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乳腺外科用引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4665发布日期:2018-06-19 23:4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乳腺外科用引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乳腺外科用引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临床上在给乳腺病人进行手术后,创面渗血、渗液严重,经常在创口处插入引流装置对乳房内渗血、渗液引流,以减少感染,利于伤口的愈合。但现有的引流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引流装置仅起到引流渗血、渗液的作用,不能对患部的乳房内进行有效的冲洗和消炎,冲洗时需要将引流管拔出后再用清洗管进行清洗消炎,反复的拔出和插入引流管容易二次感染,给患者带来痛苦。

2、现有的引流装置多采用负压引流装置,伸入到乳房内的引流管上多设有引流小孔,在负压的作用下,大部分引流小孔容易被乳房内组织堵塞,失去引流作用或造成引流缓慢,减低引流效率。

3、现有的引流管是通过绷带绑扎进行固定,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绑扎太紧容易压扁引流管,影响引流排液的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乳腺外科用引流固定装置,它不仅能够起到引流渗血、渗液的作用,而且能够对患部的乳房内进行有效的冲洗和消炎;避免了在负压的作用下,大部分引流小孔容易被乳房内组织堵塞的现象,提高了引流效率;而且能够能加方便、有效的对引流装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乳腺外科用引流固定装置,包括管体、固定胶塞、负压引流袋、注药管和细长顶柱,所述管体内设有引流管道和施药管道,所述管体最内侧设有与细长顶柱相适应的顶柱放置腔,所述管体侧壁上设有第一出药孔和滑孔,所述第一出药孔与施药管道相连通,所述滑孔与引流管道、施药管道和顶柱放置腔均相连通,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撑开柱,所述撑开柱一端设置于顶柱放置腔内,所述撑开柱另一端与胸腔接触,所述撑开柱内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侧壁上设有导流进孔和导流出孔,所述导流进孔与胸腔连通,所述导流出孔与引流管道连通,所述固定胶塞设置为与人体胸部相适应的弧形,所述固定胶塞内侧设有与人体胸部相粘接的黏贴,所述固定胶塞与管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胶塞内设有与引流管道相连通的汇流腔,所述固定胶塞上还设有可伸缩引流长管和台座,所述可伸缩引流长管一端与汇流腔连通,所述可伸缩引流长管另一端与负压引流袋连通,所述注药管设置于台座上,且所述注药管与施药管道相连通,所述细长顶柱设置于顶柱放置腔内,所述细长顶柱侧壁与撑开柱一端接触。

所述管体顶部设有半圆形管头。

所述半圆形管头上设有与施药管道相连通的第二出药孔。

所述第一出药孔和第二出药孔的孔径为1~2毫米。

所述滑孔孔径为2~5毫米。

所述第一出药孔和滑孔在管体侧壁上交错分布。

所述撑开柱外端设有球槽,所述球槽内设有滚动橡胶球。

所述撑开柱内端设有限位凸缘。

所述台座上设有固定扣,所述细长顶柱底部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上设有与固定扣相适应的扣槽。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中的管体内设有引流管道和施药管道,引流管道能够起到引流渗血、渗液的作用,施药管道能够对患部的乳房内进行有效的冲洗和消炎;本装置还设有撑开柱,撑开柱能够在滑孔内滑动,而且能够将患处乳房内的渗血、渗液导流至引流管道内,撑开柱在细长顶柱的作用下能够从管体内伸出,从而将患处乳房内组织撑开,避免了在负压的作用下,引流装置被乳房内组织堵塞,提高了引流效率;而且通过在固定胶塞内侧设置与人体胸部相粘接的黏贴,能够能加方便、有效的对引流装置进行固定。

2、管体顶部设置半圆形管头,能够更加方便的将管体插入到患者的乳房内,避免乳房内组织的损伤。

3、通过在半圆形管头上设置与施药管道相连通的第二出药孔,对患部的乳房内进行冲洗和消炎时更够更加的彻底。

4、由于渗血、渗液都较为粘稠,将第一出药孔和第二出药孔的孔径设置的很小,为1~2毫米,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渗血、渗液通过第一出药孔和第二出药孔流入施药管道。

5、滑孔孔径为2~5毫米,保证了撑开柱外径也为2~5毫米,保证了撑开柱的强度,是撑开柱能够有效地将患处乳房内组织撑开。

6、通过将第一出药孔和滑孔在管体侧壁上交错分布,既保证了冲洗和消炎能够全面积覆盖,也保证了渗血、渗液引流的全面积覆盖,使冲洗、消炎以及渗血、渗液的引流更加彻底。

7、通过在撑开柱外端设置球槽,球槽内设有滚动橡胶球,将管体插入和拔出时,滚动橡胶球与内部组织之间为滚动摩擦,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管体与内部组织之间的摩擦,将管体插入和拔出时减轻患者的痛苦。

8、通过在撑开柱内端设置限位凸缘,能避免撑开柱完全滑入到乳房内部,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9、台座上设置固定扣,能够更加方便的将细长顶柱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I部放大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II部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管体;2、固定胶塞;3、负压引流袋;4、注药管;5、细长顶柱;6、引流管道;7、施药管道;8、顶柱放置腔;9、第一出药孔;10、滑孔;11、撑开柱;12、导流腔;13、导流进孔;14、导流出孔;15、黏贴;16、汇流腔;17、可伸缩引流长管;18、台座;19、半圆形管头;20、第二出药孔;21、滚动橡胶球;22、限位凸缘;23、固定扣;24、环形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新型乳腺外科用引流固定装置,主体结构包括管体1、固定胶塞2、负压引流袋3、注药管4和细长顶柱5,所述管体1内设有引流管道6和施药管道7,引流管道6能够起到引流渗血、渗液的作用,施药管道7能够对患部的乳房内进行有效的冲洗和消炎。所述管体1最内侧设有与细长顶柱5相适应的顶柱放置腔8,所述管体1侧壁上设有第一出药孔9和滑孔10,第一出药孔9用于对患部的乳房内进行有效的冲洗和消炎,滑孔10用来放置撑开柱11。所述第一出药孔9与施药管道7相连通,所述滑孔10与引流管道6、施药管道7和顶柱放置腔8均相连通,所述滑孔10内滑动连接有撑开柱11,所述撑开柱11一端设置于顶柱放置腔8内,所述撑开柱11另一端与胸腔接触,所述撑开柱11内设有导流腔12,导流腔12用于将胸腔内的渗血、渗液导流至引流管道6内。所述导流腔12侧壁上设有导流进孔13和导流出孔14,导流进孔13和导流出孔14是渗血、渗液的进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所述导流进孔13与胸腔连通,所述导流出孔14与引流管道6连通,撑开柱11能够在滑孔10内滑动,而且能够将患处乳房内的渗血、渗液导流至引流管道6内,撑开柱11在细长顶柱5的作用下能够从管体1内伸出,从而将患处乳房内组织撑开,避免了在负压的作用下,引流装置被乳房内组织堵塞,提高了引流效率。所述固定胶塞2设置为与人体胸部相适应的弧形,所述固定胶塞2内侧设有与人体胸部相粘接的黏贴15,通过在固定胶塞2内侧设置与人体胸部相粘接的黏贴15,能够能加方便、有效的对引流装置进行固定。所述固定胶塞2与管体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胶塞2内设有与引流管道6相连通的汇流腔16,引流管道6内的渗血、渗液在汇流腔16内汇集。所述固定胶塞2上还设有可伸缩引流长管17和台座18,所述可伸缩引流长管17一端与汇流腔16连通,所述可伸缩引流长管17另一端与负压引流袋3连通,可伸缩引流长管17用于将汇流腔16内的渗血、渗液引出至负压引流袋3内储存。所述注药管4设置于台座18上,且所述注药管4与施药管道7相连通,注药管4用于注射用于清洗和消炎的药物。所述细长顶柱5设置于顶柱放置腔8内,所述细长顶柱5侧壁与撑开柱11一端接触。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将管体1插入到患者的乳房内,避免乳房内组织的损伤,所述管体1顶部设有半圆形管头19。

为了对患部的乳房内进行冲洗和消炎时更够更加的彻底,所述半圆形管头19上设有与施药管道7相连通的第二出药孔20。第二出药孔20用于对管体1顶部的组织进行冲洗消炎。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渗血、渗液通过第一出药孔9和第二出药孔20流入施药管道7,所述第一出药孔9和第二出药孔20的孔径为1~2毫米。由于渗血、渗液都较为粘稠,将第一出药孔9和第二出药孔20的孔径设置的很小,为1~2毫米,粘稠的渗血、渗液很难进入到施药管道7内,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渗血、渗液通过第一出药孔9和第二出药孔20流入施药管道7。

所述滑孔10孔径为2~5毫米。滑孔10孔径为2~5毫米,保证了撑开柱11外径也为2~5毫米,保证了撑开柱11的强度,是撑开柱11能够有效地将患处乳房内组织撑开。

所述第一出药孔9和滑孔10在管体1侧壁上交错分布。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冲洗和消炎能够全面积覆盖,也保证了渗血、渗液引流的全面积覆盖,使冲洗、消炎以及渗血、渗液的引流更加彻底。

所述撑开柱11外端设有球槽,所述球槽内设有滚动橡胶球21。将管体1插入和拔出时,滚动橡胶球21与内部组织之间为滚动摩擦,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管体1与内部组织之间的摩擦,将管体1插入和拔出时减轻患者的痛苦。

为了能避免撑开柱11完全滑入到乳房内部,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述撑开柱11内端设有限位凸缘22。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将细长顶柱5固定,所述台座18上设有固定扣23,所述细长顶柱5底部设有环形凸缘24,所述环形凸缘24上设有与固定扣23相适应的扣槽。

使用方法以及原理:

使用之前首先将整个装置进行消毒清洗,然后将撑开柱11滑入至管体1内,再将管体1插入到患处乳房内,插入过程中要将细长顶柱5从顶柱放置腔8内取出,然后通过黏贴15将固定胶塞2与人体胸部粘接固定,负压引流袋3放在患者口袋内或者固定到患者胸部以下,然后将细长顶柱5插入至顶柱放置腔8内,细长顶柱5侧壁将撑开柱11顶出顶柱放置腔8,使其伸入至胸腔内,将患处乳房内组织撑开,然后通过台座18上的固定扣23将细长顶柱5固定即可。撑开柱11内设有导流腔12,将撑开柱11顶出至胸腔后,导流腔12侧壁上的导流进孔13与胸腔连通,导流腔12侧壁上的导流出孔14与引流管道6连通,这样一来,渗血、渗液依次经过导流进孔13、导流腔12、导流出孔14、引流管道6、汇流腔16、可伸缩引流长管17,就可流入到负压引流袋3内,完成整个引流过程。

对患部的乳房内进行冲洗和消炎时,使用注射器将冲洗和消炎药物注入到注药管4,药物会再经过施药管道7流入至第一出药孔9、第二出药孔20内,通过第一出药孔9和第二出药孔20将药物注射至患部的乳房内进行有效的冲洗和消炎。

将装置取出时,首先也要将细长顶柱5从顶柱放置腔8内取出,然后将固定胶塞2从人体胸部拆下,再缓慢的将管体1从患部的乳房内抽出,抽出过程中撑开柱11会通过滑孔10滑入至管体1内,从而方便的将管体1抽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