牵引架仅用于普通床头牵引、固定不牢、滑轮高度和方向不能调节等缺点。该架用于各种床头牵引、并增加了儿科安全高床头牵引、平推车和手术台牵引等功用。
文档编号A61G7/00GK2058090SQ88210880
公开日1990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88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88年3月15日
发明者王延志 申请人:王延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