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37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毒呼吸过滤产品滤芯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呼吸过滤产品如医用口罩、空气净化鼻罩、空气过滤面罩等,不仅可以有效过滤污染空气,在院内使用时还具有防止呼吸道感染的作用,而上述呼吸过滤产品均采用“过滤膜材”制成滤芯安装在罩体内部,使用一定时间后更换滤芯,但是过滤膜材多数为售价昂贵的进口材质,滤芯使用较短时间后,过滤膜材表面就会附着有细菌和病毒,但过滤膜材本身还未达到使用寿命,此时更换丢弃滤芯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为此需要对滤芯进行消毒,延长呼吸过滤产品滤芯的使用时间。

目前市场上家用产品消毒装置较多,但没有专用于呼吸过滤产品滤芯消毒的装置,利用现有家用消毒装置用于呼吸过滤产品消毒,不仅体积庞大、使用成本昂贵,操作步骤繁琐,还无法达到消毒呼吸过滤产品滤芯的技术要求,对滤芯的过滤膜材造成损坏,严重影响呼吸过滤产品的正常使用。

如CN 201700921 U公开了一种圆筒形筷子屋,包括锁定复原机构、弹簧、升降杆、内胆和消毒机,使用中按下上盖,锁定复原机构打开,弹簧将内胆顶起,从内胆取出或放入筷子,再次按下上盖,锁定复原机构锁定,主要用于家用筷子的消毒。该家用消毒装置存在诸多缺陷:首先,内胆升起或下行时,由于弹簧受力不均匀,导致内胆偏歪,容易引起内胆与圆筒内壁摩擦碰撞,严重影响内胆升起或下行的顺畅性;其次,内胆与圆筒内壁之间未设有定位导向机构,内胆在圆筒内部升起或下行时容易旋转,同样影响内胆升起或下行的顺畅性;再次,内胆被弹簧顶起后,由于未设置防护装置,筷子容易从内胆向外散落,造成消毒不彻底的问题。上述装置本身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且不适用于呼吸过滤产品滤芯的消毒。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研发一种专用于呼吸过滤产品滤芯消毒,且使用过程顺畅,操作简单便捷,可以达到呼吸过滤产品滤芯消毒技术要求的消毒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过程顺畅,操作简单便捷,可以达到呼吸过滤产品滤芯消毒技术要求的消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机,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呈内部中空的杯状,包括内胆连接口、内胆底部和内胆侧壁,内胆底部和内胆侧壁共同围成消毒内腔;盖体,所述盖体适形扣合在内胆连接口上,与内胆连接口密封连接,消毒内腔与外界隔离;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消毒内腔内部,包括底座和连接杆,底座包括底座上面、底座下面和底座侧面,连接杆一端与盖体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包括加热模块,该加热模块包裹在内胆外层;还包括至少三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纵向竖直状态,将盖体和底座连接在一起,连接杆外表面纵向设置有外凸的脊,内胆侧壁内表面设有导槽,所述脊沿着导槽滑动位移,支架在内胆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所述内胆呈上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杯状,其内部中空为消毒内腔,内胆的开口端为内胆连接口,封闭端为内胆底部,内胆连接口与内胆底部之间的部分为内胆侧壁。所述消毒内腔用于放置呼吸过滤产品滤芯,当然还可以放置其它需要消毒的消毒产品,根据使用需求,对消毒内腔内部进行加热或者加热加湿,实现对消毒产品进行热力消毒,或者消毒内腔设置有紫外线、红外线、微波和丙种射线中的一种,对消毒产品进行辐射消毒。所述内胆侧壁采用易于传导热量的金属材质制成,位于内胆侧壁外层还可以包裹有绝缘的材质。所述内胆底部采用医用阻燃塑料材质制成,或者采用易于传导热量的金属材质制成,内胆侧壁与内胆底部密封扣合。所述盖体采用医用阻燃塑料材质制成,盖体与内胆连接口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使消毒内腔与外界隔离,防止污染颗粒进入消毒内腔内部。所述支架采用医用阻燃塑料材质制成,支架整体呈镂空筒形状,包括用于放置呼吸过滤产品滤芯的底座,以及用于连接底座和盖体的连接杆,通过抽拉支架,方便将呼吸过滤产品滤芯放置于消毒内腔内部或者从消毒内腔内部取出。所述底座与内胆侧壁间隙配合,底座整体呈圆形、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状,底座侧面与内胆侧壁相对,底座下面与内胆底部相对。所述连接杆呈杆状、片状、条状或柱状,连接杆一端与底座采用医用粘接剂粘接、螺纹连接、锁扣连接中的一种固定连接方式连接,另一端与盖体采用医用粘接剂粘接、螺纹连接、锁扣连接中的一种固定连接方式连接。所述脊与内胆侧壁相对,为连接杆表面向外凸出的纵向条状凸起或点状凸起。所述导槽为内胆侧壁设置的纵向条状凹槽或点状凹槽,脊和导槽间隙配合,最大间隙值为0.5mm,脊和导槽配合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当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支架的脊沿导槽轨迹滑动位移,防止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旋转。脊与导槽小间隙配合,限制支架偏歪空间,阻止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偏歪,从而避免支架与内胆侧壁摩擦碰撞,使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更顺畅、灵活。为了保证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保持平稳,至少通过三根连接杆带动底座在消毒内腔内部移动,三根连接杆在同一径向上构成三角形,确保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保持平稳,有效阻止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偏歪。当然连接杆均匀分布于底座上,使支架的底座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均匀受力,更利于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保持平稳。所述加热模块为加热板、加热管或加热导丝,包裹于内胆侧壁外层或内嵌于内胆侧壁内部,用于对消毒内腔内部加热。加热模块或内胆侧壁的外层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质制成,保温层有效防止消毒内腔内部热量向外扩散,确保消毒内腔内部温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而保证了消毒的效果。

所述支架还包括至少三根导柱,该导柱与底座连接,内胆底部设有导套,导柱在导套内滑动位移。所述导柱为底座下面向外凸出的凸起,或者为单独部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套呈中空凸台,为内胆底部向外凸出的环形凸起,或者为单独部件与内胆底部固定连接。导柱与导套匹配设置,两者间隙配合,最大间隙值为0.5mm,导柱与导套配合起到定位、导向和支撑的作用,导柱和导套的设置主要用于辅助连接杆和导槽,使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更好保持平稳。当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导柱沿导套滑动位移,防止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旋转。导柱与导套小间隙配合,限制支架偏歪空间,阻止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偏歪。同样,为了保证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保持平稳,至少通过三根导柱支撑底座在消毒内腔内部移动,三根导柱在同一径向上构成三角形,确保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保持平稳,有效避免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偏歪。当然导柱均匀分布于底座上,使支架的底座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均匀受力,更利于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保持平稳。

所述底座侧面设有转动滑轮,该滑轮沿内胆侧壁滑动。所述滑轮通过滑轮支架连接于底座侧面上,滑轮与滑轮支架通过滑轮轴连接,位于内胆侧壁内表面还可以设有纵向滑槽,滑槽与滑轮匹配设置,两者滑动配合,滑轮设置用于辅助连接杆和导槽,使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更顺畅、灵活。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带动滑轮沿内胆侧壁滑动,通过滑轮与内胆侧壁接触,使支架的底座支撑在内胆侧壁之间,从而彻底限制支架偏歪空间,阻止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偏歪,导致的支架与内胆侧壁摩擦碰撞。同样,为了保证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保持平稳,至少通过三个滑轮使支架的底座稳定支撑在内胆侧壁之间,三个滑轮在同一径向上构成三角形,确保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保持平稳,有效避免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偏歪。当然滑轮均匀分布于底座上,更利于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时保持平稳。

所述支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呈笔直的杆状或交织排列的网状,位于两个相邻连接杆之间,与底座上面和/或连接杆固定。所述挡板采用医用阻燃塑料材质制成,呈杆状或柱状,用于阻止呼吸过滤产品滤芯从支架上掉落。具体地,一种方式是挡板呈纵向笔直状态,为底座上面向外凸出的凸起,或者为单独部件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种方式是挡板呈横向笔直状态,挡板两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还有一种方式是挡板相互交叉形成网状,并固定于相邻连接杆上和/或底座上面。上述挡板与底座采用医用粘接剂粘接、螺纹连接、插接、锁扣连接中的一种固定连接方式连接。上述挡板与连接杆采用医用粘接剂粘接、螺纹连接、插接、锁扣连接中的一种固定连接方式连接。

还包括加湿部件,所述加湿部件位于消毒内腔内部,加湿部件为液态水、水凝胶或可吸水性纤维。通过加湿部件表面水分不断蒸发而散布到消毒内腔内部,从而提高了消毒内腔内部的湿度,湿度控制在45%RH-65%RH。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消毒内腔内部的温度或者消毒内腔内部气体流动速度,改变加湿部件表面水分蒸发速度,从而改变消毒内腔内部的湿度。所述加湿部件位于内胆内壁和/或支架底座上,内胆内壁和/或支架底座上设有储存加湿部件的储液槽,储液槽为内胆内壁表面和/或支架底座表面向内凹陷的凹槽,还可以为内胆内壁表面和/或支架底座表面向外凸起所围合成的凹槽,通过设置储液槽,主要便于将加湿部件放置并固定于消毒内腔内部。

还包括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销和锁体,锁销位于底座下面,锁体位于内胆底部,关闭盖体,锁销嵌入锁体内锁合。所述自锁机构为常用的自锁开关,在开关按钮第一次按时,开关接通并保持,即自锁,在开关按钮第二次按时,开关断开,同时开关按钮弹出来。所述锁体呈倒钩状,所述锁销呈卡爪状,通过锁体与锁销锁合或脱离,实现盖体打开或关闭。

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底座下面与内胆底部之间,复位弹簧一端支撑在底座下面,另一端位于内胆底部。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复位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所述底座下面和内胆底部内表面均设有固定凹槽,复位弹簧两端限位固定于凹槽内部,用于防止复位弹簧横向移动。

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位于内胆外部,外壳整体呈杯状,包括外壳连接口、外壳底部和外壳侧壁,外壳底部和外壳侧壁共同围成的空腔为外壳内腔。所述外壳采用医用阻燃塑料材质制成,外壳包裹于内胆外部,外壳不仅保护内胆免受外力冲击,而且使整个装置外观更加美观,同时也便于装置安放。所述外壳连接口与内胆连接口相连通,通过外壳连接口经内胆连接口抽拉支架。上述盖体也可以适形位于外壳连接口上,与外壳连接口密封连接。

所述内胆连接口内缘或外壳连接口内缘设有限位凸起,支架底座外缘卡位于限位凸起。

所述限位凸起为内胆连接口内缘向内胆中心凸出的环形凸起或点状凸起,或为外壳连接口内缘向外壳中心凸出的环形凸起或点状凸起,限位凸起限制底座从内胆连接口移除,从而防止底座受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从消毒内腔内部脱出。

所述控制部分还包括开关模块、电源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磁敏开关和磁铁,磁敏开关固定位于内胆底部,磁铁固定位于底座下面,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加热模块、电源模块、磁敏开关连接。所述控制部分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定时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有线数据传输模块或者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检测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固定于内胆底部或外壳底部。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位于消毒内腔内部,用于实时监测消毒内腔内部的温度,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监测到温度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所述湿度检测模块位于消毒内腔内部,用于实时监测消毒内腔内部的湿度,湿度检测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监测到湿度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所述定时模块固定于内胆底部或外壳底部,定时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根据定时模块反馈的数据,控制消毒时间。所述电源模块为内置充电电池,固定于内胆底部或外壳底部,电源模块为控制部分提供电源,也可以为外部的电源接口,并固定于外壳上,通过外接电源为控制部分提供电源。所述中央处理器固定于内胆底部或外壳底部,中央处理器通过读取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判断消毒内腔内部温度和湿度是否达到预设数值,同时发出指令控制加热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上述控制部分运行或停止,通过支架在消毒内腔内部抽拉,实现磁敏开关与磁铁之间连通或断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机分解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机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机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2;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机局部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机局部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2;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机分解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2;

图7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机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3;

图中:1.外壳;11.外壳连接口;12.外壳底部;13.外壳侧壁;14.外壳内腔;15.内环座;151.凸台部分;152.延伸部分;2.盖体;21.适形凹位;22.环形凸台;3.内胆;31.内胆连接口;32.内胆底部;321.导套;322.固定座;33.内胆侧壁;34.消毒内腔;4.支架;41.底座;411.底座上面;412.底座下面;4121.支柱;413.底座侧面;42.连接杆;421.脊;43.导柱;44.挡板;45.滑轮;451.滑轮支架;452.滑轮轴;5.复位弹簧;51.固定凹槽;6.自锁机构;61.锁销;62.锁体;621.本体;622.卡爪;623.滑块;6231.导向槽;624.钢勾;625.弹簧;7.控制部分;71.温度检测模块;72.湿度检测模块;73.数据传输模块;74.加热模块;75.定时模块;76.电源模块;77.中央处理器;78.开关模块;781.磁敏开关;782.磁铁;79.提示模块;791.灯罩;792.LED灯;793.固定板;8.导槽;9.限位凸起;10.加湿部件;101.储液槽;20.保温层;30.密封圈;40.风机;401.入口;402.出口;403.气流分散部件;50.紫外线照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消毒机,包括内胆3、盖体2、支架4和控制部分7。所述内胆3整体呈杯状,包括内胆连接口31、内胆底部32和内胆侧壁33。所述内胆侧壁33采用铝制材质制成,内胆侧壁33呈中空的筒状,其一端口为内胆连接口31,另一端口与内胆底部32密封卡合。所述内胆底部32采用丙烯睛、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材质注塑制成,内胆底部32呈圆形状,内胆侧壁33与内胆底部32共同围成的空腔为消毒内腔34。所述盖体2采用丙烯睛、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材质注塑制成,盖体2适形位于内胆连接口31,并通过密封圈30与内胆连接口31密封连接。所述支架4采用丙烯睛、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材质注塑制成,支架4在消毒内腔34内部抽拉,包括底座41和三根连接杆42。所述底座41包括底座上面411、底座下面412和底座侧面413,底座上面411用于放置呼吸过滤产品滤芯,底座侧面413与内胆侧壁33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42呈竖直的杆状,连接杆42均匀分布于底座上面411边缘,连接杆42两端设有折弯部分,连接杆42一端的折弯部分与盖体2螺纹连接,另一端的折弯部分与底座41螺纹连接。位于连接杆42外侧表面设有外凸的纵向脊421,脊421为连接杆42外侧表面向外凸出的条状凸起,位于内胆侧壁33内表面设有与脊421匹配的导槽8,当支架4在消毒内腔34内部抽拉时,脊421沿导槽8滑动。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底座下面412设有三根导柱43,导柱43为底座下面412向外凸出的柱状凸起,导柱43均匀分布于底座下面412边缘,内胆底部32设有与导柱43匹配的导套321,导套321为内胆底部32向外凸出的环形凸台,当支架4在消毒内腔34内部抽拉时,导柱43沿导套321内部滑动。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侧面413设有三个转动滑轮45,并均匀分布于底座侧面413,滑轮45采用碳素玻璃纤维材质制成,表面光滑、耐久磨,底座侧面413还设有滑轮支架451,滑轮支架451为底座侧面413向外凸出的杆状凸起,位于滑轮45两侧,滑轮45与滑轮支架451通过滑轮轴452连接,当支架4在消毒内腔34内部抽拉时,滑轮45沿内胆侧壁33内表面滑动。如图1所示,所述内胆连接口31内缘设有限位凸起9,限位凸起9为内胆连接口31向内胆3中心凸出的点状凸起,限位凸起9卡压于支架4底座上面411边缘。如图3所示,当支架4从消毒内腔34内部抽出时,为了防止呼吸过滤产品滤芯从底座41上掉落,位于相邻两个连接杆42之间设有两根挡板44,该挡板44呈横向笔直杆状,挡板44与挡板44之间间隔排列,挡板44两端与连接杆42采用医用粘接剂粘接固定连接。另一种方案,挡板44位于相邻两个连接杆42之间,纵向挡板44与横向挡板44互相交叉形成网状,纵向挡板44一端与底座上面411采用医用粘接剂粘接固定连接,横向挡板44两端与连接杆42采用医用粘接剂粘接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部分7包括加热模块74,所述加热模块74为加热板,包裹在内胆侧壁33外层,通过加热模块74对消毒内腔34内部气体均匀加热,从而更有效对呼吸过滤产品滤芯进行干热灭菌。加热模块74外层包裹有保温层20,保温层20采用硅酸铝陶瓷纤维材质制成,该材质耐高温、绝缘性好、质地轻。所述控制部分7还包括中央处理器77,中央处理器77固定于内胆底部32,中央处理器77与加热模块74连接,该中央处理器77根据预设温度数值发送指令控制加热模块74加热温度,使消毒内腔34内部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数值范围内。

实施例2: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消毒机,包括外壳1、盖体2、内胆3、支架4、复位弹簧5、自锁机构6和控制部分7。所述外壳1采用阻燃聚碳酸酯材质注塑制成,外壳1整体呈杯状,包括外壳连接口11、外壳侧壁13和外壳底部12,外壳侧壁13呈中空的筒状,其一端开口为外壳连接口11,另一端开口与外壳底部12密封扣合,外壳底部12呈三棱形状,外壳侧壁13与外壳底部12共同围成的空腔为外壳内腔14。所述内胆3位于外壳内腔14内部,内胆3整体呈杯状,包括内胆连接口31、内胆底部32和内胆侧壁33。如图7所示,所述内胆侧壁33采用铝制材质制成,内胆侧壁33呈中空的筒状,其一端开口为内胆连接口31,另一端开口与内胆底部32通过密封圈30密封连接。所述内胆底部32采用阻燃聚碳酸酯材质注塑制成,内胆底部32固定于外壳底部12上。如图6所示,为了使内胆3与外壳连接口11适形密封连接,外壳1还包括内环座15,该内环座15包括凸台部分151和延伸部分152,凸台部分151为外壳连接口11内缘向外壳1中心凸出的环形凸起,延伸部分152为凸台部分151内侧边缘向外壳底部12延伸的部分,内胆连接口31内缘与延伸部分152外缘通过密封圈30密封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盖体2采用阻燃聚碳酸酯材质注塑制成,盖体2由上下两部分壳体扣合而成,盖体2与外壳连接口11适形配合,位于盖体2下表面设有环形凸台22,环形凸台22与外壳1延伸部分152通过密封圈30密封连接。为了方便人手指按压盖体2,位于盖体2中央设有适形凹位21,该适形凹位21为盖体2上表面向内凹陷的部分。如图6所示,所述支架4采用阻燃聚碳酸酯材质注塑制成,支架4在消毒内腔34内部抽拉,包括底座41和三根连接杆42。所述底座41包括底座上面411、底座下面412和底座侧面413,底座上面411与内胆连接口31相对,用于放置呼吸过滤产品滤芯,底座下面412与内胆底部32相对,底座侧面413与内胆侧壁33内表面相对,两者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42呈竖直的杆状,连接杆42均匀分布于底座上面411边缘,连接杆42两端设有折弯部分,连接杆42一端的折弯部分与盖体2螺纹连接,另一端的折弯部分与底座41螺纹连接。位于连接杆42外侧表面设有外凸的纵向脊421,脊421为连接杆42外侧表面向外凸出的条状凸起,位于外壳1延伸部分152内缘设有与脊421匹配的导槽8,导槽8为延伸部分152内缘表面向内凹陷的点状凹槽,当支架4在消毒内腔34内部抽拉时,脊421沿导槽8滑动。为了防止支架4在消毒内腔34内部抽拉时从外壳连接口11脱出,延伸部分152内缘设有限位凸起9,限位凸起9为延伸部分152内缘表面向外壳1中心凸出的环形凸起,限位凸起9卡压于支架4底座上面411边缘。当支架4从消毒内腔34内部抽出时,为了防止呼吸过滤产品滤芯从底座41上掉落,位于相邻两个连接杆42之间设有挡板44,该挡板44呈竖直的杆状,挡板44一端设有折弯部分,挡板44通过折弯部分与底座上面411螺纹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自锁机构6为自锁式门扣,包括锁销61和锁体62,锁销61呈倒钩状,为底座下面412向外凸出的部分,锁体62固定于内胆底部32,包括本体621、卡爪622、滑块623、钢勾624和弹簧625,滑块623位于本体621内部,与本体621滑动配合,卡爪622对称位于滑块623两端,滑块623设有导向槽6231,钢勾624沿导向槽6231滑动位移,弹簧625位于滑块623与本体621之间。如图4所示,向下按压盖体2,支架4的脊421沿导槽8向下位移,至锁销61与滑块623接触,并推动滑块623向下运动,卡爪622在本体621的挤压下与锁销61锁紧,此时钢勾624沿导向槽6231位移至锁紧位置,钢勾624将滑块623锁紧,盖体2关闭。如图5所示,再向下按压盖体2,锁销61向下推动滑块623,使钢勾624沿导向槽6231位移至解锁位置,钢勾624与滑块623脱离,滑块623在弹簧625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卡爪622摆脱本体621束缚与锁销61脱离,盖体2打开。为了使锁体62稳定固定于内胆底部32,位于内胆底部32内表面设有固定座322,该固定座322为内胆底部32向外凸出的部分,锁体62与固定座322卡位固定。如图4所示,所述复位弹簧5为压缩弹簧,复位弹簧5一端支撑在底座下面412,另一端位于内胆底部32,位于底座下面412和内胆底部32均设有固定凹槽51,复位弹簧5两端限位于固定凹槽51内部,使复位弹簧5更稳定作用于支架4底座41,有利于支架4在消毒内腔34内部抽拉时保持平稳。如图7所示,所述底座上面411设有储液槽101,储液槽101为底座上面411向外凸出的环形凸起所围合成的凹槽,用于储存加湿部件10,该加湿部件10为水凝胶,用于对消毒内腔34内部气体加湿。位于储液槽101上设有加热模块74,加热模块74用于辅助加湿部件10加湿,促进加湿部件10表面水蒸气蒸发,从而提高消毒内腔34内部湿度。通过设置加湿部件10和加热模块74实现对呼吸过滤产品滤芯的湿热灭菌,采用湿热灭菌方式不仅不破坏产品的过滤性能,而且消毒更彻底、有效。如图7所示,位于消毒内腔34内部设有风机40,该风机40固定于内胆侧壁33内表面,包括入口401和出口402,风机40运行时,气体从入口401经出口402流出,促进消毒内腔34内部气体流动,使干燥气体快速流经加湿部件10表面,将水蒸气带入气流中并使其均匀湿化。如图7所示,位于入口401和出口402处设有气流分散部件403,该气流分散部件403呈灯罩形状,密封扣合于入口401和出口402上,气流分散部件403上设有多个微型小孔,气流穿过气流分散部件403上微型小孔后被分流呈多股气流。当风机40运行时,消毒内腔34内部气体首先穿过位于入口401处气流分散部件403,再由入口401流动至出口402,最后穿过位于出口402处气流分散部件403,消毒内腔34内部气体被气流分散部件403多次分流后,不仅使消毒内腔34内部气体得到充分、无死角循环流动,而且使消毒内腔34内部温度和湿度得到充分均匀分散,从而有效保证呼吸过滤产品滤芯得到均匀、充分、彻底的消毒。如图3所示,位于消毒内腔34内部设有紫外线照射灯50,紫外线照射灯50固定于内胆侧壁33内表面,主要针对呼吸过滤产品滤芯表面进行强化消毒,通过放射紫外线使呼吸过滤产品滤芯表面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部分7包括温度检测模块71、湿度检测模块72、数据传输模块73、加热模块74、定时模块75、电源模块76、开关模块78、提示模块79和中央处理器77。所述温度检测模块71内嵌于内胆底部32或内胆侧壁33内表面,用于实时监测消毒内腔34内部的温度。所述湿度检测模块72内嵌于内胆底部32或内胆侧壁33内表面,用于实时监测消毒内腔34内部的湿度。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模块74为加热导丝,包裹于内胆侧壁33外层,用于对消毒内腔34内部气体加热。加热膜块74外层包覆有保温层20,该保温层20采用聚氨酯泡沫板制成。所述数据传输模块73为有线数据传输模块,温度检测模块71、湿度检测模块72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3与中央处理器77连接。所述定时模块75固定于外壳底部12内表面,定时模块75与中央处理器77连接,用于控制消毒时间。如图6所示,所述电源模块76为可充电锂电池,固定于外壳底部12,用于为控制部分7提供电源。如图7所示,另一种方案,所述电源模块76为外置于外壳侧壁13上的电源接口,通过外接电源为控制部分7提供电源。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开关模块78包括磁敏开关781和磁铁782,磁敏开关781和磁铁782匹配设置,磁敏开关781固定于内胆底部32,位于底座下面412设有支柱4121,支柱4121为底座下面412向外凸出的部分,磁铁782镶嵌于支柱4121底端。所述提示模块79镶嵌于外壳侧壁13上,包括灯罩791、LED灯792和固定板793,灯罩791与固定板793卡扣连接,LED灯792与中央处理器77连接,并位于灯罩791内部,与固定板793固定连接。另一种方案,所述提示模块79为报警器,固定于外壳底部12。使用过程,将呼吸过滤产品滤芯放置于支架4底座41上,向下按压盖体2,支架4的脊421沿导槽8向下位移,此时复位弹簧5被底座41压缩变形,至锁销61与锁体62锁合,盖体2关闭,同时磁铁782与磁敏开关781接触并连通,控制部分7接通电源后,定时模块75开始计时,加热模块74开始加热,温度检测模块71开始实时监测消毒内腔34内部温度,湿度检测模块72开始实时监测消毒内腔34内部湿度,温度检测模块71将监测到温度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3传输至中央处理器77,湿度检测模块72将监测到湿度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3传输至中央处理器77,中央处理器77通过读取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判断消毒内腔34内部温度和湿度是否达到预设数值,同时发出指令控制加热模块74工作运行或停止,当定时模块75达到预设时间数值时,将信息反馈至中央处理器77,此时中央处理器77发送指令控制加热模块74工作停止,同时发送指令控制提示模块79工作运行,提示消毒完毕;再向下按压盖体2,锁销61与锁体62脱离,盖体2打开,同时磁铁782与磁敏开关781断开,此时支架4底座41受复位弹簧5弹力作用向上位移,至底座41向上位移至限位凸起9,支架4停止移动,将呼吸过滤产品滤芯从支架4底座41上取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