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7326发布日期:2018-06-28 01:3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灭菌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柱。



背景技术:

为患者做手术时,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要求较高,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3,为此,需对手术室定期进行清洁、杀菌消毒,目前常用紫外线杀菌灯或手术室空气消毒设备进行消毒。但由于不同医院的手术室结构和规格不同,现有紫外线杀菌灯难以适应所有的手术室环境,并且由于室内墙体的拐角处难以照射到,而需要经常对杀菌灯进行移动,使用麻烦。另外,为了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多个杀菌光源,提高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柱,采用伸缩结构,便于携带移动,还能适应不同高度的房间,并只应用了一个发光体,使制造成本降低,而利用光学原理,采用折射、反射的方式,将单个发光体模拟成多个光源,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杀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柱,包括外柱、内柱、底座和支撑腿,所述的外柱呈圆筒形并采用半透明材质制造,外柱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散光片;所述的散光片呈半圆形,所有的散光片均等间距呈“一”字排列设置在外柱的一半内腔中,散光片用于将主光源的光线通过折射和反射来模拟成新的光源。

所述的内柱呈半圆筒形并采用半透明材质制造,内柱设置在外柱的另一半内腔中,内柱的凸面侧与外柱的内腔壁贴合,且内柱的凹面侧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散光板;所述的散光板呈半圆形。

所述的底座设置在外柱最底部,底座中心设置有灭菌灯。

所述的支撑腿设置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腿数量为二,两根支撑腿与底座在水平方向铰接,且两根支撑腿之间的夹角最大为直角,以便于放在墙角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散光片和散光板表面为磨砂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柱,采用伸缩结构,便于携带移动,还能适应不同高度的房间,并只应用了一个发光体,使制造成本降低,而利用光学原理,采用折射、反射的方式,使散光板被动发光,将单个发光体模拟成多个光源,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面的断面图;

图中:外柱(1)、内柱(2)、底座(3)、支撑腿(4)、散光片(11)、散光板(21)、灭菌灯(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柱,包括外柱1、内柱2、底座3和支撑腿4,所述的外柱1呈圆筒形并采用半透明材质制造,外柱1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散光片11;所述的散光片11呈半圆形,所有的散光片11均等间距呈“一”字排列设置在外柱1的一半内腔中,散光片11用于将主光源的光线通过折射和反射来模拟成新的光源。

所述的内柱2呈半圆筒形并采用半透明材质制造,内柱2设置在外柱1的另一半内腔中,内柱2的凸面侧与外柱1的内腔壁贴合,且内柱2的凹面侧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散光板21;所述的散光板21呈半圆形。

所述的底座3设置在外柱1最底部,底座3中心设置有灭菌灯31。

所述的支撑腿4设置在底座3上。

所述的支撑腿4数量为二,两根支撑腿4与底座3在水平方向铰接,且两根支撑腿4之间的夹角最大为直角,以便于放在墙角使用。

所述的散光片11和散光板21表面为磨砂材质。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柱在使用时,由于采用伸缩结构,可根据需要方便地将其移动到不同地点,还能适应不同高度的房间;由于只应用了一个发光体,使制造成本降低,而使用散光板21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多个光源,散光板21为透明材料,其表面为磨砂材质,使得光线穿过散光板21时在其表面磨砂材质的影响下,每个散光板21均充当一个被动发光的光源,并且根据散光板21距离主光源的距离由远及近依次减少散光板21上磨砂的数量,使每个散光板21所发出的光强度相近,本装置将单个发光体模拟成多个光源,减少主动光源的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杀菌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