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疗悬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0779发布日期:2018-10-19 21:27阅读:23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医疗悬浮床。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悬浮床,主流采用气动颗粒悬浮的技术,是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应用于医疗许多领域。它的外形象个大浴缸,缸内放了许多很细的颗粒,形成颗粒床。当经过过滤的压缩空气向上流经细颗粒时,颗粒会象水一样流动,能够产生相当大的浮力,足以使病人漂浮在流动的颗粒之上。由于这种床靠气动和颗粒使病人悬浮起来,所以称为气动颗粒悬浮床。

目前的医用气动悬浮床,当病人漂浮在流动的颗粒上时,人体与颗粒的接触面积是相当大的,而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压力却很小,这样就会增加人体皮肤受压部位的血液流量,改善皮肤表面和组织的营养,加快皮肤和组织的生长愈合。由于颗粒流态化产生的压力低于毛细血管的闭合压,受伤的皮肤表面和组织减少了压力,就会减少病人的疼痛,使病人感觉舒适。

这种主流的悬浮床一般有气泵、悬浮颗粒物、床体、上层铺的渗液吸收床单,电源等部件组成,悬浮颗粒物主要为很细的石英砂,这种颗粒物为耗材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需要更换,而且很容易在流通的过程中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造成颗粒物污染。因此,此种病床多不能再ICU等环境要求较为严格的场所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使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以水为介质的新型医用悬浮床,具有实用环保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医疗悬浮床,包括槽状的床体,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床体的槽内的水垫和气垫,所述气垫包裹所述水垫,还包括气泵和水泵,所述气泵为所述气垫充气,所述水泵为所述水垫充水加压,所述水垫包括多个独立密封的分区水垫,每个所述分区水垫的进水口设置有电磁阀,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合状态。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为所述气泵出口的气体加热,所述加热器通讯连通所述控制装置。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气垫中气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通所述控制装置。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水垫中水流量的流量检测装置,所述流量检测装置通讯连通所述控制装置。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水垫和所述气垫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通讯连通所述控制装置。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通讯连通所述控制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显示并设定气压、流量和温度参数。

更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为触摸显示屏。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区水垫为柱状,所述分区水垫在所述床体内呈竖直固定,所述分区水垫均匀密集的分布在所述床体的槽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分区控制的多个分区水垫实现对人体不同部位施加不同的支撑力,在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支撑的同时,通过分区控制实现对创伤面的避开措施,即在创伤面提供较小的压力甚至零压力来减少对创伤面皮肤和血管等的压迫力,同时在所述水垫外围包裹的气垫为人体提供一个连续的过渡支撑面,降低所述水垫分区控制产生的突兀的顶压感。

同时,通过加热器对所述气垫中的气体温度进行管控,为人体提供舒适的温度,通过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流量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对整个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并将控制参数输送给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让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感受方便的对压力和温度等进行自定义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水作为支撑人体的介质,环保而且容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和图2中的一种新型医疗悬浮床,包括槽状的床体1,还包括固定在床体1的槽内的水垫2和气垫3,气垫3包裹水垫2的四周,还包括气泵和水泵,气泵为气垫3充气,水泵为水垫2充水加压,水泵选用横流泵,水垫2包括多个独立密封的分区水垫,每个分区水垫的进水口设置有电磁阀,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阀的开合状态,分区水垫为柱状,分区水垫在床体1内呈竖直固定,分区水垫1均匀密集的分布在床体的槽内;气垫3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为气泵出口的气体加热,加热器通讯连通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气垫中气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讯连通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水垫中水流量的流量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通讯连通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水垫和气垫的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通讯连通控制装置。

还包括人机交互装置,人机交互装置通讯连通控制装置,人机交互装置显示并设定气压、流量和温度参数,人机交互装置选用触摸显示屏,方便患者直观的观察和对压力、温度的调控。

使用时,患者平躺在气垫3之上,多个分区气垫采用不同的压力控制,在患者的创伤面所处位置处的分区气垫压力小,剩余的分区气垫压力大为人体提供支撑力,使得创伤面成为低压力集中区,避免对创伤面的皮肤和血管等造成压迫。

同时气垫3为患者提供一个连续的过渡面,减小分区气垫由于分区控制产生的不连续的突兀感,使得人体的感受更加平顺,舒适感更强。

如图3中示的本实施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箭头表示信息流向,控制装置接受来自人机交互装置的编程信息,设定温度和压力参数等,温度传感器、流量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信息输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设定参数对比后输出指令给相应的恒流泵、气泵、加热器和电磁阀,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自动调控。

控制装置应包括信息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等能实现上述功能的集成。

本实用新型中未提及的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任何劣化或者等同变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