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2249发布日期:2018-06-19 19:44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



背景技术:

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患者需在全麻状态下经气管导管置入纤维支气管镜,与麻醉共用一个通道----气管导管,给患者术中的呼吸管理造成干扰,以往麻醉采用短时间暂停呼吸,将气管导管让位于纤维支气管镜,或行高频通气麻醉。暂停呼吸会使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蓄积,高频通气麻醉虽然可解决供氧问题,但高频通气往往会造成患者二氧化碳蓄积,使电解质紊乱,内环境遭到破坏,增加患者心肺负担。随着手术时长的增加,通气的保障程度会大大降低,因此手术医生考虑该问题时常会提前结束治疗,不能保证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将纤支镜和麻醉通气分离的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包括主管,所述的主管的前端分叉形成侧管,其中一个侧管与纤维支气管镜相接,且该侧管具有可关闭式开口,该侧管内还设有单向活瓣,所述的单向活瓣的开启方向朝向主管,另一个侧管与麻醉通气螺纹管相连接。

在上述的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中,所述的可关闭式开口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侧管的开口处的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的周内壁与侧管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的密封盖上开有供纤维支气管镜插入的插口,密封盖上通过连接带还连接有与插口相配合的堵头。

在上述的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中,所述的插口的内壁上设有外气囊圈,所述的外气囊圈的中部为供纤维支气管镜穿过的外穿孔。

在上述的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中,所述的密封盖的下端面上设有环绕插口的内气囊圈,所述的内气囊圈的中部为供纤维支气管镜穿过的内穿孔。

在上述的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中,所述的内气囊圈和外气囊圈之间通过通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内气囊圈上开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处设有能够使气体单向进入内气囊圈的单向瓣膜。

在上述的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中,所述的内气囊圈和外气囊圈通过橡胶垫层与密封盖相连接。

在上述的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中,所述的橡胶垫层包括设置插口的内壁上的上橡胶圈和设置在密封盖的下端面上且环绕插口分布的下橡胶圈,所述的上橡胶圈和下橡胶圈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在上述的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中,所述的密封盖的上端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插口开设在凹槽的中部,所述的堵头包括与凹槽相配合的上堵盖和与插口相配合的下堵柱。

在上述的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中,所述的上堵盖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凹槽的底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的优点在于:第一,实现通气与支气管镜检查并行且互不干扰,既保证了患者安全通气,又给医生提供了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的通道。第二,其中一个侧管的开口为可关闭式进口,且内部加入单向活瓣,开启方向朝向气管内部,在纤维支气管镜进入后可对其进行密闭包裹而不发生漏气,保证了患者的通气容量。第三,内气囊圈和外气囊圈在通气后均膨大,二者表面均与纤维支气管镜相贴合,避免气体从间隙中漏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维支气管镜插入侧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盖盖在侧管开口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气囊圈和内气囊圈的俯视图。

图中,主管1、侧管2、纤维支气管镜3、可关闭式开口4、单向活瓣5、麻醉通气螺纹管6、开口7、密封盖8、插口10、连接带11、堵头12、外气囊圈13、外穿孔14、内气囊圈15、内穿孔16、通气管17、通气孔18、单向瓣膜19、橡胶垫层20、上橡胶圈21、下橡胶圈22、凹槽23、上堵盖24、下堵柱25、第一密封圈26、第二密封圈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支气管镜检查用气道管理三通包括主管1,主管1的前端分叉形成侧管2,其中一个侧管2与纤维支气管镜3相接,且该侧管2具有可关闭式开口4,该侧管2内还设有单向活瓣5,单向活瓣5的开启方向朝向主管1,另一个侧管2与麻醉通气螺纹管6相连接。本气道管理三通通过一个连接于气管导管的三通巧妙地解决了通气与治疗的矛盾,实现通气与支气管镜检查并行且互不干扰,既保证了患者安全通气,又给医生提供了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的通道。纤维支气管镜通过三通的一侧侧管2进入气道,此侧侧管2的开口7为可关闭式进口,且内部加入单向活瓣5,开启方向朝向气管内部,在纤维支气管镜进入后可对其进行密闭包裹而不发生漏气,保证了患者的通气容量。三通的另一侧侧管2连接麻醉通气螺纹管6,在麻醉期间不受任何支气管镜检查的干扰,保证了患者的通气水平,给手术医生提供了良好的手术环境。

其中,可关闭式开口4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侧管2的开口7处的密封盖8,密封盖8的周内壁与侧管2外壁密封连接,密封盖8上开有供纤维支气管镜3插入的插口10,密封盖8上通过连接带11还连接有与插口10相配合的堵头12。纤维支气管镜3通过插口10插入到侧管2中,当不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则将堵头12堵住插口10,使得该侧的侧管2封闭。

进一步,插口10的内壁上设有外气囊圈13,外气囊圈13的中部为供纤维支气管镜3穿过的外穿孔14。密封盖8的下端面上设有环绕插口10的内气囊圈15,内气囊圈15的中部为供纤维支气管镜3穿过的内穿孔16。内气囊圈15和外气囊圈13之间通过通气管17相连接,内气囊圈15上开有若干通气孔18,通气孔18处设有能够使气体单向进入内气囊圈15的单向瓣膜19。麻醉通气螺纹管6通气过程中,侧管2中气压变大,气体经被通气孔18压入到内气囊圈15中,内气囊圈15中的气体经通气管17进入到外气囊圈13中,内气囊圈15和外气囊圈13均膨大,二者表面均与纤维支气管镜3相贴合,避免气体从间隙中漏出。进一步,内气囊圈15和外气囊圈13通过橡胶垫层20与密封盖8相连接。橡胶垫层20包括设置插口10的内壁上的上橡胶圈21和设置在密封盖8的下端面上且环绕插口10分布的下橡胶圈22,上橡胶圈21和下橡胶圈22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橡胶垫层2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更具体地说,密封盖8的上端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凹槽23,插口10开设在凹槽23的中部,堵头12包括与凹槽23相配合的上堵盖24和与插口10相配合的下堵柱25。上堵盖24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26,凹槽23的底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27。密封效果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主管1、侧管2、纤维支气管镜3、可关闭式开口4、单向活瓣5、麻醉通气螺纹管6、开口7、密封盖8、插口10、连接带11、堵头12、外气囊圈13、外穿孔14、内气囊圈15、内穿孔16、通气管17、通气孔18、单向瓣膜19、橡胶垫层20、上橡胶圈21、下橡胶圈22、凹槽23、上堵盖24、下堵柱25、第一密封圈26、第二密封圈2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