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肌肤舒适度的电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9025发布日期:2018-09-21 22:1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改善肌肤舒适度的电动护理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护理床,为了提高卧床病人的舒适度,通常在床头处设有驱动机构,使床头部位的床板能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的痛苦。但是,对于一些严重疾病患者,其依然无法自由侧翻,由于身体局部位置长期受到压迫,很容易产生皮肤疾病。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肌肤舒适度的电动护理床,用于解决长期卧床人群,无法自由侧翻,而导致局部长期受到压迫,易发生皮肤疾病情况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改善肌肤舒适度的电动护理床,包括床体、床板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

床板机构包括床板以及安装在床板底部的回转轴,回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床体上;所述的驱动机构安装在床板下方的一侧,包括步进电机、转盘和驱动连杆;步进电机安装在床体上,转盘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转轴上,驱动连杆的下端与转盘偏心铰接,驱动连杆的上端与床板的底端铰接;

所述床体上设有报警装置;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板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控制板电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报警装置、步进电机电连接;所述的报警装置采用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床头和床尾上分别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防过度侧翻安全板,防过度侧翻安全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安全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板上设有排泄孔。

优选的,所述排泄孔的上端设有外翻边。

优选的,所述排泄孔的底端安装有与排泄孔连通的清理槽。

优选的,所述的清理槽设有密封板,所述清理槽的上部两侧设有上滑槽,密封板的两侧可滑动的安装在上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清理槽设有清理板,清理槽的下部设有下滑槽,清理板的两侧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的下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床体上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的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智能控制方式,能够实现卧床病人在床体上的侧向翻动,防止了身体局部位置,如背面长期受到压迫的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排泄机构,能够实现在病人不起床的情况下,进行消化物的排泄,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51.床头支架;52.床尾支架;53.连扳;54.横梁;61.床板;62. 回转轴;63.固定凸沿;64.排泄孔;65.安全弹簧;71.驱动安装架;72.步进电机;73.转盘;74.驱动连杆;81.清理槽;82.清理板;83.密封板;9.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改善肌肤舒适度的电动护理床,主要用于实现皮肤病卧床病人的倾斜转动,防止由于人体局部长期受到压迫,导致病人的舒适感差,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另外,提高护理床的方便性能。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电动护理床包括床体机构、床板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床体机构主要起到安装和支撑作用,包括床头支架51 和床尾支架52,床头支架51和床尾支架52的底端两侧分别通过连扳53连接固定;

所述的床板机构包括床板61和回转轴62,所述床板61的上端两侧设有床板固定凸沿63,床板固定凸沿63用于防止床板61上床垫的滑落;所述床板61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所述的回转轴62,用于带动床板61倾斜,所述回转轴6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床头支架51和床尾支架52上。

如图1所示,所述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的床板61适度侧向倾斜,位于床板61下方的一侧,包括驱动安装架71、步进电机72、转盘73和驱动连杆74;所述的驱动安装架7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床头支架51和床尾支架52的下部连接,一方面用于安装驱动机构7,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加强连接床头支架 51和床尾支架52的作用;所述的步进电机72安装在所述的驱动安装架71上,所述的转盘73安装在步进电机72的转轴上,所述驱动连杆74包括第一驱动连接杆和第二驱动连接杆,第一驱动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的转盘73偏心铰接,第一驱动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二驱动连接杆铰接,第二驱动连接杆的上端与床板61底端的驱动端耳铰接;通过步进电机72转动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进而经过驱动连杆74带动床板61朝不同的侧向倾斜不同的角度;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床板61在倾斜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床头支架51和床尾支架52上分别设有横梁54,横梁54上设有防过度侧翻安全板,防过渡侧翻安全板与底板61之间通过安全弹簧65连接,在床板61在倾斜过程通过安全弹簧65进一步拉拽床板61,防止床板61因为意外事故侧翻。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动护理床设置排泄机构,可以实现在病人不起床的情况下方便进行大便排泄;所述床板61上设有排泄孔,排泄孔64的上端设有外翻边,外翻边可以防止排泄物的外漏,外翻边上设有橡胶垫圈;所述的排泄机构安装在床板61的底端,并对应位于排泄孔64 的底端;所述的排泄机构包括清理槽81、清理板82和密封板83,所述的清理槽81采用无上盖和无前盖的矩形空腔结构,清理槽81的上部两侧设有上滑槽,所述密封板83的两侧可滑动的安装在上滑槽内,通过抽拉密封板83 来实现对排泄孔64的关闭和开启;所述清理槽81的下部内侧的两侧设有下滑槽,所述的清理板82的两侧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的下滑槽内,清理板82 的外端设有抽拉把手,清理板82主要用于承接排泄物,通过抽拉清理板82,将排泄物移出清理槽81。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报警装置9和操控板,所述的报警装置9 和操控板分别安装在床头支架51上,操控板上设有相应的报警按钮、床板左倾按钮、床板右倾按钮;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操控板电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所述的报警装置9、步进电机72电连接;所述的报警装置9采用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卧床病人的舒适度,有助于病人健康的恢复。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