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磁性牙科骨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2430发布日期:2018-06-19 19:4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磁性牙科骨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磁性牙科骨凿。



背景技术:

牙骨凿属于口腔手术器械,是医生在手术中经常会用到的。手术中医生手中的手术器械就像悬崖边救人的绳索,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而牙骨凿是手术器械中非常精细的一种,它的质量决定着一场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是否能让患者放心,手术器械网专业提供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手术器械,牙骨凿是口腔手术中主要的手术器械之一。

现有技术中的牙科骨凿由于结构上采用一体式实芯因此常常在使用时需要控制敲击力度,常常因为掌控不好造成患者的不舒适,另外随着牙科手术的发展,牙科医生对于手术精度更高,这样的结构也不再满足高精度的凿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磁性牙科骨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磁性牙科骨凿,包括:凿身和与凿身尾部一体连接的手柄,所述凿身的端部设有刀头,该手柄顶部和底部设有增加与手掌间摩擦力的波浪纹,所述凿身表面为曲面且手柄上设有贯穿手柄侧面的条形缓冲孔,所述缓冲孔分布在手柄侧面且彼此平行设置,所述刀头的刀刃侧面为内凹的弧形。

较为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尾部为方便敲打受力的平面。

较为优选的,所述凿身边缘经过圆角处理。

较为优选的,所述缓冲孔还能由首尾连接的“S”型孔代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磁性牙科骨凿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的骨凿一体式实芯结构,采用具有缓冲孔的手柄,具有两个优点,一方面该缓冲孔能够在敲击时对传导起到一部分缓冲,防止因为医生用力过度导致病人疼痛,另外,为增强缓冲效果,采用多个缓冲孔平行分布或者首尾S型分布的结构特点,另一方面,还缓冲孔还能在手持时起到通风的作用,防止医生手汗过多导致打滑,较为特别的是,刀头的设计采用内凹的弧形主要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牙齿釉面一般为弧面,传统的平面刀口稳定性较差,综上所述,本牙科骨凿对传统的骨凿结构进行改进,结构简单,易用性大大提高,为牙科手术进步的一小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刀头结构侧视图。

图中:1、凿身;2、手柄;3、刀头;4、波浪纹:5、缓冲孔;6、刀刃;7、手柄的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电动磁性牙科骨凿,包括:凿身1和与凿身1尾部一体连接的手柄2,所述凿身1的端部设有刀头3,该手柄2顶部和底部设有增加与手掌间摩擦力的波浪纹4,所述凿身1表面为曲面且手柄2上设有贯穿手柄侧面的条形缓冲孔5,所述缓冲孔5分布在手柄2侧面且彼此平行设置,所述刀头3的刀刃6侧面为内凹的弧形。

较为优选的,所述手柄2的尾部7为方便敲打受力的平面。

较为优选的,所述凿身1边缘经过圆角处理。

较为优选的,所述缓冲孔5还能由首尾连接的“S”型孔代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磁性牙科骨凿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的骨凿一体式实芯结构,采用具有缓冲孔的手柄,具有两个优点,一方面该缓冲孔能够在敲击时对传导起到一部分缓冲,防止因为医生用力过度导致病人疼痛,另外,为增强缓冲效果,采用多个缓冲孔平行分布或者首尾S型分布的结构特点,另一方面,还缓冲孔还能在手持时起到通风的作用,防止医生手汗过多导致打滑,较为特别的是,刀头的设计采用内凹的弧形主要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牙齿釉面一般为弧面,传统的平面刀口稳定性较差,综上所述,本牙科骨凿对传统的骨凿结构进行改进,结构简单,易用性大大提高,为牙科手术进步的一小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