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造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6843发布日期:2018-06-02 02:20阅读:6756来源:国知局
空肠造瘘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肠造瘘管。



背景技术:

空肠造瘘术是针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术后在空肠位置放置的管道,用于术后患者进食水及药物,维持生命所需,在临床上使用的非常普遍,同时也是晚期食管癌姑息性治疗的一种,主要用于改善食管癌患者吃饭喝水的痛苦,同时尽最大能力达到治疗目的,延长生命。临床上进行空肠造瘘术时,一般将蕈状管或气囊导管作为空肠造瘘管,其材质为医用胶管。虽然其具有管腔粗、不宜堵管的优点,但是其也存在诸多不足:

其一,蕈状管或气囊导管的材质较软不易固定,滴注营养液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导致输液针头长时间插在空肠造瘘管内,若病人翻身不慎易使针头从空肠造瘘管的另一面穿出,会造成营养液浪费甚至出现针头刺伤病人腹部的情况;其二,输液针头反复穿刺空肠造瘘管以及空肠造瘘管末端反复弯折,易使管道老化、破损,且不易更换;其三,用灌注器注入食物、药物后,空肠造瘘管末端不宜反折,用纱布包裹空肠造瘘管末端时,管腔内的残余液体容易外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固定效果可靠、方便使用的空肠造瘘管。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肠造瘘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的第一管段由软质材料制成,第二管段由硬质材料制成,第一管段的一端插置于患者体内、另一端延伸至患者体外并与第二管段相连,第二管段的悬伸端部或管壁上开设有通孔或缺口供输液管插入,通孔或缺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盖和/或堵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软质的第一管段,可以方便的插入到患者体内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这里不再使用输液针头,而是将输液针头去掉仅留下输液管,然后将输液管插入到硬质的第二管段上,可以避免插入和密封不够可靠、针头插入导致的造瘘管老化等诸多不足,使用起来也非常的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附图1、图2、图3和图5,一种空肠造瘘管,包括第一管段10和第二管段20,所述的第一管段10由软质材料制成,第二管段20由硬质材料制成,第一管段10的一端插置于患者体内、另一端延伸至患者体外并与第二管段20相连,第二管段20的悬伸端部或管壁上开设有通孔或缺口供输液管插入,通孔或缺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盖30和/或堵头40。通过设置软质的第一管段10,可以方便的插入到患者体内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这里不再使用输液针头,而是将输液针头去掉仅留下输液管,然后将输液管插入到硬质的第二管段20上,可以避免插入和密封不够可靠、针头插入导致的造瘘管老化等诸多不足,使用起来也非常的方便、可靠。第二管段20的结构有很多种,本案中提供了多种实施方式供参考。

参阅图1,实施例一,所述第二管段20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U型缺口21,盖30整体呈桶状且其桶壁上设置有第二U型缺口31,盖30套设在第二管段20上时第一U型缺口21和第二U型缺口31相交形成供输液管插入的通孔,盖30相对于第二管段20转动时第一U型缺口21和第二U型缺口31错开形成密封;所述第二管段20和盖30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相互卡合的环形凸起22和环形凹槽32。这样设置以后,需要插入输液管时,将盖30拔出一点,这样第一、二U型缺口21、31形成的通孔就会变大,然后插入输液管,再将盖30合上,夹紧输液管即可;在不使用的时候,只需要转动盖30,让第一、二U型缺口21、31错开,就能起到密封作用,非常的方便。图1中为了方便的示意出盖30的结构,局部采用剖视的方式展现。

为了提高输液管的夹紧效果,这里优选地,所述第二管段20和盖30上的环形凸起22和环形凹槽32相互卡合时第一、二U型缺口21、31相交形成的通孔沿轴向的孔径小于输液管的管径。这样,在第二管段20和盖30上的环形凸起22和环形凹槽32相互卡合时第一、二U型缺口21、31也实现对输液管的卡紧。

参阅图2、图3,实施例二和三的结构类似:所述第二管段20的悬伸端套设有呈桶状的盖30,盖30的桶底处开设有通孔供输液管插入,通孔通过T型的堵头40密封;第二管段20悬伸段呈开口状,盖30将第二管段20套紧时第二管段20的开口端抱紧输液管用于限制输液管的位移。将第二管段20设置成开口状,这样就可以通过盖30和第二管段20的配合实现输液管的夹紧。具体地,所述第二管段20悬伸段上设置有四条缝隙23,缝隙23自第二管段20的中段延伸至悬伸端从而将第二管段20的悬伸段均匀分成四瓣构成所述的开口状。四条缝隙23从图4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来,通过开设缝隙23将第二管段20的悬伸段变成开口状,这样,当盖30套紧时,就能将四瓣聚拢实现输液管的夹紧。

为了提高夹紧的效果,这里优选地,所述盖30的内径呈逐渐缩小状,盖30靠近桶底一侧的内径小于盖靠近桶口一侧的内径。这样,随着盖30的套紧,第二管段20也慢慢的将输液管夹紧。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盖30在盖合上以后滑脱,所述盖30通过螺纹与第二管段20固定连接或者第二管段20和盖30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相互卡合的环形凸起22和环形凹槽32。实施例二中,盖30和第二管段20就是通过螺纹连接的;实施例三中,盖30和第二管段20是通过环形凸起22和环形凹槽32实现卡合的。

参阅图5,实施例四,所述第二管段20的悬伸端设置有通孔供输液管插入,通孔通过T型的堵头40密封,第二管段20悬伸一端的内壁沿轴向的截面呈锯齿状,所述锯齿状的齿峰朝向外的一侧较为平缓,齿峰的另一侧较为陡峭。这里将第二管段20的悬伸段内壁设置成锯齿状,能够实现自动夹紧输液管,在加工时,齿峰处的内径略小于输液管的管径即可,同时,输液管也可以直接拔出,使用起来很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