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络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834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牲畜屠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络辅助器。



背景技术:

刺络疗法通常以三棱针为针具,根据病情刺破患者身上特定部位的血络(即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放血疗法、刺血疗法。

在使用三棱针进行刺络治疗时,有两点需要格外注意,一是下针需快、准,下针有力,快速刺破表皮,如果下针过慢,出现“顿感”,会加剧患者的疼痛。二是只可刺破浅表血管,不可深刺。而这两点对于初学者较难掌握,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刺络辅助器,可以使得刺络更加轻松简便。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刺络辅助器,包括半弧球罩以及三棱针,所述半弧球罩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一通孔,半弧球罩的内侧在对应通孔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与通孔同轴心的导针管,所述导针管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一止口台阶,所述三棱针穿设于通孔以及导针管内,导针管内设置有一套设于三棱针上的弹簧,三棱针上还设置有一环状挡块且环状挡块位于弹簧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三棱针的顶部设置有一提拉手。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挡块位于导针管内且其直径大于通孔以及导针管底端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外径小于通孔以及环状挡块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挡块螺纹旋接于三棱针上且可以通过旋动调整环状挡块在三棱针上的位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刺络辅助器,其可以使得刺络每次刺入的力道以及深度为固定水平,可以保证每一个操作者都能安全且规范的执行刺络疗法,同时可以根据通过选用不同弹簧来调整下针力道,也可以选择调整环状挡块于三棱针上的位置来调整下针深度,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半弧球罩;2-三棱针;3-导针管;4-弹簧;11-通孔;21-环状挡块;22-提拉手;31-止口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刺络辅助器,包括半弧球罩1以及三棱针2,所述半弧球罩1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一通孔11,半弧球罩1的内侧在对应通孔11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与通孔11同轴心的导针管3,所述导针管3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一止口台阶31,所述三棱针2穿设于通孔11以及导针管3内,导针管3内设置有一套设于三棱针2上的弹簧4,三棱针2上还设置有一环状挡块21且环状挡块21位于弹簧4的下部。

其中,所述三棱针2的顶部设置有一提拉手22;所述环状挡块21位于导针管3内且其直径大于通孔11以及导针管3底端孔的直径;所述弹簧4外径小于通孔11以及环状挡块21直径;所述环状挡块21螺纹旋接于三棱针2上且可以通过旋动调整环状挡块21在三棱针2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刺络辅助器,其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对整个装置进行安装,正在安装时首先将三棱针2从导针管3下端止口台阶31处插入,然后将环状挡块21旋至三棱针2的中部,将弹簧4套设在三棱针2上,然后将导针管3安装于半弧球罩1的内侧底部,最后将提拉手22固定到三棱针2的顶部,安装完成。

具体使用时,手持该辅助器,上拉提拉手22,使得弹簧4完全压缩,将半弧球罩1放置于需要进行刺络操作的部位,为了便于看清刺络位置,半弧球罩1可以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所制而成,然后松开提拉手22,三棱针2在弹簧4作用下对患者相应的部位进行下刺,刺入的力道跟弹簧的弹性系数相关,而每次下落完成,位于三棱针2上的环状挡块21与止口台阶31贴合,三棱针2下行终止,因而下针的深度跟环状挡块21于三棱针2上的位置有关,因而可以通过换用不同的弹簧来调整下针力道,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环状挡块21于三棱针2上的位置调整下针深度,具体体现为,弹簧弹性越大,下针力度越大,而环状挡块21越靠近三棱针2针头位置,下针的深度越浅。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