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位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6331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位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卧位颈椎牵引器。



背景技术: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有效的牵引能解除神经、血管、脊髓的压迫,并快速缓解颈部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颈椎牵引还能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粘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但现有的颈椎牵引器操作较为复杂,给用户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不便于用户使用,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卧位颈椎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卧位颈椎牵引器,该颈椎牵引器包括牵引本体、设置于该牵引本体表面的头枕、设置于该牵引本体内的可充气袋、可活动设置于该牵引本体内与该可充气袋抵接的活塞、与该活塞固定连接并从该牵引本体内延伸至该牵引本体外的“L”形推力装置、设置于该“L”形推力装置顶端的挂钩、以及设置于该牵引本体外与该可充气袋连通的手动充气囊,该可充气袋第一侧边与该牵引本体内壁面抵接、该可充气袋第二侧边与该活塞抵接,该“L”形推力装置包括与该活塞固定连接的水平连接段、以及与该挂钩固定连接的竖直支撑段,该水平连接段与该竖直支撑段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中,该颈椎牵引器还包括用于穿戴于患者头部的牵引带,该牵引带可挂设于该挂钩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中,该牵引本体端部设有供该“L”形推力装置穿过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中,该竖直支撑段中部固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上设有复数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限位孔,该颈椎牵引器还包括设置于该竖直支撑段顶端的挂杆,该挂钩设置于该挂杆两端,该挂杆中部设有与该第一限位孔配合、用于调节该挂杆及挂钩高度的限位块,该限位块上设有第二限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中,该活塞第一侧面与该可充气袋抵接,该活塞上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与该水平连接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中,该“L”形推力装置为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L”形推力杆和第二“L”形推力杆。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中,该手动充气囊与该可充气袋之间连接有压力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中,该头枕为设置于该牵引本体表面的、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线的弧形凸起头枕。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中,该牵引本体上与该头枕相邻的一端端部两侧分别设有肩托,该肩托上设有用于固定肩部的定位绷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中,该颈椎牵引器还包括与该牵引本体靠近该肩托的一端连接的背垫。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卧位颈椎牵引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卧位颈椎牵引器时,将穿戴于患者头部的牵引带挂在挂钩上,身体仰卧平躺,将头部及颈部放置于头枕位置处,然后通过手部按压手动充气囊,手动充气囊对可充气袋进行充气,致使可充气袋体积膨胀并向外抵推活塞,活塞带动“L”形推力装置向外移动,“L”形推力装置再带动挂钩移动,挂钩移动带动牵引带拉动患者头部,实现患者颈椎牵引,便于用户操作及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卧位颈椎牵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卧位颈椎牵引器中牵引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卧位颈椎牵引器第一实施例中,该颈椎牵引器1包括牵引本体2、设置于该牵引本体2表面的头枕3、设置于该牵引本体2内的可充气袋4、可活动设置于该牵引本体2内与该可充气袋4抵接的活塞5、与该活塞5固定连接并从该牵引本体2内延伸至该牵引本体2外的“L”形推力装置6、设置于该“L”形推力装置6顶端的挂钩7、以及设置于该牵引本体2外与该可充气袋4连通的手动充气囊8,该可充气袋4第一侧边与该牵引本体2内壁面抵接、该可充气袋4第二侧边与该活塞5抵接,该“L”形推力装置6包括与该活塞5固定连接的水平连接段9、以及与该挂钩7固定连接的竖直支撑段10,该水平连接段9与该竖直支撑段10固定连接。

优选的,该颈椎牵引器1还包括用于穿戴于患者头部的牵引带,该牵引带可挂设于该挂钩7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卧位颈椎牵引器1时,将穿戴于患者头部的牵引带挂在挂钩7上,身体仰卧平躺,将头部及颈部放置于头枕3位置处,然后通过手部按压手动充气囊8,手动充气囊8对可充气袋4进行充气,致使可充气袋4体积膨胀并向外抵推活塞5,活塞5带动“L”形推力装置6向外移动,“L”形推力装置6再带动挂钩7移动,挂钩7移动带动牵引带拉动患者头部,实现患者颈椎牵引,便于用户操作及使用。

为便于“L”形推力装置6穿过、以及限制“L”形推力装置6的位移方向,该牵引本体2端部设有供该“L”形推力装置6穿过的通孔11。

为便于用户调节挂钩7的高度,该竖直支撑段10中部固设有限位部12,该限位部12上设有复数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限位孔13,该颈椎牵引器1还包括设置于该竖直支撑段10顶端的挂杆14,该挂钩7设置于该挂杆14两端,该挂杆14中部设有与该第一限位孔13配合、用于调节该挂杆14及挂钩7高度的限位块15,该限位块15上设有第二限位孔16。用户可使用螺钉或螺栓插入至第一限位孔13和第二限位孔16内来限制挂杆14及挂钩7位置和高度。

具体的,该活塞5第一侧面与该可充气袋4抵接,该活塞5上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与该水平连接端固定连接。该“L”形推力装置6为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L”形推力杆和第二“L”形推力杆。

为便于用户观察和了解牵引力的变化情况,该手动充气囊8与该可充气袋4之间连接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该头枕3为设置于该牵引本体2表面的、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线的弧形凸起头枕3,该牵引本体2上与该头枕3相邻的一端端部两侧分别设有肩托17,该肩托17上设有用于固定肩部的定位绷带,该颈椎牵引器1还包括与该牵引本体2靠近该肩托17的一端连接的背垫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