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正畸托槽间接粘接的外层定位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511发布日期:2019-01-04 23:34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正畸托槽间接粘接的外层定位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正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正畸托槽间接粘接的外层定位夹。



背景技术:

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环境因素影响,错牙合畸形发病率越来越高,伴随着人们对美的要求逐渐升高,对正畸的认识越来越多,正畸患者也逐渐增多。由于传统的正畸托槽定位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通过肉眼观察,误差较大。由于托槽定位不准确,不仅导致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延长了矫正的时间;而且导致牙齿的往复移动,增加了牙根吸收和牙周问题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正畸托槽间接粘接的外层定位夹,运用该定位夹具有医生操作简捷,托槽定位准确等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正畸托槽间接粘接的外层定位夹,包括牙合方定位板实用新型和唇面定位板实用新型,牙合方定位板实用新型的龈方与牙体的牙合面实用新型及牙尖相互贴合,所述唇面定位板实用新型包括近中挡板实用新型、远中挡板实用新型及唇面挡板实用新型,所述唇面挡板实用新型固定在牙合方定位板实用新型的龈方且靠近牙合方定位板实用新型的唇面侧,所述近中挡板实用新型与远中挡板实用新型分别固定在唇面挡板实用新型的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牙合方定位板实用新型的牙合方标有牙位标志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经过计算通过托槽定位体将托槽精确固定在牙列模型上,再将外层定位夹安装到牙合面上,并且填充内衬将外层定位夹与托槽固定,然后取下带托槽的外层定位夹安装到原始的牙列模型上,并在托槽与牙齿唇面之间填充个性化树脂底板,通过外层定位夹的辅助定位可以减少医生的操作时间,且定位更加准确,矫正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制作完成后的托槽定位夹、托槽以及牙列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托槽定位夹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托槽定位夹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托槽定位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体托槽定位夹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个性化树脂底板的顶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个性化树脂底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定位夹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全部定位夹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8所示的一种正畸托槽间接粘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数字化牙列模型并以STL文件格式保存于计算机内;

b)、在计算机中采用CAD软件将牙列模型分割成单颗牙齿,依据牙槽基骨形态生成个性化弓丝并参考正常牙合标准进行排牙;

c)、在计算机中按照牙位将对应的托槽3沿着弓丝的轨迹和平面放置到相应牙齿的唇面的中间位置,在托槽3与牙齿的唇面之间设计托槽定位体5,所述托槽定位体5包括定位连接体5-2和定位桩5-1,所述定位桩5-1间隔分布在定位连接体5-2的四周;在放置托槽3时,可依据形成托槽定位体5-2的厚度,来调整个性化弓丝的位置以减少后期个性化树脂底板4的厚度。

d)、当所有的托槽3放置好以后,进行外层定位夹1的设计,所述外层定位夹1可在任意方向拉伸,所述外层定位夹1包括牙合方定位板1-1和唇面定位板1-2,所述牙合方定位板1的牙合方标有牙位标志1-11,牙合方定位板1的龈方与牙体的牙合面1-12及牙尖相互贴合,所述唇面定位板1-2包括近中挡板1-21、远中挡板1-22及唇面挡板1-23,所述唇面挡板1-23固定在牙合方定位板1的龈方且靠近牙合方定位板1的唇面侧,所述近中挡板1-21与远中挡板1-22分别固定在唇面挡板1-23的两侧;前牙的外层定位夹1根据牙体的舌窝深浅及切缘厚薄等因素来调整定位夹的近远中、颊舌向以及牙合龈向的厚度,根据倒凹和就位道的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去除近中挡板1-21、远中挡板1-22以及唇面挡板1-23;

e)、将几个拥有共同就位道的单颗外层定位夹1组合成一个连体的外层定位夹1,若有个别牙齿没有与其他牙齿共同的就位道或因为拥挤等原因暂时无法在初次粘接时,则生成单颗牙的外层定位夹1;

f)、将步骤c)中的托槽定位体5与对应牙齿的牙面做布尔运算,减去多余的托槽定位体5-3,剩余的托槽定位体部分5与原始牙模合并,并以STL文件格式导出并打印成树脂牙列模型,并将成品托槽3安置于对应牙位的托槽定位体5内;

g)、将步骤e)中的外层定位夹1及牙齿返回到排牙前的状态,外层定位夹1与对应牙齿做布尔运算,以STL文件格式导出并打印成树脂材质的外层定位夹1;

h)、将步骤g)中的外层定位夹放置到步骤f)的牙列模型对应的牙位上,填充硅橡胶材质的软衬2包裹托槽3并使其与外层定位夹1结合;

i)、将步骤h)中制作好包含托槽3和软衬2的外层定位夹1置于原始牙列模型对应的牙位上,在托槽3底板与对应牙齿唇面之间充填粘接树脂材料,形成托槽2的个性树脂底板4。

所述定位桩5-1为八根,在定位连接体5-2的近中、远中、牙合方、龈方分别设置两根,所述定位桩5-1的直径为0.3-0.5 mm,

所述托槽3底板成网格状,所述个性化树脂底板4与托槽3底板粘接面接触的一面4-1深入托槽3底板网格中形成固位,个性化树脂底板4另一表面4-2与对应牙面相吻合。

步骤a)中所述的数字化牙列模型的获取方法包括:激光扫描或者CT扫描牙模或托盘获取数字化牙列模型或者直接口内扫描获取数字化牙列模型。步骤b)中所述的CAD软件为TiTok Setup软件。步骤f)和g)中,托槽定位体和牙列模型、外层定位夹模型均由树脂三维打印机制作,输入格式为STL格式,其打印层厚0.01-0.03 mm。

进一步,在CAD软件内设计定位夹时,依据牙体的就位道情况来设计定位夹,当遇到个别牙体有较大的倒凹的情况或牙列拥挤的情况,此时可以设计成单颗牙的定位夹;若多颗牙齿有共同的就位道,便可以设计成多颗牙的连体定位夹,减短医生的临床操作时间,使临床粘接操作变得更加精准、快捷。医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切断连体定位夹,单独粘结单颗托槽。在CAD软件设计时,其中定位夹的近中挡板、远中挡板以及唇面挡板可根据实际倒凹和就位道的情况,可以去除或保留。

外层定位夹(含硅橡胶的软衬)可反复多次利用,当患者托槽脱落时,医生可将托槽复位到外层定位夹(含硅橡胶的胶软衬)中进行再次粘接。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颗牙的托槽定位夹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可向牙合龈向拉伸和近远中向拉伸的牙合方定位板1-1,可以向唇舌向拉伸的唇挡板1-23,可以近远中向拉伸的近中挡板1-21和远中挡板1-22,以及牙位标记1-11构成。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体托槽定位夹制作过程示意图,托槽定位体由八个直径相同的定位桩5-1及一个与成品托槽底板形态一致的定位体5-2构成,托槽定位体与对应牙齿的牙面做布尔运算,减去多余的托槽定位体5-3,剩余的托槽定位体5与原始数字牙模合并,并以STL文件格式导出并打印成树脂牙列模型,然后将成品托槽安置于对应牙位的托槽定位体内,然后再将三维打印的树脂外层定位夹置于此模型上并制作内层硅橡胶的软衬2,然后再将这个外层定位夹转移到原始的实体牙模上,在托槽底板和牙面间充填个性树脂底板4,完成制作。

图8、图9展示本发明多颗牙托槽定位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由连接片6连接单颗托槽定位夹构成多颗牙的托槽定位夹,医生可根据实际需要从连接片处断开多颗牙的托槽定位夹。

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例子。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