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抗加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6423发布日期:2018-06-02 02:1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支抗加强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支抗加强件,用于连接两颗或以上牙齿,使之作为整体为正畸矫治提供支抗。



背景技术:

在牙科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施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而支持这种移动矫正牙体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称作“支抗”。支抗是一个提供产生牙齿矫治力的基础,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一般在正畸治疗中,支抗部分主要是由非矫治牙组成,腭部及牙槽也可作为支抗部分。

在隐形矫正技术领域,传统的加强支抗的手段主要有在支抗牙上添加附件、支抗预备以及使用种植体支抗。就在支抗牙上添加附件的方案而言,由于壳状牙科器械与附件之间的配合存在间隙和误差,可能导致支抗不稳定。就支抗预备的方案而言,由于需要在矫治之前先沿与矫治力相反的方向重新定位支抗牙,会拉长矫治周期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就种植支抗的方案而言,其属于创伤性操作,且受患者自身条件限制,有伤及牙根和脱落的风险,且增加了患者费用。鉴于以上,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增强支抗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抗加强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用于固定于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的牙冠表面,所述连接部如此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使得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所述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能够作为整体支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以是用于通过胶合的方式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可以如此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使之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部可以是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可以是通过焊接固定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以是扁平状,所述连接部可以是细长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使得能够在所述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之间施加一特定方向的力。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状牙科器械,为一体的壳状,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包括用于容纳一牙列多颗牙齿的第一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具有把所述多颗牙齿从第一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二布局的几何形状,所述空腔还包括用于容纳一支抗加强件的第二部分,其中,该支抗加强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用于固定于所述多颗牙齿中的两颗牙齿的牙冠表面,所述连接部如此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使得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所述两颗牙齿能够作为整体支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可以如此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使之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以是扁平状,所述连接部可以是细长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的第二部分的几何形状使得所述壳状牙科器械能够在固定安装有所述支抗加强件的所述牙列上顺利摘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的第二部分是沿所述连接部向外凸出形成的槽,以容纳所述连接部。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其详细描述对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若干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视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不必是成比例的,并且其中类似的标号表示类似的部件。

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在牙齿上的支抗加强件;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的制作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A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复合牙模;

图3B为图3A所示复合牙模的截面图;

图4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图2所示方法的示意性子流程图;

图4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图2所示方法的示意性子流程图;

图5A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佩戴在安装有支抗加强件的牙列上的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

图5B为图5A所示牙列和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的截面图;以及

图6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佩戴于固定有支抗加强件的牙列上的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详细描述引用了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说明书和附图所提及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仅仅是出于说明性之目的,并非意图限制本申请之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采用许多其他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对所描述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而不背离本申请的主旨和保护范围。应当理解的是,在此说明并图示的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按照很多不同的配置来布置、替换、组合、分离和设计,这些不同配置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加强支抗,以更好地完成牙科正畸矫治,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抗加强件,用于连接两颗或者以上支抗牙,将其相互固定,使其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提供更强的支抗。

请参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在两颗支抗牙111和113上的支抗加强件100。

支抗加强件100包括固定部101、103以及连接部105,固定部101与连接部105的一端连接固定,固定部103与连接部105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其中,固定部101固定于牙齿111的牙冠,固定部103固定于牙齿113的牙冠,连接部105连接固定部101和103,使牙齿111和113相对固定,以作为整体提供更强的支抗。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101和103是通过胶合固定于牙齿111和113的牙冠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101和103与牙齿111和113的牙冠想接触的表面足够大,以保障胶合的牢固程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101和103可以是大致呈扁平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抗加强件100可以是一体成型,比如其整体可以通过铸造制作。

在又一实施例中,固定部101、103以及连接部105可以是分离的部件,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其他合适的手段(比如铆钉或卡扣结构等)把固定部101、103以及连接部105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105可以设计成特定的形状,使得牙齿111和113之间相互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支抗加强件可以包括两个以上固定部,这些固定部之间由连接部连接固定,从而能够把两颗以上牙齿连接在一起,使其作为整体提供支抗。

当今,隐形矫治越来越受欢迎,本申请的支抗加强件能够配合隐形矫治,为其提供加强的支抗,以更好地完成矫治。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容纳支抗加强件的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从而可以利用本申请的支抗加强件为正畸矫治提供加强的支抗。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的制作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在201中,获取代表一牙列的第一布局的第一数字模型。

其中,该牙列可以是上颌牙列,也可以是下颌牙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一系列几何形状逐次变化的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把牙列从原始布局逐次矫正到目标布局。因此,第一布局可以是原始布局之后的第一中间布局到目标布局之间的任何一个布局。其中,从第一中间布局到目标布局之间,可以包括逐次的多个中间布局以及最后中间布局。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获取代表牙列的原始布局的原始数字模型以及代表牙列的目标布局的目标数字模型,然后利用插值法,基于原始数字模型和目标数字模型产生代表牙列的第一中间布局到最后中间布局的数字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获取代表牙列的原始布局的原始数字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手动修改原始数字模型,以获得代表牙列的第一中间布局逐次到目标布局的数字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获取代表牙列的原始布局的原始数字模型,然后利用特别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基于原始数字模型自动产生代表牙列的第一中间布局逐次到目标布局的数字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层析X射线扫描(CAT扫描)、数字化断层X线扫描(CT)、锥束CT扫描(CBCT)、核磁共振造像(MRI)、口内光学扫描等手段,直接扫描牙列,获得代表牙列的原始布局的原始数字模型。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用常规手段制作牙列的石膏铸件,再通过扫描设备比如激光扫描设备、CT扫描设备扫描该石膏铸件,获得代表牙列的原始布局的原始数字模型。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获取牙列的印模,再通过扫描设备比如激光扫描设备、CT扫描设备扫描该印模,获得代表牙列的原始布局的原始数字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获取牙列的实体模型(比如石膏模型),其中,该实体模型上需要调整的牙齿是可活动的,然后手动调整这些可活动的牙齿的位置,以得到从第一中间布局逐次到目标布局,再通过扫描设备比如激光扫描设备、CT扫描设备扫描处于各布局下的石膏模型,获得代表牙列的第一中间布局逐次到目标布局的数字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字模型所表示的三维形状可以是基于牙列的第一布局的三维形状修改获得。比如,为获得相应的功能,可以在牙列上添加相应的附件。又比如,为防止热压膜成型的壳状牙科器械出现某些缺陷,可以对牙列的某些部位进行修改,比如填充倒凹,以免壳状牙科器械出现褶皱等缺陷。本申请所提及的代表牙列的第一布局的第一数字模型包括这些情况。

在203中,获取支抗加强件的几何形态与安装位置。

在205中,基于支抗加强件的几何形态与安装位置,操作第一数字模型以获得代表复合牙模的第二数字模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合牙模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与所述牙列的第一布局基本吻合。第二部分从安置在牙齿上的支抗加强件靠牙尖一端的顶部附近一直延伸到牙龈附近,并且支抗加强件沿佩戴方向的投影基本位于第二部分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计算机的用户界面中展示第一数字模型所表示的三维模型,用户可以通过该用户界面操作第一数字模型以获得第二数字模型。比如,参照支抗加强件的尺寸和方位,在安装支抗加强件的牙面上添加相应尺寸的凸出体。

请参图3A,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复合牙模300。

复合牙模300包括基本与所述牙列第一布局相符的第一部分301以及第二部分303a和303b,其中,第一部分301的几何形态与牙列的第一布局基本吻合。

请再参图3B,为图3A所示复合牙模300在A-A处的截面图。

第二部分303a在牙列301上安装支抗加强件的一侧向外凸出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二数字模型进行平滑处理,以消除其所表示的三维模型上比较尖锐的部分,以避免基于热压膜成型技术制作的壳状牙科器械产生缺陷。

在207中,利用第二数字模型控制设备制作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

请参图4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的制作方法200的示意性子流程图。

在2071A中,利用第二数字模型控制设备制成复合牙模的正模型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二数字模型控制光固化设备制成复合牙模的正模型实体。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二数字模型控制数控机床制成复合牙模的正模型实体。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二数字模型控制3D打印设备制成复合牙模的正模型实体。

在2073A中,以热压膜成型技术在复合牙模的正模型实体上热压膜形成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

请参图5A,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佩戴在安装有支抗加强件403a和403b的牙列401的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405。

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405形成容纳牙列401的空腔,其中,该空腔具有将牙列从前一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一布局的几何形状,并且该空腔在对应设有支抗加强件403a和403b的牙齿之处向外凸起形成槽4051a和4051b,以容纳支抗加强件403a和403b。

请在参图5B,其为图5A所示的牙列401、支抗加强件403a以及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405在B-B处的截面图。

槽4051a一直从支抗加强件403a的顶部延伸到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405的开口处,并且其沿唇-舌方向的尺寸大于支抗加强件403a,从而使得支抗加强件403a不影响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405的摘戴。

在又一实施例中,可以仅基于牙列以及固定于牙列上的支抗加强件的连接部设计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而不考虑支抗加强件的固定部所占的空间,使得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所形成的空腔包括容纳牙列的第一部分和容纳支抗加强件的连接部的第二部分。因此,当该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佩戴于牙列上时,与固定在牙列上的支抗加强件的固定部相抵靠,同时其空腔具有充足的空间容纳支抗加强件的连接部。

请参图6,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佩戴有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503的牙列501的截面,该截面是位于支抗加强件的两固定部之间连接部处的截面。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503形成空腔,其包括容纳牙列的第一部分505和容纳支抗加强件的连接部509的第二部分507,其中,该第二部分507可以是沿连接部509向外凸出形成的槽。

对于该实施例,复合牙模的第二部分可以是根据支抗加强件的连接部的几何形态与位置在第一部分上形成的沿所述连接部延伸的凸出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抗加强件可以固定于牙列的唇侧。在又一实施例中,支抗加强件可以固定于牙列的舌侧。

请参图4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的制作方法200的示意性子流程图。

在2071B中,基于第二数字模型产生代表复合牙模的负模型的第三数字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该负模型设置一定厚度,比如0.2~2mm,作为壳状牙科器械的厚度。

在2071B中,以第三数字模型控制设备制作壳状牙科正畸矫治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第三数字模型控制3D打印设备制作壳状牙科器械半成品。

尽管在此公开了本申请的多个方面和实施例,但在本申请的启发下,本申请的其他方面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公开的各个方面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目的,而非限制目的。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和主旨仅通过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同样,各个图表可以示出所公开的方法和系统的示例性架构或其他配置,其有助于理解可包含在所公开的方法和系统中的特征和功能。要求保护的内容并不限于所示的示例性架构或配置,而所希望的特征可以用各种替代架构和配置来实现。除此之外,对于流程图、功能性描述和方法权利要求,这里所给出的方框顺序不应限于以同样的顺序实施以执行所述功能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在上下文中明确指出。

除非另外明确指出,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短语及其变体均应解释为开放式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一些实例中,诸如“一个或多个”、“至少”、“但不限于”这样的扩展性词汇和短语或者其他类似用语的出现不应理解为在可能没有这种扩展性用语的示例中意图或者需要表示缩窄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