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移植患者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4190发布日期:2018-07-10 21:3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肝移植患者助行器。



背景技术:

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主要内容之一,助行器可以辅助术后病人的康复活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840157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包含滚轮的助行器,包括左侧支架、右侧支架、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左侧支架由左前腿、左扶手、左后腿三部分构成,且呈n形;所述右侧支架由右前腿、右扶手、右后腿三部分构成,且呈n形;在左前腿与右前腿之间设有上横梁和下横梁,将左侧支架与右侧支架相互水平地连接在一起;在下横梁的杆身上活动连接有一个座椅,所述座椅的一边可绕下横梁的轴旋转;在座椅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座椅支脚;在左前腿和右前腿的末端均设有带锁紧装置的滚轮;在左侧支架或右侧支架上连有一个可伸缩的输液架。

虽然上述发明能够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但只设置一个挂钩,不能满足像肝移植患者术后管道较多的问题,也不能实时监测病人活动的身体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像肝移植患者管道多、在活动时不好安置、活动过程中不能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活动过程中休息时需回病房拿出凳子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肝移植患者助行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肝移植患者助行器,包括由左前腿、左扶手、左后腿构成的“n”型左支架,由右前腿、右扶手、右后腿构成的“n” 型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上横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显示装置、控制电路、以及设置在左扶手或右扶手的血氧饱和度探头和报警器开关,报警器通过报警器开关电气连接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连接血氧饱和度探头和显示装置。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有计步器。

进一步,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输液支架。

进一步,所述左前腿、左后腿、右前腿、右后腿由伸缩杆件构成。

进一步,所述左前腿和右前腿设有万向轮,所述左后腿和右后腿与地面接触到部分设有防滑胶垫。

进一步,所述助行器设有若干挂钩。

进一步,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铰接有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可根据患者身高调节左右支架腿部伸缩杆件的长度,使助行器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2、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可方便地将输液袋挂在输液架上以保证输液通畅及预防输液管滑脱。

3、在患者下床活动时可将多个引流袋挂在挂钩上,能有效避免活动中意外脱管的发生。

4、扶手架上设置有监测患者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探头及报警器,患者在活动时心率和血氧饱和度随时在显示屏上可见,当患者活动时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可随时按下扶手架上的报警器的开关,医务人员可以及时赶到并进行相应处理。

5、对像肝移植手术创伤大的患者,下床活动要按计划进行,计步器可指导患者根据计划循序渐进进行活动。

6、患者下床活动感觉劳累可在与助行器连接的座椅上休息,当出现病情变化或头晕不适等其他情况在按下报警器开关的同时也可坐在座椅上等待医务人员到来进行处理,以防跌倒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肝移植患者助行器,包括由左前腿1、左扶手18、左后腿3构成的“n”型左支架,由右前腿4、右扶手5、右后腿6构成的“n” 型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上横梁2连接。

左前腿1、左后腿3、右前腿4、右后腿6由伸缩杆件构成。通过杆件上的高度调节孔11来调节其长度,使助行器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最高高度104cm,最低高度80cm,每个调节孔相距8cm。

为了增强稳定性,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设有下横梁13,左前腿1、左后腿3之间设有支撑杆A,右前腿4、右后腿6之间设有支撑杆B,左前腿1、右前腿4与地面成斜角,左后腿3、右后腿6与地面垂直,左前腿1、右前腿4设有万向轮10,左后腿3、右后腿6与地面接触到部分设有防滑胶垫8。

左支架或右支架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输液支架14。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可方便地将输液袋挂在输液架上以保证输液通畅及预防输液管滑脱。

支撑杆A、支撑杆B、下横梁13上设有若干挂钩7和挂钩孔9。可将挂钩7放入挂钩孔9内,防止挂钩7左右移动。引流管较多的患者可将引流袋挂在引流管同侧的挂钩上,有效避免活动中意外脱管。

左扶手18和右扶手5的材质为摩擦力高的软质硅胶,上面有防滑凸点。助行器上有血氧饱和度探头17、计步器19、显示装置16和报警器20。血氧饱和度探头 17和报警器的报警器开关15设置在左扶手18或右扶手5上。如图2所示,血氧饱和度探头 17、显示装置16、计步器19分别电气连接到控制电路21,报警器20通过报警器开关15连接到控制电路21。其中显示装置16可以安装在上横梁2上,计步器19可为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器20可以是蜂鸣器,也可是语音模块。控制电路利用现有技术来实现,主要包括心率信号、血氧饱和度信号和加速度信号处理电路,以及单片机和电源。

心率、血氧饱和度、运动距离等信息经控制电路处理后在显示装置16上可见,当患者活动时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可随时按下报警器开关15,医务人员可以及时赶到并进行相应处理。

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通过铰链可拆卸的连接有不锈钢材质的座椅12。患者下床活动感觉劳累可在与助行器连接的座椅上休息,当出现病情变化或头晕不适等其他情况在按下报警控制开关的同时也可坐在座椅上等待医务人员到来进行处理,以防跌倒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方法或软件均为现有技术,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内容,本实用新型只对硬件进行改进与创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