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蓝光理疗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0011发布日期:2018-08-10 19:46阅读:2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蓝光理疗灯。



背景技术:

理疗灯,又称为“神灯”,作为现代医疗治病的器械已历时很久,其理疗效果有目共睹。理疗灯的治病原理是来自于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热灸治病理论。中医灸疗产品从原始的木炭灸疗、泛石灸疗、盐敷灸疗等多种发热载体灸疗品,经过历代医药先贤的不断探索将中药和热灸两种治疗法结合创造出艾灸药棒,使中医的灸疗法更上一层楼,结束了热灸疗法的单一治疗性,使中药的药物治疗和热灸治疗有机的结合,提高了治病的效益。灸疗药棒的治病效果虽然显著,但是明火燃烧的安全性也考验了大众,我国历代的医家和劳动人民也在不断的研究和解决明火灸疗的安全问题,并制造出多种明火灸疗隔热法产品,有效的减少明火对人体的烫伤和火灾,但这种操作方法始终存在使用的复杂性和难控性等问题。随着近代电能的应用,电的发热特性与及电发热体产生的某段红外光波能对人体健康起到康复保健作用,我国医疗科技界专家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开拓,开发了采用电能发热的现代新灸疗产品,也即现阶段医疗机构常用的理疗灯,同时在此基础上又演变了多种频谱仪,使我国热灸治疗和保健康复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并解决了自热物质燃烧所带来的使用复杂性和难控性问题,同时也丰富了市场的不同需求,方便了广大民众的自我保健康复。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理疗灯的发热体灯头组合套件通常是由灯头外保护铁丝网罩、内铁皮灯罩与外电源联接灯头、电线套管等主要部分组成,目前的理疗灯存在照明范围无法控制以及体积太大的问题,各个组件无法组合化,占用空间大,不能更好的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红蓝光理疗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能够调节理疗灯的照明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红蓝光理疗灯,包括用于承重和固定的夹座、固定在所述夹座上的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铰接的旋转臂,所述旋转臂内设有可沿着旋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安装有灯罩,所述灯罩内螺旋连接有红蓝光灯泡;所述旋转臂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枢接于旋转臂的底端,支架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扣合在所述旋转臂的底端;所述支撑座的中上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架的定位凸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中,所述滑块的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旋转臂内还设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位于旋转臂端部的支撑套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臂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中,所述支撑套内设有轴承,所述螺纹杆的光滑部与所述轴承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两侧设有锥形凹槽,旋转臂的底端两侧设有与所述锥形凹槽相适配的伸缩扣,所述伸缩扣通过弹簧安装在旋转臂的底端的内壁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中,所述支架为可伸缩支架,所述定位凸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在支撑座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的自由端设有用于旋转螺纹杆的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和旋转臂均呈U型,所述支撑座的U型开口朝向所述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U型开口朝下。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红蓝光理疗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体积小,采用旋转臂与支撑座的顶部铰接,在不需要使用该理疗灯时,旋转臂竖直向下,减少理疗灯的占地空间,通过将支架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取消扣合,并支在支撑座的定位凸板上,用于支撑旋转臂呈水平状态,便于理疗灯进行照明,并通过螺纹杆与滑块的螺纹传动,将带动滑块在旋转臂内移动,进而带动红蓝光灯泡前后移动,提高理疗灯的照明范围,本实用新型在治疗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蓝光理疗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蓝光理疗灯的伸缩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蓝光理疗灯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红蓝光理疗灯包括用于承重和固定的夹座10、固定在所述夹座10上的支撑座20、与所述支撑座20的顶部铰接的旋转臂30,所述旋转臂30内设有可沿着旋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块40,滑块40通过旋转臂30内的滑槽滑动,所述滑块40的下端安装有灯罩50,所述灯罩50内螺旋连接有红蓝光灯泡51,旋转臂30与支撑座20的顶部铰接,在不需要使用该理疗灯时,旋转臂30竖直向下,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臂30靠近所述支撑座20的一端设有支架60,所述支架60远离所述支撑座20的一端枢接于旋转臂30的底端,支架60靠近所述支撑座20的一端扣合在所述旋转臂30的底端;所述支撑座20的中上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架60的定位凸板61,当需要使用该理疗灯时,将支架60靠近所述支撑座20的一端取消扣合,并支在支撑座20的定位凸板61上,用于支撑旋转臂30呈水平状态,便于理疗灯进行照明。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滑块40的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旋转臂30内还设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杆70,所述螺纹杆70通过位于旋转臂30端部的支撑套80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臂30内。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80内设有轴承,所述螺纹杆70的光滑部与所述轴承配合连接,所述螺纹杆70的自由端设有用于旋转螺纹杆的手轮71,通过手轮71转动螺纹杆70,通过螺纹杆70与滑块40的螺纹传动,将带动滑块40在旋转臂30内移动,进而带动红蓝光灯泡51前后移动,提高理疗灯的照明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60靠近所述支撑座20的一端两侧设有锥形凹槽,旋转臂30的底端两侧设有与所述锥形凹槽相适配的伸缩扣31,所述伸缩扣31通过弹簧32安装在旋转臂30的底端的内壁中,当需要打开支架60的下端时,只需用力将支架60靠近支撑座20的一端向下拉,伸缩扣31在锥形凹槽斜面的作用下抵抗弹簧32的弹簧力,随着弹簧32的压缩,伸缩扣31滑出锥形凹槽,则支架60靠近支撑座20的一端被打开,以将支架60打开进行利用。同样,用力将支架60靠近支撑座20的一端向上推,伸缩扣31在锥形凹槽斜面的作用下抵抗弹簧32的弹簧力,随着弹簧32的压缩,伸缩扣31滑入到锥形凹槽中,则支架60靠近支撑座20的一端被扣合,支架60收在旋转臂30内。

优选地,所述支架60为可伸缩支架,所述定位凸板6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在支撑座20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通过伸缩支架和多个定位凸板61的配合可使旋转臂30相对于支撑座20位于不同的旋转角度,进一步增大本实用新型的理疗灯的使用范围。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20和旋转臂30均呈U型,所述支撑座20的U型开口朝向所述旋转臂30,所述旋转臂30的U型开口朝下,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20和旋转臂30的结构不仅仅限于此,只要能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也可采用其它结构,例如工字型、半圆柱型或三角型,仅仅改变上述具体的结构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红蓝光理疗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体积小,采用旋转臂30与支撑座20的顶部铰接,在不需要使用该理疗灯时,旋转臂30竖直向下,减少理疗灯的占地空间,通过将支架60靠近所述支撑座20的一端取消扣合,并支在支撑座20的定位凸板61上,用于支撑旋转臂30呈水平状态,便于理疗灯进行照明,并通过螺纹杆70与滑块40的螺纹传动,将带动滑块40在旋转臂30内移动,进而带动红蓝光灯泡51前后移动,提高理疗灯的照明范围,本实用新型在治疗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