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类药物口服的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0754发布日期:2018-11-02 21:2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肽类药物口服的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肽类作为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制剂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其大多数制剂为注射剂,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着重研究肽类口服制剂。口服剂型由于给药方法简便而受到欢迎,但是由于肽类药物口服后存在易被胃肠道中胃酸和酶破坏、降解,易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使其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肽类荮物分子量很小,在局部、黏膜就可以吸收,可以用少量就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口腔给肽类药物治疗一些疾病很有优势,如鼻炎、急慢性咽喉炎、扁挑体炎、口腔溃疡、消化道炎等等,然而其口服的温度以及流速是保证吸收率的关键因素,目前仍没有专用于肽类药物口服的装置,因此,如何提高肽类药物口服吸收稳定性以及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流速控制稳定,入口温度可控且吸收率高的肽类药物口服的专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肽类药物口服的专用装置,包括保温瓶体,螺纹连接于保温瓶体瓶口处的盖体,安装于盖体内且下端伸向保温瓶体底部的吸液管,设置于盖体上且与吸液管上端连通的出液管,通过连接头与出液管出液端连接的软管,通过三通插接头与软管连接的输液管,安装于三通插接头另一连接口上、带空气过滤器的进气管,安装于输液管上的滴壶,以及套装于输液管上的流速调节阀。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安装于盖体上、用于检测保温瓶体内温度的温度表。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安装于盖体上、用于检测保温瓶体内压力的压力表。

优选的是,所述盖体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盖体上的挂钩。

优选的是,所述保温瓶体采用不锈钢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将肽类药物依靠重力输送至使用者口腔中,通过观察其温度并控制其流速,确保肽类药物进入空腔中具有合适的温度和流速,使口腔及咽喉内壁能够最大程度进行吸收,提高肽类药物口服的吸收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述肽类药物口服的专用装置,包括保温瓶体1,螺纹连接于保温瓶体1瓶口处的盖体2,安装于盖体2内且下端伸向保温瓶体1底部的吸液管3,设置于盖体2上且与吸液管3上端连通的出液管4,通过连接头5与出液管4出液端连接的软管6,通过三通插接头7与软管6连接的输液管8,安装于三通插接头7另一连接口上、带空气过滤器9的进气管10,安装于输液管8上的滴壶11,以及套装于输液管8上的流速调节阀12。

其还包括安装于盖体2上、用于检测保温瓶体1内温度的温度表13,可直观的观察保温瓶体1内肽类药物的温度,当温度处于最佳服用温度区间时进行输送口服,确保最佳的吸收率;而当温度降低不符合口服吸收要求后,可加热后继续口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体2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便于盖体2的启闭。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盖体2上的挂钩14,便于保温瓶体1的挂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瓶体1采用不锈钢瓶体,便于清洗消毒,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

显然,所述温度表13也可以由安装于盖体2上、用于检测保温瓶体1内压力的压力表(图中未示出)替代,通过压力表观察保温瓶体1内的压力,确保保温瓶体1内压力稳定后再进行输送口服,避免因保温瓶体1内压力波动造成的流速波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