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式尿路中段悬吊术吊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8315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内固定式尿路中段悬吊术吊带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固定式尿路中段悬吊术吊带组件。



背景技术:

国际尿控协会将压力性尿失禁定义为当用力,咳嗽,打喷嚏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据估计全世界35%的成年女性受到压力性尿失禁的困扰。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药物和手术治疗,其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需要手术治疗。近20年来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方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6年Ulmsten等首先应用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无张力吊带治疗(TVT)压力性尿失禁,1998年该吊带获得美国FDA批准。从此,吊带成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手段。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中段的耻骨尿道韧带无功能所致。吊带的作用是为了增强耻骨尿道韧带的功能,确保尿道中段适当的固定于耻骨,同时使尿道下方的阴道吊床作用增强,并使之连接到耻骨尾骨肌上,TVT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金标准,但手术风险大,但是其并发症包括排尿障碍,肠管,膀胱和血管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实用新型了经闭孔无张力吊带(TVT-O)的吊带技术,临床研究已经证明TVT-O与TVT具有相似的治愈率,并且其排尿障碍,膀胱损伤发生机率更小。但目前TVT-O穿刺系统多为三切口吊带系统,吊带需穿过闭孔自大腿根部穿出,可能引起患者腿部疼痛以及闭孔区域的一些神经症状,且闭孔的穿刺区域一旦发生出血很难处理。近期市场上出现部分单切口吊带,能穿过闭孔膜,利用组织本身的张力牵拉固定,不用穿过大腿根部,减少了部分风险,但随着术后随访,发现很多患者尿失禁效果不满意,考虑跟吊带不能固定于闭孔膜不牢固,导致吊带松弛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内固定式尿路中段悬吊术吊带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导引器、柔性探针和可调节吊带装置组成,所述导引器由锚栓夹、手柄、锚栓夹控制杆和弧形弯管组成,所述锚栓夹通过所述弧形弯管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锚栓夹控制杆设置于所述手柄上,所述锚栓夹控制杆通过连杆穿过所述弧形弯管内与锚栓夹连接,所述可调节吊带装置由尿道下段平片、管状网片、锚栓、可活动吊带锁和可调节吊带手柄组成,所述尿道下段平片连接在所述管状网片上,所述锚栓为两个,所述管状网片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锚栓固定连接,所述管状网片的中段与另一个所述锚栓活动连接,所述管状网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节吊带手柄连接,所述可活动吊带锁位于所述管状网片内,所述柔性探针上设置有柔性探针手柄。

作为改进,所述尿道下段平片上设置有中线标记。

具体地,所述锚栓的下段为锚栓夹头,所述锚栓的中部设置有管状网片穿孔,所述锚栓夹与所述锚栓夹头连接,所述管状网片穿过所述管状网片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固定式尿路中段悬吊术吊带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自研的吊带穿刺器,只需要阴道单切口,穿刺路径单纯穿过闭孔膜未进入盆腔,不用穿过闭孔神经血管区域,不用穿过大腿根部,减少了膀胱、血管和神经损伤等风险,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且吊带末端自带锚栓牢固地锁定吊带于闭孔筋膜,减少了吊带松弛移位的风险;且该装置吊带长短可调节,可应用于各种骨盆类型的患者。通过应用该装置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确实有效,且腿部疼痛以及闭孔区域的一些神经症状发生率较低,无活动后不适主诉,耻骨后和闭孔的穿刺区域出血减少,成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器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器侧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器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栓夹闭合侧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栓夹展开侧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栓夹闭合正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栓夹展开正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栓正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栓侧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栓仰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栓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吊带装置结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吊带手柄侧面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探针结构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探针放大结构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探针手柄侧面图。

图中:1-导引器、2-锚栓夹控制杆、3-锚栓夹、4-尿道下段平片、5-管状网片、6-锚栓、61-锚栓夹头、62-管状网片穿孔、7-中线标记、8-可活动吊带锁、9-可调节吊带手柄、10-柔性探针、11-柔性探针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导引器1、柔性探针10和可调节吊带装置组成,所述导引器1由锚栓夹3、手柄(图中未标记)、锚栓夹控制杆2和弧形弯管(图中未标记)组成,所述锚栓夹3通过所述弧形弯管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锚栓夹控制杆2设置于所述手柄上,所述锚栓夹控制杆2通过连杆(图中未标记)穿过所述弧形弯管内与锚栓夹3连接,所述可调节吊带装置由尿道下段平片4、管状网片5、锚栓6、可活动吊带锁8和可调节吊带手柄9组成,所述尿道下段平片4连接在所述管状网片5上,所述锚栓6为两个,所述管状网片5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锚栓6固定连接,所述管状网片5的中段与另一个所述锚栓6活动连接,所述管状网片5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节吊带手柄9连接,所述可活动吊带锁8位于所述管状网片5内,所述柔性探针10上设置有柔性探针手柄11。

作为改进,所述尿道下段平片4上设置有中线标记7。

具体地,所述锚栓6的下段为锚栓夹头61,所述锚栓6的中部设置有管状网片穿孔62,所述锚栓夹3与所述锚栓夹头61连接,所述管状网片5穿过所述管状网片穿孔62。

导引器:导引器是带把柄的弧形结构,导引器顶端安有锚栓夹,用于释放和装载锚栓;导引器的锚栓夹控制杆可以准确操控锚栓夹的开放,以释放和夹取可调节吊带装置上的锚栓,传动稳健。

可调节吊带装置:可调节吊带装置由尿道下段平片和管状网片组成,二者之间通过聚丙烯纤维连接,既保证连接强度,又保证组织能够顺利长入。

固定安装的锚栓:最尖端锐利的锚栓结构,穿透力强,固定可靠,位于可调节吊带装置的一端,与导引器的锚栓夹相配接,导引器穿刺穿过闭孔膜和闭孔肌后可调节吊带装置一端通过锚栓固定在闭孔膜上保证吊带强度支撑力量。

中线标记:是位于可调节吊带装置中央最明显的有色标记,该标记可以帮助准确定位可调节吊带装置位于中央位置,保证手术效果。

活动安装的锚栓:是与固定的锚栓相对应的结构,活动安装的锚栓的特点是可以在可调节吊带装置上双向滑动,确保可调节吊带装置的长短和松紧可以双向调节,为医生提供最高的操控度。

管状网片:此网片呈管状,位于整个吊带的尾部,可以保证网片顺滑而坚固,方便操作。

可活动吊带锁:是位于尾端的一个装置,当可调节吊带装置安装完毕,并正确调整松紧后,可应用柔性探针,从可调节吊带装置尾端推送可活动吊带锁到达可调节锚栓处锁定并最终固定可调节吊带装置位置,保证调节后可调节吊带装置的长度不变,从而保证手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器械在使用时,麻醉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于尿道中段阴道壁取1cm切口,向两旁分离尿道旁间隙至耻骨下支内侧缘,可调节吊带装置带有固定锚一端通过穿刺钩引导经过尿道旁间隙及耻骨下支内侧缘,刺入闭孔肌肉和筋膜。释放固定的锚栓,取出穿刺钩,轻拉可调节吊带装置检验其固定性。将可调节吊带装置另一侧活动安装的锚栓固定在穿刺钩上,同样方法将另一侧可调节吊带装置锚钉于另一侧闭孔肌肉和筋膜。调节可调节吊带装置松紧,锁定可调节吊带装置长度,缝合阴道壁切口,手术结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