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温雾化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879发布日期:2018-07-13 16:4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温雾化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临床中,一般通过氧气站或者呼吸机供氧,氧气经一次性湿化吸氧装置后通过雾化面罩为患者提供雾化的氧气。

2012年AARC气道湿化指南提出,正常人在呼吸时位于气管的湿度范围应在36mg/L~40mg/L,而隆突下需要的最佳湿度为44mg/L。使用普通的雾化吸氧装置,未对雾化氧气进行加热,感受较差。而未经加温湿化的高流量气流持续吸入往往会伴随气道粘膜功能障碍,同样会增加患者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临床中可为患者提供具有合适温度和湿度的氧气,使患者入肺的雾化氧气温度恒定在37℃左右,减少在使用呼吸机为患者提供高流量气流时可能产生的气道粘膜功能障碍,提高患者吸氧舒适度的加温雾化吸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温雾化吸氧装置,用于临床医疗中的供氧,与外部氧气站管路连接,包括分别具有进气软管和出气软管的一次性湿化吸氧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呼吸机,还包括与一次性湿化吸氧瓶出气软管管路连通的加温罐和与加温罐管路连通的供氧面罩;所述的氧气站端部具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进气口与氧气站端部管路连通,换向阀还包括与进气软管活动插接的第一出气口和与呼吸机进气口管路连通的第二出气口;加温罐包括加温底座、设置在加温底座上的加热组件、加热控制器和固定在加温底座上的加温水罐,加温水罐内设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加热组件与加热控制器线路连接。

进一步的,进气软管、出气软管为两端分别具有锥套的EVA医用波纹管,加温罐与供氧面罩之间也通过EVA医用波纹管连通,一次性湿化吸氧瓶、加温罐、供氧面罩、呼吸机上分别凸出有与锥套内壁紧密配合插接的锥形口。

更进一步的,加温罐与供氧面罩连通的EVA医用波纹管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插接有温度计,EVA医用波纹管开口侧方还连接有可堵住开口的温度孔塞。

进一步的,供氧面罩与加温罐连通的EVA医用波纹管上外接有集水杯,可收集吸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加温水罐加水,避免发生干烧情况,加温水罐顶部具有注水口和可插接在注水口处密封注水口的注水孔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温雾化吸氧装置,通过 EVA医用波纹管连接的一次性湿化吸氧瓶和加热管,可为患者提供具有合适温度和湿度的氧气,使患者入肺的雾化氧气温度恒定在37℃左右,减少在使用呼吸机为患者提供高流量气流时可能产生的气道膜功能障碍,提高患者吸氧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EVA医用波纹管与锥形口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气站 2.进气软管 3.出气软管 4.一次性湿化吸氧瓶 5.进气口 6.出气口 7.呼吸机 8.供氧面罩 9.换向阀 10.加温底座 11.加热组件 12.加温水罐 13.锥套 14.EVA医用波纹管 15.锥形口 16.温度计 17.温度孔塞 18.注水口 19.集水杯 20.注水孔塞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加温雾化吸氧装置,用于临床医疗中的供氧,与外部氧气站1管路连接,包括分别具有进气软管2和出气软管3的一次性湿化吸氧瓶4、具有进气口5和出气口6的呼吸机7,还包括与一次性湿化吸氧瓶4 出气软管3管路连通的加温罐和与加温罐管路连通的供氧面罩。

氧气站1端部具有换向阀9,所述换向阀9进气口5与氧气站1端部管路连通,换向阀9还包括与进气软管2活动插接的第一出气口6和与呼吸机7进气口5管路连通的第二出气口6。进气软管2、出气软管3为两端分别具有锥套 13的EVA医用波纹管14,加温罐与供氧面罩8之间也通过EVA医用波纹管14 连通。一次性湿化吸氧瓶4、加温罐、供氧面罩8上呼吸机7上分别凸出有与锥套13内壁紧密配合插接的锥形口15。EVA医用波纹管14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弯曲性,内壁平滑不会产生漩涡气流,可有效适用于加温雾化吸氧装置。

加温罐包括加温底座10、设置在加温底座10上的加热组件11、加热控制器和固定在加温底座10上的加温水罐12。加温水罐12内设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加热组件11与加热控制器线路连接。为了方便对加温水罐12加水,避免发生干烧情况,加温水罐12顶部具有注水口和可插接在注水口处密封注水口的注水孔塞20。加热温度与人体温度相对一致,一般可控制在37℃左右。加热组件11可采用市场上常见的电加热丝型的加热组件11,温度探头则可采用市售的900MR869温度探头。在加温底座10上可添加与加热控制器线路连接的面板,并在面板上添加液晶显示模块和按钮控制模块,方便显示目前罐内温度并控制目标加热温度等。加温罐在实际使用中也可采用市售与呼吸机7配套的加温湿化罐直接替代使用,可将一次性湿化吸氧瓶4的出气软管3直接外接在加温湿化罐的进气口5,由加温湿化罐对出气软管3排出的雾化氧气进行加热后继续输送至供氧面罩8供氧,可利用闲置的加温湿化罐,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加温罐与供氧面罩连通的EVA医用波纹管14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插接有温度计16,EVA医用波纹管14开口侧方还连接有可堵住开口的温度孔塞17。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择在开口处使用温度孔塞17密封开口或者插接温度计 16,在供氧管路上进一步直观的了解目前供氧温度。

在临床使用中,具有温度的雾化氧气沿EVA医用波纹管14为患者供氧时, EVA医用波纹管14管壁内外具有温差从而产生冷凝水,供氧面罩8与加温罐连通的EVA医用波纹管14上外接有集水杯19,则可方便收集吸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回流影响供氧。

在临床使用中,可根据患者供氧需求,在换向阀9处选择是向第一出气口 6供氧还是向第二出气口6供氧。

当患者具有自主呼吸能力,对吸氧浓度无特殊要求时,可通过换向阀9选择向第一出气口6供氧,一次性湿化吸氧瓶4的进气软管2插接在第一出气口 6,氧气站1提供的氧气可通过换向阀9、第一出气口6、进气软管2进入一次性湿化吸氧瓶4进行湿化,湿化后的雾化氧气则通过出气软管3进入加热罐加热并继续通过EVA医用波纹管14输送至供氧面罩8为患者提供合适温度湿度的氧气。

当患者自主呼吸能力较弱,对吸氧浓度和流量有特殊要求时,则将一次性湿化吸氧瓶4的进气软管2插接在呼吸机7的出气口6,可通过换向阀9选择向第二出气口6供氧,第二出气口6输出的氧气可通过进气口5进入经呼吸机 7加压,然后通过进气软管2进入一次性湿化吸氧瓶4进行湿化,湿化后的雾化氧气则通过出气软管3进入加热罐加热并继续通过EVA医用波纹管14输送至供氧面罩8,此时为了精准控制吸氧浓度,保证吸氧浓度恒定,一次性湿化吸氧瓶4可为上端设有文丘里装置的吸氧瓶。

如此设计的加温雾化吸氧装置,通过EVA医用波纹管14连接的一次性湿化吸氧瓶4和加热管,可为患者提供具有合适温度和湿度的氧气,使患者入肺的雾化氧气温度恒定在37℃左右,减少在使用呼吸机7为患者提供高流量气流时可能产生的气道粘膜功能障碍,提高患者吸氧舒适度同时,减少痰液产生,减轻护理中的吸痰负担。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