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516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颈椎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己有技术颈椎治疗仪的构造,是由电机输出轴穿入一蜗杆,蜗杆传动两个相同对称的蜗轮,锅轮轴连接一曲柄,曲柄另一端的轴头连接一个圆柱形弹簧,弹簧另一端装有一个带卡槽的轴套,其里孔连接一头为弧形圆柱型的按摩棒,形成蜗轮偏心式的颈椎治疗仪。操作方法是:两个按摩棒的中心对准颈椎部位旋转按摩。虽然己有技术采用蜗轮加曲柄,使按摩棒对向旋转按摩脖颈两侧的工作原理,实现滚压脖颈两侧的按摩目的,但在治疗颈椎病所需动作的全过程,还存在对颈椎的推、揉、挤、压、上弯牵拉、下弯复位、可升可降、左右摆动、回蹾振荡动作所需治疗的效果上还存在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颈椎治疗仪,该治疗仪在治疗的全过程中,不但能一次性完成治疗颈椎病所需动作,而且能分步骤连惯控制对颈椎病灶部位进行推、揉、挤、压、上弯牵拉、下弯复位、可升可降、左右摆动、回蹾振荡的动作、还能与家庭不同厚度的床垫床配用。

该治疗仪包括传动装置、摇摆装置和升降装置,传动装置和摇摆装置连接后安装在升降装置上;

传动装置包括轴承座、花键垫、软弹簧、偏心轮、按摩手轮、半圆卡环、压盖、偏心支架、花键轴、大齿型轮、定向柱、滚筒、滚轮、定位轴、圆螺母、止退垫圈和轴承,定位轴从滚轮里孔穿入连接一个偏心支架上的五个小孔,由螺栓紧固在该偏心支架上,其中心花健孔从花键轴的一端穿入,另一个偏心支架上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的另一端穿入,其中五个小孔对准五个轴头螺栓紧固,轴向自由度由花键轴的台间限定,半圆卡环与偏心轮的沟槽连接,装入按摩手轮的里孔,与压盖里孔连接由螺栓固定合为一体,将整体的按摩手轮、软弹簧、花键垫对向从花键轴两端穿入,两端由圆螺母、止退垫圈锁定,大齿型轮、轴承、轴承座依次穿入后,整体插入摇摆装置底座上的对向开口槽中,定向柱与滚筒连接,定向柱位于偏心轮下端;

摇摆装置包括头枕支架、垫板、枕垫、底座、扣盖、压块、轴套、摇摆电机和小齿型轮,头枕支架、垫板、枕垫依次连接合为一体插入底座上的燕尾槽中,竖向自由度由头枕支架非通的燕尾槽限定,轴套与底座上的大孔穿入螺栓紧固,压块与底座开口槽处的上平面由螺栓紧固,摇摆电机轴连接小齿型轮后与底座底平面连接,由螺栓紧固,扣盖与底座开口处由螺栓紧固;

升降装置包括下压盖、滑块、滑块支架、丝杠、上压盖、升降电机、半圆卡圈和小齿轮,摇摆装置上的轴套从滑块平面的大孔穿入,由半圆卡圈对向卡入轴套外径的开口槽中,用螺栓与滑块平面大孔处的螺孔紧固,小齿轮与升降电机轴连接,由穿入滑块上的小孔螺栓紧固,丝杠的小头端从滑块开口处的螺孔旋进,合为一体穿入滑块支架的燕尾槽中,丝杠两端位于滑块支架上下的环形槽中,由上压盖、下压盖分别与滑块支架上下环形槽对接,由螺栓紧固。

采用该颈椎治疗仪的操作方法,包括推、揉、挤、压操作,上弯牵拉操作,下弯复位操作,左右摆动操作和可升可降操作五种。

其中,推、揉、挤、压操作具体为:半圆卡环与偏心轮的沟槽连接后装入按摩手轮的里孔,再与压盖里孔由螺栓固定,合为一体的按摩手轮上的偏心轮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的两端对向穿入,由摇摆电机轴上的小齿型轮传动花键轴上的大齿型轮并带动偏心轮旋转;与偏心轮合为一体的按摩手轮底部装有定向柱、滚筒并插入底座上的横向沟槽中,偏心轮上设有x、y两点偏心,偏心轮呈8字曲线轨迹旋转,按摩手轮不旋转。按摩手轮的分解动作为:前推后拉,开合挤压,按摩手轮不转,是随从偏心轮的8字曲线旋转轨迹运行,此时的按摩手轮则有推、揉、挤、压的动作。

上弯牵拉操作具体为:定位轴从滚轮里孔穿入连接偏心支架上的五个小孔,由螺栓紧固在偏心支架上,其中心花健孔从花键轴的一端穿入,另一个偏心支架上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的另一端穿入,其五个小孔对准五个轴头螺栓紧固合为一体,轴向自由度由花键轴的台间限定。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90度,使用者头部被滚轮抬起,颈椎开始向上弯曲,颈椎底部被滚轮向前推动。

下弯复位操作具体为:整体呈八挂图形状的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至180度时,使用者头部被偏心支架上的滚轮抬到极限,颈椎向上弯曲也到极限,当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大于180度时,使用者头部则从最高点,快速从偏心支架上的凹形面下降至枕垫上,使颈椎向下弯曲的同时还有一个回蹾震荡力的效果,这两个力的合成连续旋转,使颈椎有上弯牵拉、下弯复位、回蹾振荡的作用力。

左右摆动操作具体为:轴套从底座大孔穿入,由螺栓紧固,再穿入滑块上的大孔,由半圆卡圈对向装入轴套外径的开口槽中,由螺栓紧固,小齿轮与升降电机轴连接,由穿入滑块上的小孔螺栓紧固,小齿轮与底座上的弧形齿啮合,摇摆电机正反旋转则带动摇摆装置水平左右弧形位移。

可升可降操作具体为:丝杠的小头端从滑块开口处的螺孔旋进合为一体后,穿入滑块支架的燕尾槽中,丝杠两端位于滑块支架上下的环形槽中,由上压盖、下压盖分别与滑块支架上下环形槽对接,由螺栓紧固,滑块支架与床栓固定不动,旋转丝杠,滑块托着摇摆装置、传动装置同步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采用数字化传动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疗效动作准确可靠、治愈时间短、操作简单,达到治疗颈椎病必备的动作要求。

在推揉挤压中,由于采用偏心轮上设有x、y两点偏心,按摩手轮随着偏心轮的旋转呈对向同步按8字曲线的轨迹旋转,按摩手轮不转的分解动作为:前推后拉,开合挤压,它们的合成动作和连续旋转就形成了对颈椎的病灶部位就有了推揉挤的按摩动作,这个动作能解除颈椎肌肉痉挛、酸胀、疼痛、麻木,能使颈椎在制动休息的状态下得以治疗。

在上弯牵拉动作中,由于采用偏心支架上设有五个滚轮,当整体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90度时,头部被滚轮抬起,颈椎开始向上弯曲,此时的动作就形成了对颈椎上弯拉伸的开始。这个力的作用、能使被压扭曲的椎动脉得己释放,增进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颈椎节可得到纵向拉绅,减少椎间盘受压,缓节颈椎僵硬的治疗效果。

在下弯复位动作中,当整体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大于180度时,头部则从最高点快速从偏心支架上的凹形面下降至枕垫上,这个动作能使颈椎向下弯曲的同时还有一个回蹾震荡力的效果,这两个力的合成连续旋转,就使颈椎有了上弯牵拉、下弯复位、回蹾振荡的作用力。这个动作能使被牵开的颈椎节间隙内形成负压真空环境,对已突出的椎间盘产生回吸的作用,使椎间盘复位。

在左右摆动动作中,由于采用电机轴上的小齿轮与底座上的弧形齿啮合,电机正反旋转则带动摇摆装置水平左右弧形位移,这个动作能使颈椎在水平面上左右弯曲,达到对颈椎侧面逐椎节拉开,这个动作能缓和神经根刺激和压迫,松懈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粘连,消退神经根充血与水肿。

在可升可降动作中,由于采用旋转丝杠,滑块托着摇摆装置、传动装置可升可降,该器械能与各种不同厚度的家庭床垫床配用,适用性强,治疗环境要求不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颈椎治疗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摇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A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俯视图。

其中:01:传动装置;02:摇摆装置;03:升降装置;01-1:轴承座;01-2花键垫;01-3:软弹簧;01-4:偏心轮;01-5:按摩手轮;01-6:半圆卡环;01-7:压盖;01-8:偏心支架;01-9:花键轴;01-10:大齿型轮;01-11:定向柱;01-12:滚筒;01-13:滚轮;01-14:定位轴;01-15:圆螺母;01-16:止退垫圈;01-17:轴承;02-1:头枕支架;02-2:垫板;02-3:枕垫;02-4:底座;02-5:扣盖;02-6:压块;02-7:轴套;02-8:摇摆电机;02-9:小齿型轮;03-1:下压盖;03-2:滑块;03-3:滑块支架;03-4:丝杠;03-5:上压盖;03-6:升降电机;03-7:半圆卡圈;03-8:小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治疗仪。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该治疗仪由传动装置01、摇摆装置02、升降装置03三个部分组成,传动装置01、摇摆装置02依次连接后安装在升降装置03上。

如图5和图6所示,传动装置01包括轴承座01-1、花键垫01-2、软弹簧01-3、偏心轮01-4、按摩手轮01-5、半圆卡环01-6、压盖01-7、偏心支架01-8、花键轴01-9、大齿型轮01-10、定向柱01-11、滚筒01-12、滚轮01-13、定位轴01-14、圆螺母01-15、止退垫圈01-16和轴承01-17,定位轴01-14从滚轮01-13里孔穿入连接一个偏心支架01-8上的五个小孔,由螺栓紧固在该偏心支架01-8上,其中心花健孔从花键轴01-9的一端穿入,另一个偏心支架01-8上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01-9的另一端穿入,其中五个小孔对准五个轴头螺栓紧固,轴向自由度由花键轴01-9的台间限定,半圆卡环01-6与偏心轮01-4的沟槽连接,装入按摩手轮01-5的里孔,与压盖01-7里孔连接由螺栓固定合为一体,将整体的按摩手轮01-5、软弹簧01-3、花键垫01-2对向从花键轴01-9两端穿入,两端由圆螺母01-15、止退垫圈01-16锁定,大齿型轮01-10、轴承01-17、轴承座01-1依次穿入后,整体插入摇摆装置02底座上的对向开口槽中,定向柱01-11与滚筒01-12连接,定向柱01-11位于偏心轮01-4下端。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摇摆装置02包括头枕支架02-1、垫板02-2、枕垫02-3、底座02-4、扣盖02-5、压块02-6、轴套02-7、摇摆电机02-8和小齿型轮02-9,头枕支架02-1、垫板02-2、枕垫02-3依次连接合为一体插入底座02-4上的燕尾槽中,竖向自由度由头枕支架02-1非通的燕尾槽限定,轴套02-7与底座02-4上的大孔穿入螺栓紧固,压块02-6与底座02-4开口槽处的上平面由螺栓紧固,摇摆电机02-8轴连接小齿型轮02-9后与底座02-4底平面连接,由螺栓紧固,扣盖02-5与底座02-4开口处由螺栓紧固。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升降装置03包括下压盖03-1、滑块03-2、滑块支架03-3、丝杠03-4、上压盖03-5、升降电机03-6、半圆卡圈03-7和小齿轮03-8,摇摆装置02上的轴套02-7从滑块03-2平面的大孔穿入,由半圆卡圈03-7对向卡入轴套02-7外径的开口槽中,用螺栓与滑块03-2平面大孔处的螺孔紧固,小齿轮03-8与升降电机03-6轴连接,由穿入滑块03-2上的小孔螺栓紧固,丝杠03-4的小头端从滑块03-2开口处的螺孔旋进,合为一体穿入滑块支架03-3的燕尾槽中,丝杠03-4两端位于滑块支架03-3上下的环形槽中,由上压盖03-5、下压盖03-1分别与滑块支架03-3上下环形槽对接,由螺栓紧固。

使用该治疗仪的操作步骤如下:

1、推揉挤压:半圆卡环与偏心轮的沟槽连接后,装入按摩手轮的里孔,在与压盖里孔连接螺栓固定合为一体的对向按摩手轮、其,偏心轮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的两端对向穿入,由电机轴上的小齿型轮传动与花键轴连接的大齿型轮并带动偏心轮旋转,与偏心轮合为一体的按摩手轮底部装有定向柱、滚筒并插入底座上的横向沟槽中,按摩手轮不转,偏心轮上设有x、y两点偏心,按摩手轮的分解动作则有:前推后拉,开合挤压,并随从偏心轮的8字曲线轨迹旋转,按摩手轮则实现了推、揉、挤、压的动作力。

2、上弯牵拉:定位轴从滚轮里孔穿入连接偏心支架上的五个小孔螺栓紧固在偏心支架上,其中心花健孔从花键轴的一端穿入,另一个偏心支架的中心花键孔,从花键轴的另一端穿入,其五个小孔对准五个轴头螺栓紧固合为一体旋转,轴向自由度由花键轴的台间限定。当整体的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90度时,使用者头部被滚轮抬起,颈椎开始向上弯曲,此时的颈椎底部被滚轮向前推动,使滚轮与颈椎接触点形成一个向外拉伸的圆周力和向上的折弯力,两力的合成则对颈椎就有了上弯牵拉的动作力。

3、下弯复位:当整体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至180度时,使用者头部被抬到极限位置,颈椎向上弯曲也到了极限,当偏心支架逆时针旋转大于180度时,头部则从最高点快速下降至枕垫上,这个动作即能使颈椎向下弯曲到最大极限的同时,也对颈椎又有一个回蹾震荡力的作用,它们的连续旋转就实现了上弯拉伸、下弯复位、回蹾振荡的人工按摩的效果。

4、左右摆动:摇摆装置上的轴套从滑块平面的大孔穿入,由半圆卡圈对向卡入轴套外经的开口槽中,用螺栓与滑块平面大孔处的螺孔紧固,小齿轮与电机轴连接,穿入滑块上的小孔螺栓紧固,电机轴上的小齿轮与底座上的弧形齿啮合正反旋转,摇摆装置随之摆动就实现了颈椎水平左右弯曲的动作力。

5、上下升降:丝杠的小头瑞从滑块开口处的螺孔旋进合为一体,穿入滑块支架的燕尾槽中,丝杠两端就位于滑块支架上下的环形槽中,由上压盖、下压盖分别与滑块支架上下环形槽对接螺栓紧固,滑块支架与床螺栓固定不动,旋转丝杠,滑块托着摇摆装置、传动装置可同步升降。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