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0760发布日期:2018-10-19 21:2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这导致我国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迅速增加。然而,由于医护人员资源的缺乏、人力成本等原因,智能轮椅逐渐成为老年人或病残者得以生活活动自理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但是,这些轮椅只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而不具备对轮椅上的老人或病残者进行健康检测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搭载健康参数检测装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疗家庭化,能够实时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缩短突发疾病的急救时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包括一轮椅主体、两把手、传输模块、供电模块,所述把手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由开关控制其打开或关闭;所述控制模块与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相连;所述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用户端相连,用于将数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用户端;

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包括血压心率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所述体温检测模块有两个,一个位于所述把手上,另一个与所述轮椅主体的椅背一侧相连;

所述智能轮椅还包含加热装置,当两个所述的体温检测模块的检测差值超过预设范围时,所述加热装置由控制模块控制启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搭载有血压心率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的智能轮椅,所述血压心率检测模块能够方便乘坐轮椅的人取用进行血压和心率的参数检测,所述血压心率检测模块的具体结构可以与现有血压计中的血压心率检测模块类似;所述体温检测模块有一个位于所述轮椅主体的椅背一侧,方便使用者取下测量腋下体温,该体温检测模块可以与所述臂带在椅背的同侧,或者所述体温检测模块和血压心率检测模块分别位于所述椅背的两侧;另一个体温检测模块位于把手上,可以用于检测人体手部(如手指)或小臂的体温,通常人体手部或小臂的体温会低于腋下体温,然而当两者的差值过大,则可判断乘坐轮椅的人存在手脚冰凉的情况,此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加热装置启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用户端可为轮椅使用者的家人/监护人的移动设备,用户端接收数据检测模块获得的数据,方便轮椅使用者的家人/监护人针对其心率、血压、体温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照料或送医。

优选地,所述智能轮椅还包括一脉搏检测模块,所述把手上表面设有一圆弧条形手腕套件,所述手腕套件底部外侧与把手相连,所述手腕套件的底部内侧设有所述脉搏检测模块。更优选地,所述手腕套件的上部设有一供手腕进出的开口;所述手腕套件上部设有提示灯,所述脉搏检测模块检测时所述指示灯闪烁。

优选地,所述体温检测模块为电子体温计或红外体温计。优选地,所述轮椅主体的椅背一侧装嵌有放置所述体温检测模块的凹槽,所述体温检测模块通过凹槽底部的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为位于把手上表面的指纹模块或位于把手下表面的按钮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指纹模块上设有压力触感器。所述压力触感器感受到压力后触发指纹模块,当指纹模块检测到的指纹与事先录入的指纹符合时,所述开关打开,使用者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数据检测模块的工作;所述把手下表面的按钮是另一种开关方式,防止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指纹检测失败的情况,位于把手下表面不易被其他人得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优选地,所述血压心率检测模块包含压力传感器、伺服加压气泵、电子控制排气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轮椅主体椅背一侧的臂带内,所述伺服加压气泵与电子控制排气阀位于把手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伺服加压气泵、电子控制排气阀均与控制模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臂带与所述椅背之间通过松紧带相连;通过松紧带调节臂带和椅背之间的距离,适合不同人使用臂带的需要。

为方便使用者独自使用,优选地,所述臂带一端为弧形橡胶,并通过粘黏带或搭扣扣紧于人体上臂。

优选地,所述椅背一侧有用于收纳所述臂带的收纳袋。

优选地,与轮椅主体的椅背一侧相连的所述体温检测模块位于所述收纳袋内,该体温检测模块通过一伸缩件与所述轮椅主体的椅背相连。

优选地,所述体温检测模块包含温度传感器、集成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集成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对人体体温进行检查。

优选地,所述体温检测模块还与一蜂鸣器相连,当体温检测开始和结束时,蜂鸣器发出响声。

优选地,所述传输模块为GSM/GPRS、蓝牙或WIFI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还包含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用于播放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血压、心率及体温数据。

优选地,还包含无线广播模块,所述无线广播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和语音模块相连;无线广播模块接受到的广播信号由语音模块播放出来,供使用者收听,使所述智能轮椅带有一定的娱乐功能。

优选地,所述智能轮椅上设有与控制模块相连的GPS定位模块。

优选地,所述把手前端还设有一急救按钮,所述急救按钮与控制模块相连,当按下急救按钮时,控制模块一方面通过语音模块播放急救信号,引起使用者周围人注意;另一方面,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传输模块将急救信号及数据检测模块最近检测得到的血压、心率和体温数据发送至用户端,提醒看护人员前往查看。

优选地,所述轮椅主体上还设有与控制模块相连的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且所述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均与轮椅主体的前轮相连,用于控制轮椅主体的行进及制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无需另外的检测设备,即能使轮椅使用者方便的对自身血压、心率及体温进行实时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疗家庭化,同时,通过所述传输模块将检测到的健康参数及时传输至用户端,便于老人/病残者的看护人员得知其健康状况,缩短突发疾病的急救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懂,适合老人/病残者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自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一种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的控制框图。

图3为实施例2一种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所述收纳袋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臂带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一种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的控制框图。

图中:1、轮椅主体;101、臂带;102、收纳袋;103、松紧带;104、伸缩件;2、把手;201、开关;202、蜂鸣器;3、控制模块;4、数据检测模块;401、血压心率检测模块;402、体温检测模块;5、传输模块;6、供电模块;7、用户端;8、加热装置;9、语音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包括一轮椅主体1、两把手2、传输模块5、供电模块6,所述把手2内设有控制模块3,所述控制模块3由位于把手上的开关201控制其打开或关闭;所述控制模块3与数据检测模块4控制相连;所述传输模块5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3和用户端7相连,用于将数据检测模块4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用户端7。

所述数据检测模块4包括血压心率检测模块401、体温检测模块402;所述血压心率检测模块401采用现有的血压计的检测模块,所述体温检测模块402采用现有的电子体温计。本实施例中所述轮椅主体1的椅背两侧分别设有一血压心率检测模块401和体温检测模块402,具体地,所述血压心率检测模块401位于所述轮椅主体1的椅背一侧的臂带101内;所述体温检测模块402有两个,一个位于所述把手2上,另一个与所述轮椅主体1的椅背一侧相连。所述智能轮椅还包含加热装置8,当两个所述的体温检测模块402的检测差值超过预设范围时,所述加热装置8由控制模块3控制启动。所述加热装置8具体为设于轮椅主体1坐垫内的加热垫片。

所述供电模块6位于所述轮椅主体1的下方,包含充电插头和蓄电池,供电模块6充电后可长时间使用,方便使用轮椅主体1外出。所述用户端7为轮椅使用者的家人/监护人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或电脑,用户端7接收数据检测模块4获得的数据,方便轮椅使用者的家人/监护人针对其心率、血压、体温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照料或送医。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供电模块6为所述智能轮椅供电,打开开关201即可使用所述智能轮椅的各项功能;当需要检测心率、血压时,使用者靠向设有臂带101的一侧,将臂带101环绕在上臂上,即可利用其内的血压心率检测模块401进行血压和心率的参数检测;当需要检测体温时,将轮椅主体1椅背一侧的体温检测模块402放入腋下,将把手2上的体温检测模块402用手指按压,即可利用其进行腋下体温和手指体温的参数检测;控制模块3获得这些健康参数数据后,通过传输模块5,使数据在用户端7显示;当测得的手指体温明显低于腋下体温时,则可判断乘坐轮椅的人存在手脚冰凉的情况,此时,通过控制模块3控制加热装置8启动;若心率、血压、体温存在异常情况时,用户端7将提醒看护人员及时查看。

实施例2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轮椅,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椅背一侧有用于收纳所述臂带101的收纳袋102,臂带101的两端部设有粘黏带,且其中一端为弧形橡胶,具有一定的硬度;将所述臂带101放入收纳袋102中,臂带101与所述轮椅主体1椅背之间通过松紧带103相连。与轮椅主体1的椅背一侧相连的所述体温检测模块402位于所述收纳袋102内,该体温检测模块402通过一伸缩件104与所述轮椅主体1的椅背相连。

具体的,所述血压心率检测模块401包含压力传感器、伺服加压气泵、电子控制排气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臂带101内,所述伺服加压气泵与电子控制排气阀位于把手2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伺服加压气泵、电子控制排气阀均与控制模块3相连;用于对人体血压、心率进行检查。所述体温检测模块402包含温度传感器、集成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集成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3相连;用于对人体体温进行检查。所述体温检测模块402还与蜂鸣器202相连,当体温检测开始和结束时,蜂鸣器202发出响声,所述蜂鸣器202位于把手2内,且与控制模块3相连。

所述加热装置8具体为位于轮椅主体1的坐垫下方的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轮椅主体1的前方。

当本实用新型不进行健康参数检测时,将所述臂带101、体温检测模块402放置于所述收纳袋102内;使用时:打开收纳袋102,取出臂带101,将上臂放入臂带101弧形橡胶的一端,再将臂带101的另一端围绕在上臂上并用粘黏带进行固定,利用臂带101内的血压心率检测模块401进行血压和心率检测,臂带101的位置可通过松紧带103调节,适应不同人的使用习惯及需要;打开收纳袋102,取出体温检测模块402,利用伸缩件104调节体温检测模块402的位置,将检测端放置于腋下,进行腋下体温的检测;本实施例更加方便轮椅使用者独自对自身心率、血压、体温进行检测。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所述开关201为位于把手2上表面的指纹模块,所述指纹模块上设有压力触感器,所述压力触感器感受到压力后触发指纹模块,当指纹模块检测到的指纹与事先录入的指纹符合时,所述开关201打开,使用者可通过控制模块3控制数据检测模块4的工作;所述传输模块5为GSM/GPRS、蓝牙或WIFI中的一种或多种,各传输方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将数据检测模块4采集的数据通过传输模块5发送至用户端7。此外,所述智能轮椅还包含语音模块9,所述语音模块9与控制模块3相连,用于播放所述数据检测模块4检测到的血压、心率及体温数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