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肾性骨病药丸的制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35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肾性骨病药丸的制粒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制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肾性骨病药丸的制粒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肾性骨病多采用西医疗法,但是西医疗法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现阶段我们研究了一种中药,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补肾填精,强腰膝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中西医连用可以有效的改善骨质疏松患者骨痛症状,增加人体骨量的作用。该中药制备成中药丸,制备中药丸的设备多种多样,但是现有的制粒设备的制粒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差,不具备干燥装置,制备完成后还需要就行烘干处理,因此急需一种治粒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好,一次即可制得成品的制粒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性骨病药丸的制粒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无需人工操作,治粒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好,在装置内设置了烘干设备,在制粒完成后也无需人工进行烘干处理,一次即可完成成品药丸的制备,简化了操作过程,从而提高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性骨病药丸的制粒设备,包括搅拌机、斗式提升机、料仓、粉碎机构、制粒机构和干燥箱,在所述搅拌机、斗式提升机、料仓、粉碎机构和制粒机构上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机的出料口与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连接,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通过斜板与料仓的进料口连接,料仓的出料口与粉碎机构的进料口连接,粉碎机构的出料口与制粒机构的进料口连接,制粒机构的出料口与出粒通道连接,出粒通道与出粒口连接,在出粒通道的下方设置干燥箱。

原料从搅拌机的进料口进入,搅拌后通过斗式提升机输送至料仓,然后自料仓进入粉碎机构进行粉碎,粉碎完毕后进入制粒机构制粒,制得的药粒进入出粒通道,通过出粒通道下方的干燥箱对药粒进行干燥处理,处理完成后从出粒口排出。

作为优选,在粉碎机构的出料口与制粒机构的进料口之间连接定量加料机。设置定量加料机是为了确保从粉碎机构进入制粒机构的原料不至于过多,避免造成制粒机构的堵塞。

作为优选,所述制粒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排压粒刀片和设置在2排压粒刀片两侧的1排正转轴与1排反转轴,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正转轴和反转轴连接,1排正转轴与其中一排压粒刀片连接,且1个压粒刀片对应1个正转轴;1排反转轴与另一排压粒刀片连接,且1个压粒刀片对应1个反转轴。

正转轴和反转轴分别带动左右两排压粒刀片的旋转挤压,此过程实现了从原料药到药丸的制备过程。

作为优选,每排压粒刀片设置7~10个压粒刀片。设置的个数根据设备的大小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在出粒通道的底部设置若干散热孔。可以将下方干燥箱内的热量带入出粒通道中,实现对出粒通道内药丸的干燥处理。

作为优选,在所述出粒口的下方设置接粒槽。设置接粒槽可以省去人工接料这一步。

作为优选,所述出粒通道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出粒通道为倾斜设置。这样设置有助于药丸从出粒通道排出至出粒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无需人工操作,治粒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好,在装置内设置了烘干设备,在制粒完成后也无需人工进行烘干处理,一次即可完成成品药丸的制备,简化了操作过程,从而提高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制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搅拌机,2、斗式提升机,3、斜板,4、料仓,5、粉碎机构,6、定量加料机,7、制粒机构,701、压粒刀片,702、正转轴,703、反转轴,8、驱动电机,9、出粒通道,10、出粒口,11、接粒槽,12、干燥箱,13、支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2,一种用于治疗肾性骨病药丸的制粒设备,包括搅拌机1、斗式提升机2、料仓4、粉碎机构5、制粒机构7和干燥箱12,在所述搅拌机1、斗式提升机2、料仓4、粉碎机构5和制粒机构7上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机1的出料口与斗式提升机2的进料口连接,斗式提升机2的出料口通过斜板3与料仓4的进料口连接,料仓4的出料口与粉碎机构5的进料口连接,粉碎机构5的出料口与制粒机构7的进料口连接,制粒机构7的出料口与出粒通道9连接,出粒通道9与出粒口10连接,在出粒通道9的下方设置干燥箱12。

原料从搅拌机1的进料口进入,搅拌后通过斗式提升机2输送至料仓4,然后自料仓4进入粉碎机构5进行粉碎,粉碎完毕后进入制粒机构7制粒,制得的药粒进入出粒通道9,通过出粒通道9下方的干燥箱12对药粒进行干燥处理,处理完成后从出粒口10排出。

在粉碎机构5的出料口与制粒机构7的进料口之间连接定量加料机6。设置定量加料机6是为了确保从粉碎机构5进入制粒机构7的原料不至于过多,避免造成制粒机构7的堵塞。

所述制粒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8、2排压粒刀片701和设置在2排压粒刀片701两侧的1排正转轴702与1排反转轴703,所述驱动电机8分别与正转轴702和反转轴703连接,1排正转轴702与其中一排压粒刀片701连接,且1个压粒刀片701对应1个正转轴702;1排反转轴703与另一排压粒刀片701连接,且1个压粒刀片701对应1个反转轴703。

正转轴702和反转轴703分别带动左右两排压粒刀片701的旋转挤压,此过程实现了从原料药到药丸的制备过程。

每排压粒刀片701设置7个压粒刀片701。设置的个数根据设备的大小进行调整。

在出粒通道9的底部设置若干散热孔。可以将下方干燥箱12内的热量带入出粒通道9中,实现对出粒通道9内药丸的干燥处理。

在所述出粒口10的下方设置接粒槽11。设置接粒槽11可以省去人工接料这一步。

所述出粒通道9通过支撑装置13支撑,出粒通道9为倾斜设置。这样设置有助于药丸从出粒通道9排出至出粒口10。

实施例2,如图1-2,一种用于治疗肾性骨病药丸的制粒设备,包括搅拌机1、斗式提升机2、料仓4、粉碎机构5、制粒机构7和干燥箱12,在所述搅拌机1、斗式提升机2、料仓4、粉碎机构5和制粒机构7上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机1的出料口与斗式提升机2的进料口连接,斗式提升机2的出料口通过斜板3与料仓4的进料口连接,料仓4的出料口与粉碎机构5的进料口连接,粉碎机构5的出料口与制粒机构7的进料口连接,制粒机构7的出料口与出粒通道9连接,出粒通道9与出粒口10连接,在出粒通道9的下方设置干燥箱12。

原料从搅拌机1的进料口进入,搅拌后通过斗式提升机2输送至料仓4,然后自料仓4进入粉碎机构5进行粉碎,粉碎完毕后进入制粒机构7制粒,制得的药粒进入出粒通道9,通过出粒通道9下方的干燥箱12对药粒进行干燥处理,处理完成后从出粒口10排出。

在粉碎机构5的出料口与制粒机构7的进料口之间连接定量加料机6。设置定量加料机6是为了确保从粉碎机构5进入制粒机构7的原料不至于过多,避免造成制粒机构7的堵塞。

所述制粒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8、2排压粒刀片701和设置在2排压粒刀片701两侧的1排正转轴702与1排反转轴703,所述驱动电机8分别与正转轴702和反转轴703连接,1排正转轴702与其中一排压粒刀片701连接,且1个压粒刀片701对应1个正转轴702;1排反转轴703与另一排压粒刀片701连接,且1个压粒刀片701对应1个反转轴703。

正转轴702和反转轴703分别带动左右两排压粒刀片701的旋转挤压,此过程实现了从原料药到药丸的制备过程。

每排压粒刀片701设置10个压粒刀片701。设置的个数根据设备的大小进行调整。

在出粒通道9的底部设置若干散热孔。可以将下方干燥箱12内的热量带入出粒通道9中,实现对出粒通道9内药丸的干燥处理。

在所述出粒口10的下方设置接粒槽11。设置接粒槽11可以省去人工接料这一步。

所述出粒通道9通过支撑装置13支撑,出粒通道9为倾斜设置。这样设置有助于药丸从出粒通道9排出至出粒口10。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