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6915发布日期:2018-07-07 07:2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血管内科的病人因为疾病的干扰会突发性的停止呼吸,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而当遇到停止呼吸时,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是最快速有效的救治方法,这就造成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接触造成交叉感染;而传统的人工呼吸器结构简单,需要人力按压气囊进行输氧作业,会消耗较大的体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在使用时,将堵嘴罩戴在患者嘴部,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不会产生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凹弧形的堵嘴罩;堵嘴罩为内外结构一致的双层结构,堵嘴罩的外层为凹弧形的包裹外壳,内层为供气内壳;包裹外壳与供气内壳中间位置填充有密封棉;堵嘴罩顶端接通有输气管;输气管贯穿包裹外壳与供气内壳接通;包裹外壳与供气内壳中间位置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一端与输气管接通,导气管另一端接通连接有堵鼻装置;所述的堵鼻装置包括与导气管连通的进气杆;进气杆表面均匀设置有通气孔;进气杆外表面密封覆盖有堵鼻囊;输气管的进气端接通有T形的三通管;三通管的干路管与输气管的进气端接通,一端的支路管连接有流量控制阀,另一端的支路管接通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进气端连通有气囊;空气过滤器包括支撑外壳;支撑外壳的内端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活性炭薄膜和过滤网。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的气囊的外部安装有挤压器;挤压器的右侧壁内端配合安装有挤压板;挤压器右侧壁上开有通孔;通孔内外两端的挤压器右侧壁安装有轴承;轴配合安装有Z形的摇杆;在内端轴承的左侧,摇杆侧面固定连接有楔子;摇杆的中部设置有半圈外螺纹;通孔内设置有与半圈外螺纹配合的半圈内螺纹。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的包裹外壳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设置有连接绳;。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人工呼吸器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堵嘴罩中设置有密封棉,缓冲堵嘴罩对患者面部的压力; 2、堵嘴罩将患者嘴部密封包裹,通过挤压力将患者嘴部打开,进行输氧;3、堵鼻装置通过输氧时对氧气的运输和停歇来控制堵鼻囊的放大和收缩,使鼻腔的堵塞和释放与氧气的进给保持一致;4、摇杆和挤压器侧壁配合设置的半圈螺纹可以控制挤压板对气囊的挤压量,进而控制氧流量,同时便于人工施力,减少疲劳度;5、摇杆的左端固定有楔子,在气囊膨胀向后挤压摇杆时,楔子起到限位作用,摇杆可以恢复原位;6、气囊上端安装有空气净化器,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使空气进入患者口腔时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挤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堵嘴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堵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空气净化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堵嘴罩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堵嘴罩;2、包裹外壳;3、供气内壳;4、密封棉;5、连接环;6、连接绳;7、输气管;8、导气管;9、进气杆;10、通气孔;11、堵鼻囊;12、三通管;13、流量控制阀;14、空气过滤器;15、气囊;16、支撑外壳;17、过滤网;18、活性炭薄膜;19、紫外线杀菌灯;20、挤压器;21、挤压板;22、轴承;23、摇杆;24、楔子;25、半圈外螺纹;26、半圈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凹弧形的堵嘴罩1;堵嘴罩1为内外结构一致的双层结构,堵嘴罩1的外层为凹弧形的包裹外壳2,内层为供气内壳3;包裹外壳2与供气内壳3中间位置填充有密封棉4;堵嘴罩1顶端接通有输气管7;输气管7贯穿包裹外壳2与供气内壳3接通;包裹外壳2与供气内壳3中间位置设置有导气管8;导气管8一端与输气管7接通,导气管8另一端接通连接有堵鼻装置;所述的堵鼻装置包括与导气管8连通的进气杆9;进气杆9表面均匀设置有通气孔10;进气杆9外表面密封覆盖有堵鼻囊11;输气管7的进气端接通有T形的三通管12;三通管12的干路管与输气管7的进气端接通,一端的支路管连接有流量控制阀13,另一端的支路管接通有空气过滤器14;空气过滤器14的进气端连通有气囊15;空气过滤器14包括支撑外壳16;支撑外壳16的内端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19、活性炭薄膜18和过滤网17;气囊15的外部安装有挤压器20;挤压器20的右侧壁内端配合安装有挤压板21;挤压器20右侧壁上开有通孔;通孔内外两端的挤压器20右侧壁安装有轴承22;轴承22配合安装有Z形的摇杆23;在内端轴承22的左侧,摇杆23侧面固定连接有楔子24;摇杆23的中部设置有半圈外螺纹25;通孔内设置有与半圈外螺纹配合的半圈内螺纹26;包裹外壳2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5;连接环5上设置有连接绳6。

使用时,将堵嘴罩1戴在患者的嘴部,将连接绳6穿过连接环5,连接绳6受力挤压包裹外壳2,包裹外壳2挤压患者面部,嘴部会被打开,包活外壳在挤压面部时,会先挤压密封棉4,可以缓冲对患者面部的挤压,对患者造成不适感,然后转动挤压器20,挤压器20会挤压气囊15将氧气传输到供气内壳3,供气内壳3包裹患者口腔,从而将氧气输送至患者口腔;

在包裹外壳2与供气内壳3中间位置安装有导气管8,导气管8的出气端连接着进气杆9,进气杆9的顶端会与鼻腔接触,进气杆9表面覆盖着堵鼻囊11,堵鼻囊11密封包裹着进气杆9,在氧气传输时,氧气经过导气管8进入进气杆9,进气杆9通过表面的通气孔10将氧气传递给堵鼻囊11,堵鼻囊11充气后放大,从而将患者的鼻腔堵住;在氧气停止传输时,堵鼻囊11通过自身弹性影响,将气体压进进气杆9,堵鼻囊11收缩将患者鼻腔露出;堵鼻囊11随着氧气的输送进行放大和收缩;同时与氧气的进给保持一致,与传统的口对口人工呼吸作用一致;

在使用气囊15进行氧气输送作业时,需要通过挤压器20对气囊15进行挤压作业,从而将氧气传送至患者口腔内,转动摇杆23,摇杆23上的半圈外螺纹25会与挤压器20侧壁上的半圈内螺纹26啮合,使摇杆23前进,从而推动挤压板21对气囊15进行挤压,当摇杆23旋转到一半时半圈为螺纹25失去了与挤压器20侧壁的半圈内螺纹26的啮合,所以此时气囊15不受力将会膨胀将挤压板21和摇杆23向后推,对患者的氧流量的控制就是通过半圈外螺纹与半圈内螺纹的啮合和脱离啮合实现的;挤压器20在加压器侧壁的内外两侧均安装有轴承22,是为对摇杆23进行支撑,避免了摇杆23和挤压器20侧壁不啮合时的摇杆23发生移动,造成摇杆23在下次使用时不能与挤压器20侧壁的螺纹25啮合;在摇杆23的最左端设置有楔子24,使摇杆23在向后运动时可以运动到指定位置;

气囊15的输出端连接有空气净化器,净化器内安装有过滤网17、活性炭薄膜18和紫外线杀菌灯19,过滤网17将出入空气中的异物过滤,活性炭薄膜18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异味,最后紫外线杀菌灯19进行杀菌处理,使空气更加安全的向患者口腔内输送;

输气管7连接的三通管12其中一个支路管连接着流量控制阀13,流量控制阀13可以与氧气瓶等输氧装置连接在一起使使用更加方便,高效;

上文所述的输气管7、导气管8均可为软管,软管在使用时更加灵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