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全自动尿液检测的导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833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用于全自动尿液检测的导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尿液检测的导出设备。



背景技术:

尿液分析是目前医院临床检验科常规的检测项目之一,肾脏病变早期就会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尿异常的出现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是提供病例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尿液的检查有助于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现有技术中用于尿液分析的常用的方法包括外观/理学检查、干化学分析、流式细胞技术法和显微镜检测法。其中干化学检查能够快速检测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但是它不能分析尿液中的有形成分,且受产品质量差异和干扰因素多的影响,容易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全自动尿液检测的导出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用于全自动尿液检测的导出设备,包括尿液导出装置、尿液检测装置以及尿液留样装置,所述尿液导出装置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尿液检测装置和所述尿液留样装置相连;

所述尿液导出装置包括导管本体、导出管路、第一加强筋管和第二加强筋管,在所述导管本体上均匀的设置有所述导出管路、所述第一加强筋管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管,在所述第一加强筋管内设置有伸直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加强筋管内设置有弯曲加强筋,所述弯曲加强筋采用一端弯折角度为100-150°的弹性材料结构,所述导出管路、所述第一加强筋管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管两两之间的夹角为50-80°,所述导出管路包括线型通道和锥形通道,所述锥形通道与所述线型通道交错设置,所述锥形通道采用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结构,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底端设置有三通阀门,所述三通阀门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尿液检测装置和所述尿液留样装置相连;

所述尿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外壳、流入通道、检测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在所述检测外壳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流入通道,所述流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检测外壳上,所述显示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流入通道通过管路与所述三通阀门相连。

所述尿液留样装置包括袋本体、分流部件、导流管以及导流阀,所述袋本体通过管路与所述三通阀门相连,在所述袋本体内设置有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的底端与所述袋本体的内壁相连,在所述袋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所述导流管,在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导流阀。

所述弯曲加强筋的弯折角度为120°。

所述弯曲加强筋的弯折距离为2.0-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导尿管内分别设置有伸直加强筋和弯曲加强筋,伸直加强筋的设置则是为了在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导尿时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使得导管本体能够顺利的进入患者的尿管中,当导管本体进入患者尿管一定深度后,医护工作者能够将伸直加强筋从导管本体中抽出,使得弯曲加强筋的弯曲作用能够使得伸直的导管本体发生一定的弯曲,从而避免由于患者翻身而导致导尿管从体内脱落的情况发生,而弯曲加强筋的弯曲角度则不会损伤患者的尿管也不会使得患者有不舒适的感觉;导出管路采用锥形通道与线型通道交错设置,便于尿液顺利导出,也避免了尿液回流的情况;流入存样袋中的尿液,通过分流部件的分流作用一部分继续通过袋本体流向位于存样袋下部的导管本体中,另一部分则通过导流管以及导流阀的作用流出存样袋,用于检测存样,做到了实时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存样保留;通过三通阀门的作用使得从患者体内导出的尿液既可以实时的进行留样保存,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保证,又能够对尿液进行及时的检测,为医生提供可靠快速的治疗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管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导管本体,2为导出管路,3为第一加强筋管,4为第二加强筋管,5为袋本体,6为分流部件,7为导流管,8为导流阀,9为线型通道,10为锥形通道,11为三通阀门,12为检测外壳,13为流入通道,14为检测装置,15为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1为导管本体,2为导出管路,3为第一加强筋管,4为第二加强筋管,5为袋本体,6为分流部件,7为导流管,8为导流阀,9为线型通道,10为锥形通道,11为三通阀门,12为检测外壳,13为流入通道,14为检测装置,15为显示装置。

用于全自动尿液检测的导出设备,包括尿液导出装置、尿液检测装置以及尿液留样装置,尿液导出装置的一端分别与尿液检测装置和尿液留样装置相连;

尿液导出装置包括导管本体、导出管路、第一加强筋管和第二加强筋管,在导管本体上均匀的设置有导出管路、第一加强筋管和第二加强筋管,在第一加强筋管内设置有伸直加强筋,在第二加强筋管内设置有弯曲加强筋,弯曲加强筋采用一端弯折角度为100-150°的弹性材料结构,导出管路、第一加强筋管和第二加强筋管两两之间的夹角为50-80°,导出管路包括线型通道和锥形通道,锥形通道与线型通道交错设置,锥形通道采用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结构,在导管本体的底端设置有三通阀门,三通阀门分别通过管路与尿液检测装置和尿液留样装置相连;

尿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外壳、流入通道、检测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在检测外壳的顶端设置有流入通道,流入通道的一端与检测装置相连,显示装置设置在检测外壳上,显示装置的输入端与检测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流入通道通过管路与三通阀门相连。

尿液留样装置包括袋本体、分流部件、导流管以及导流阀,袋本体通过管路与三通阀门相连,在袋本体内设置有分流部件,分流部件的底端与袋本体的内壁相连,在袋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导流管,在导流管上设置有导流阀。

弯曲加强筋的弯折角度为120°。

弯曲加强筋的弯折距离为2.0-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导尿管内分别设置有伸直加强筋和弯曲加强筋,伸直加强筋的设置则是为了在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导尿时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使得导管本体能够顺利的进入患者的尿管中,当导管本体进入患者尿管一定深度后,医护工作者能够将伸直加强筋从导管本体中抽出,使得弯曲加强筋的弯曲作用能够使得伸直的导管本体发生一定的弯曲,从而避免由于患者翻身而导致导尿管从体内脱落的情况发生,而弯曲加强筋的弯曲角度则不会损伤患者的尿管也不会使得患者有不舒适的感觉;导出管路采用锥形通道与线型通道交错设置,便于尿液顺利导出,也避免了尿液回流的情况;流入存样袋中的尿液,通过分流部件的分流作用一部分继续通过袋本体流向位于存样袋下部的导管本体中,另一部分则通过导流管以及导流阀的作用流出存样袋,用于检测存样,做到了实时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存样保留;通过三通阀门的作用使得从患者体内导出的尿液既可以实时的进行留样保存,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保证,又能够对尿液进行及时的检测,为医生提供可靠快速的治疗依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