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人尿液自动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1214发布日期:2018-09-01 03:01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人尿液自动收集器。



背景技术:

有些病人通常是需要长时间的卧床,其大小便均需在床上进行,现有的尿液收集装置大致结构为一集尿瓶,集尿瓶上连有进尿管,进尿管套设在病人的生殖器处或者连接在用于接尿的尿盆等接尿装置上,从而使病人能够在床上进行排尿并将尿液收集。该种装置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病人的接尿问题,但是均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完成,有些重症患者完全不能自理,护理人员护理强度大,而且这样的初级护理产品对病人排尿并不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尿液会挥发,气味难闻,病人尴尬,造成病房空气污浊,也会影响其他病人的日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人尿液自动收集器,克服现有集尿器存在的难以协助病人排尿、护理人员护理强度大、尿液污染空气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病人尿液自动收集器,包括接尿部,通过管路与接尿部连通的集尿部,所述接尿部采用尿斗、尿袋、尿裤或尿盆现有市售病人用接尿装置,本实用新型优选尿裤这样可以穿戴在病人身上的护理产品,免除每次病人排尿都要手动进行接尿。现有技术只能通过护理人员的帮助完成病人排尿时的接尿以及集尿工作,劳动强度较大。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作出如下改进:所述集尿部包括引流瓶Ⅰ和引流瓶Ⅱ,所述接尿部、引流瓶Ⅰ、引流瓶Ⅱ通过导尿管Ⅰ、导尿管Ⅱ依次连通,还包括负压发生部,所述负压发生部包括负压发生器和与负压发生器电性连接的微控制器,所述负压发生器与引流瓶Ⅱ通过管路连通。微控制器控制负压发生器排空引流瓶内的空气,引流瓶内产生负压从而自动将尿液从接尿装置吸入引流瓶内,设置两个引流瓶一是可以防止尿液反流,二是对于多尿引流时间长的病人,可以避免因负压不足导致的引流停止。

所述接尿装置内部固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引流瓶Ⅰ顶部和底部分别固设有液位传感器Ⅰ和液位传感器Ⅱ,所述引流瓶Ⅱ顶部固设有液位传感器Ⅲ,所述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Ⅰ、液位传感器Ⅱ和液位传感器Ⅲ均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当病人有尿液排出时,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病人排尿,并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微控制器,由微控制器控制负压发生器开始工作,将尿液抽入引流瓶内,当反复多次集尿后,引流瓶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高度,液位传感器Ⅰ、液位传感器Ⅲ向微控制器发送信号,提醒清理尿液,尿液清理后,液位传感器Ⅱ发送信号至微控制器,提醒已完成清理。

所述引流瓶Ⅰ顶部固设有除味装置,所述引流瓶Ⅰ顶部靠近除味装置的位置固设有过滤网,所述导尿管Ⅰ的出液端穿过除味装置位于过滤网的上方,所述导尿管Ⅱ的进液端穿过过滤网位于引流瓶Ⅱ的底部。除味装置可以消除尿味,有效避免尿味的扩散。过滤网可以过滤掉进入引流瓶内的毛发、废物等,使得引流更为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导尿管Ⅰ上固设有止回阀Ⅰ,防止尿液回流。

进一步的,所述导尿管Ⅱ上固设有止回阀Ⅱ,防止尿液回流。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瓶Ⅰ底部连通一闸阀,用于排放尿液。

更进一步的,所述闸阀、止回阀Ⅰ和止回阀Ⅱ均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除味装置内部依次铺设有无纺布层、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所述除味装置壳体上开有透气孔和/或槽。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层、过滤棉层、活性炭层自下而上铺设。如果除味装置中浸入尿液,则过滤棉层和无纺布层可以迅速吸收尿液,防止尿液扩散,污染除味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瓶Ⅰ和引流瓶Ⅱ的瓶体为透明的,上部设有刻度线及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实现病人尿液的自动收集和排放,在收集病人尿液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的帮助病人排尿,大大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引流瓶密闭性好,尿味被及时处理,没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接尿装置,2、引流瓶Ⅰ,3、引流瓶Ⅱ,4、导尿管Ⅰ,5、导尿管Ⅱ,6、负压发生器,7、微控制器,8、管路,9、止回阀Ⅰ,10、止回阀Ⅱ,11、湿度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Ⅰ,13、液位传感器Ⅱ,14、液位传感器Ⅲ,15、闸阀,16、除味装置,16-1、无纺布层, 16-2、过滤棉层,16-3、活性炭层,17、过滤网,18、透气孔,19、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具体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所述一种病人尿液自动收集器,包括接尿部,通过管路与接尿部连通的集尿部,所述接尿部采用尿斗、尿袋、尿裤或尿盆现有市售病人用接尿装置1。

所述集尿部包括引流瓶Ⅰ2和引流瓶Ⅱ3,所述接尿装置1、引流瓶Ⅰ2、引流瓶Ⅱ3通过导尿管Ⅰ4、导尿管Ⅱ5依次连通,还包括负压发生部,所述负压发生部包括负压发生器6和与负压发生器6电性连接的微控制器7,所述负压发生器6与引流瓶Ⅱ3通过管路8连通。所述导尿管Ⅰ4上固设有止回阀Ⅰ9,所述导尿管Ⅱ5上固设有止回阀Ⅱ10。所述接尿装置1内部固设有湿度传感器11,所述引流瓶Ⅰ2顶部和底部分别固设有液位传感器Ⅰ12和液位传感器Ⅱ13,所述引流瓶Ⅱ3顶部固设有液位传感器Ⅲ14,所述湿度传感器11、液位传感器Ⅰ12、液位传感器Ⅱ13和液位传感器Ⅲ14均与微控制器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引流瓶Ⅰ2底部连通一闸阀15。所述闸阀15、止回阀Ⅰ9和止回阀Ⅱ10也均与微控制器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引流瓶Ⅰ2和引流瓶Ⅱ3的瓶体为透明的,上部设有刻度线及刻度。

所述引流瓶Ⅰ2顶部固设有除味装置16,所述引流瓶Ⅰ2顶部靠近除味装置16的位置固设有过滤网17,所述导尿管Ⅰ4的出液端穿过除味装置16位于过滤网17的上方,所述导尿管Ⅱ5的进液端穿过过滤网17位于引流瓶Ⅱ3的底部。参照图2,所述除味装置16内部依次铺设有无纺布层16-1、过滤棉层16-2和活性炭层16-3,所述无纺布层16-1、过滤棉层16-2 和活性炭层16-3自下而上铺设。所述除味装置16壳体上开有透气孔18和槽19。

工作原理:当病人有尿液排出时,通过湿度传感器11检测到病人排尿,并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微控制器7,由微控制器7控制负压发生器6开始工作,将尿液抽入引流瓶内,当反复多次集尿后,引流瓶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高度,液位传感器Ⅰ12、液位传感器Ⅲ14向微控制器 7发送信号,提醒清理尿液,尿液可通过闸阀15放出引流瓶外,尿液清理后,液位传感器Ⅱ 13发送信号至微控制器7,提醒已完成清理。除味装置16可以消除尿味,有效避免尿味的扩散。过滤网17可以过滤掉进入引流瓶内的毛发、废物等,使得引流更为顺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