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采集盒的锁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4572发布日期:2018-08-04 11:2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的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心电采集盒的锁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医疗设备如心电采集装置中,采用组合式使用操作的心电产品的主机和底座在配合使用时,一般还是只依靠产品自身重力将主机固定在底座上,或设计简单的卡扣或凹槽将产品放在底座上以相对固定。

但此种结构固定不牢靠,用户体验差,尤其是在将主机放入底座进行充电或进行采集数据传输时,若固定不牢靠会导致充电和采集数据传输中断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对于移动心电采集,其主机上端会连接比较大且长的导联线,用户将主机放入底座进行充电或进行采集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会需要同时连上导联线进行心电检测,用户或操作人员难免会意外拖拽导联线以及主机,导致充电或采集数据传输中断,操作不方便且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心电采集盒的锁固装置,解决现有医疗设备的主机与底座固定不牢靠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电采集盒的锁固装置,其用于在所述心电采集盒的主机和底座相配合连接时将所述主机与所述底座进行锁固,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固定的上壳和下壳,所述底座的上壳上设有主机凹槽,所述主机插入主机凹槽内与底座相配合连接,所述锁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卡扣件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卡扣件活动连接,所述主机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卡扣件的端部相配合的锁合槽,当主机插入主机凹槽时,所述卡扣件的端部与所述锁合槽相卡合以使所述主机与所述底座相配合固定;按下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卡扣件移动以使所述主机与所述底座相脱离。

优选地,所述锁固装置还包括卡扣固定架,所述卡扣固定架的顶端固定于底座上壳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卡扣固定架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弹性件、转轴、拨杆、按钮和复位弹簧,所述卡扣件通过转轴与卡扣固定架的底端铰链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卡扣固定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卡扣件上;所述拨杆的一端固定于按钮上,所述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件配合以使所述卡扣件移动;所述按钮沿垂直于主机凹槽的导向面方向设置,其一端置于底座上壳的按钮孔中,另一端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固定于底座的下壳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或拉簧。

优选地,所述拨杆的另一端设有与拨杆垂直的滑杆,卡扣件上设有供滑杆沿卡扣件上下滑动的活动孔,所述滑杆贯穿所述活动孔。

优选地,所述主机两侧设有卡槽,主机凹槽上设有与主机两侧卡槽配合卡接的导向条,主机两侧的卡槽与主机凹槽内的导向条配合上下滑插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机凹槽与主机底部贴合的连接面上还设有弹性柱和导向固定柱,所述主机设有与导向固定柱配合的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主机凹槽的导向面上还设有软胶导向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心电采集盒的主机和底座相适配连接,在底座内设置锁固装置对主机背面进行卡扣锁紧,实现主机和底座之间牢固的锁定,固定牢靠,同时通过按下设置的按钮即可实现自动解锁;本实用新型还在主机两侧设置卡槽与底座配合上下滑插连接,防止主机的前后移动,实现主机全方位牢牢地固定于底座上,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对主机产生强烈的意外拖拽,主机也不会从底座上松脱,保证使用过程中主机与底座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充电或数据传输中断。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心电采集盒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锁固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锁固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与底座卡合锁紧后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机;2—底座;3—主机凹槽;4—锁固装置;11—卡槽;12—锁合槽;21—上壳;22—下壳;31—导向面;32—连接面;33—导向条;34—软胶导向筋;35—弹性柱;36—导向固定柱;41—卡扣固定架;42—卡扣件;42a—上表面;42b—下表面;43—驱动件;421—活动孔;423—槽孔;431—弹性件;431a—卡环;432—转轴;433—按钮;434—复位弹簧;435—拨杆;436—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现结合下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电采集盒的锁固装置,其用于在心电采集盒的主机1和底座2相配合连接时将主机1与底座2进行锁固。

底座2包括相互连接固定的上壳21和下壳22,底座2的上壳21上设有主机凹槽3。主机1插入主机凹槽3内与底座2相配合连接。

锁固装置4设置于底座的上壳21和下壳22围成的空间内,锁固装置4包括卡扣固定架41、卡扣件42及驱动件43,卡扣固定架41的顶端固定于底座上壳21的内侧壁上,卡扣固定架41的底端与驱动件43固定设置,卡扣件42与驱动件43活动连接。

驱动件43包括弹性件431、转轴432、拨杆433、按钮434、复位弹簧435及滑杆436,转轴432的支撑轴套与卡扣固定架41的底端固定,卡扣件42通过转轴432与卡扣固定架41的底端铰链连接,卡扣件42的端部与设置在主机1的底面的锁合槽12相配合,当主机1插入主机凹槽3时,卡扣件42的端部与锁合槽12相卡合以使主机1与底座2相配合固定。也即,卡扣件42的端部穿过并伸出主机凹槽3的导向面31与锁合槽12卡合固定,卡扣件42的端部可设计成楔形块,楔形块的上表面42a为倾斜面,当主机1与底座2扣合锁紧时其上表面42a与主机凹槽3的导向面31沿主机1的拔出方向形成钝角,楔形块的下表面42b为垂直面,扣合锁紧时垂直于主机凹槽3的导向面31。本实施方式中,锁合槽12为与楔形块相对应的楔形槽。

弹性件431套设在转轴432上,且弹性件431的一端固定在卡扣固定架41上,另一端固定在卡扣件42上。弹性件431可产生一定的扭矩,卡扣件42能在弹性件431的作用下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伸缩,弹性件431可为扭簧或拉簧。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431为扭簧,为使弹性件431固定牢靠可用卡环431a将弹性件431固定在转轴44上,弹性件431一侧的扭转臂固定于卡扣固定架41上,另一侧的扭转臂插入卡扣件42上的槽孔423中。弹性件431可产生一定的扭矩,卡扣件42能在弹性件431的作用下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伸缩。

按钮433沿垂直于主机凹槽3的导向面31方向设置,其一端置于底座2上壳21的按钮孔中。复位弹簧434固定在按钮433的另一端,复位弹簧434的端部固定于底座2的下壳22上。拨杆435的一端固定于按钮433上,另一端与卡扣件42配合以使卡扣件42移动以使主机1与底座2相脱离。本实施方式中,滑杆436垂直固定在拨杆435的另一端,其贯穿设置在卡扣件42上供滑杆436沿卡扣件42上下滑动的活动孔421。

为避免主机1前后移动,锁固装置4还包括导向条33,导向条33设置在主机凹槽3上,其与设置在主机1两侧的卡槽11配合卡接;主机1沿主机凹槽3插入或拔出时,其两侧的卡槽11与主机凹槽3内的导向条33配合上下滑插连接,实现主机1的左右固定,防止主机1的前后移动。

为避免主机在插拔时划伤,锁固装置4还包括软胶导向筋34,软胶导向筋34设置在主机凹槽3的导向面31上,防止主机底面在插入或拔出过程中的划伤,以免影响外观效果。

在按下按钮433时为方便主机1更好的从底座2弹出,锁固装置4还包括弹性柱35,弹性柱35设置在主机凹槽3与主机1底部贴合的连接面32上,弹性柱35可设计为中空阶梯型硅胶弹性件,其一端穿过主机凹槽3的连接面32并固定于卡扣固定架41上。当主机1插入主机凹槽3与底座2连接锁紧时,主机1底部挤压弹性柱35,弹性柱35处于压缩状态,当按下按钮433解锁时,主机1受到弹性柱35向上的恢复力而从底座2中顶出,也即弹性柱35会推动主机,使主机弹出,以便取出,中空阶梯型硅胶弹性件能有效增大压缩过盈量,从而增大对主机的顶出距离。

为进一步提高主机1固定至底座2的可靠性,锁固装置4还包括导向固定柱36,导向固定柱36设置在主机凹槽3的连接面32上,主机1设有与固定柱36配合的固定孔,导向固定柱36对主机1起到导向和固定的作用,能进一步提高主机1的牢靠性。

本实用新型心电采集盒的锁固装置的原理如下:当主机1沿主机凹槽3的导向面31插入底座2时,主机1挤压卡扣件42并继续向下滑动至底面的锁合槽12与卡扣件42扣合锁紧,实现主机1与底座2的连接锁紧。经过转轴432且与主机1拔出方向的平行线与主机1拔出时受力方向在同一套直线上(也可高于经过受力点的受力方向线),在主机1锁紧后,若意外拔出主机1,不产生使卡扣松脱的扭矩(或产生使卡扣更加锁紧的扭矩),从而实现锁固装置4对主机1的可靠锁紧效果。当按动按钮433,按钮433带动滑杆436驱使卡扣件42向下运动,卡扣件42与主机1上的锁合槽12分离,实现主机1的解锁,按钮433可通过复位弹簧434恢复至原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