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163发布日期:2018-10-16 17:2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救转运床。



背景技术:

急救转运床是用于将急救病人转移的床。现有的急救转运床一般包括主床架,主床架底部通过架体连接滑轮组件,主床架上设置床板,该种急救转运床结构简单,但是具有以下缺点:无法根据病人进行调节,使得舒适度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救转运床,可进行高度和倾斜度等调节,舒适性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急救转运床,包括底架和主床架,底架上设有脚轮,所述底架与主床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主床架与升降机构之间设有倾斜调节机构,主床架上设有相互铰接的固定床板和活动靠背,活动靠背与主床架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杆架,两连杆架的顶端以上连接块连接,上连接块与主床架连接,两连杆架的下端以下连接块连接,下连接块连接有升降驱动器。

所述升降驱动器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底架和下连接块铰接,液压缸由踏板控制。

所述倾斜调节机构包括倾斜调节气弹簧,倾斜调节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主床架和上连接块铰接,倾斜调节气弹簧由按压把手控制,按压把手位于主床架底部。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气弹簧,角度调节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靠背的底面和主床架铰接。

所述底架上设有盖壳。

所述底架上设有氧气瓶固定架,氧气瓶固定架上设有氧气瓶。

所述主床架上设有X光盒盘。

所述主床架的周圈设有护栏。

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调节主床架的高度,倾斜调节机构调节主床架的倾斜角度,角度调节机构调节活动靠背的翻转角度,可根据病人做适用性调节,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主床架,3-升降机构,31-连杆架,32-上连接块,33-下连接块,34-升降驱动器,341-液压缸,342-踏板,4-固定床板,5-活动靠背,6-倾斜调节机构,61-倾斜调节气弹簧,62-按压把手,7-角度调节机构,71-角度调节气弹簧,8-盖壳,9-护栏,10-脚轮,11-X光盒盘,12-氧气瓶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急救转运床,包括底架1和主床架2,底架1上设有脚轮10。底架1与主床架2之间设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调节主床架2的高度。主床架2与升降机构3之间设有倾斜调节机构6,倾斜调节机构6控制主床架2的倾斜角度。主床架2上设有相互铰接的固定床板4和活动靠背5,活动靠背5与主床架2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7,角度调节机构7控制活动靠背5翻转角度。为避免相关部件露出,底架1上设有盖壳8。

升降机构3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杆架31,两连杆架31的顶端以上连接块32连接,上连接块32与主床架2连接,两连杆架31的下端以下连接块33连接,下连接块33连接有升降驱动器34。升降驱动器34包括液压缸341,液压缸341的两端分别与底架1和下连接块33铰接,液压缸341由踏板342控制。踩踏踏板342可控制液压缸341伸出,液压缸341带动下连接块33移动,从而带动两连杆架31倾斜角度变化,进而改变主床架2的高度。

倾斜调节机构6包括倾斜调节气弹簧61,倾斜调节气弹簧61的两端分别与主床架2和上连接块32铰接,倾斜调节气弹簧61由按压把手62控制,按压把手62位于主床架2底部。

角度调节机构7包括角度调节气弹簧71,角度调节气弹簧71的两端分别与活动靠背5的底面和主床架2铰接。

底架1上设有氧气瓶固定架12,氧气瓶固定架12上设有氧气瓶,便于输氧。主床架2上设有X光盒盘11,便于查看X光片。主床架1的周圈设有护栏9,有利于防护。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升降机构3控制主床架2的高度,从而控制整体的高度;倾斜调节机构6控制主床架2的倾斜角度,从而适合不同病人使用;角度调节机构7控制活动靠背5翻转角度,从而适合不同病人对于活动靠背5的高度要求。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