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梯多功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373发布日期:2018-09-18 20:1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登楼梯多功能车是一种能登楼梯,能爬山,能发电,能做野外抢救受伤患者的手术床,能做病人预防褥疮,常变换角度的卧床,也可帮助走路困难的老人作行走的坐车。

2.

背景技术:

世界上有火车、自行车、汽车、电瓶车,还没有登楼梯的车,目前,在没有电梯的楼房。老人病疾患者走楼梯困难,在地震山区,公路震坏,电线震断时,抢救伤残病人,没有爬山的车,没有照明电源,没有抢救危重患者的野外急救手术床,如受防者大动脉出血,不迅速止血,将失去抢救的最佳时机,长期卧床病人,易生褥疮,如果能隔一段时间,将病人体位变动,就可防止褥疮的发生,为了应对上述需要,研发了登楼梯多功能车。

3.

技术实现要素:

登楼梯多功能车包括硅光电池板支架(1)、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座椅扶手(5),座椅上垫(6),座椅靠背(7),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车后护栏(9),座椅下垫(10),后电动轮螺杆(11),后电动轮(12),后电动轮电源线(13),蓄电池箱盖板(14),主承重轮螺杆(15),主承重电动轮(16),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爬高轮防滑套(18),爬高轮(19),爬高轮螺杆(20),座椅活动三角架(21),带插销链条(22),带切断电源的手刹(23),硅光电池板(24),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第一电动机(28),带红外线感光头的套柱护套(29),带螺纹套柱(30),限位开关固定护架(31),限位开关(32),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34),水平移动齿轮板护板(35),下部轴承(36),水平移动齿轮板(37),螺杆移动槽(38),车底滚珠槽(39),车底滚珠槽中滚珠(40),车底钢板(41),爬轮上的红外线发射接收探头(42),蓄电池(43),控制箱(44),可折叠杆(45),聚风式风力发电机可折叠杆下部连接杆(46),连接杆固定套管座(47),连接杆内弹簧(48),连接杆滑动管(49),小风叶(50),大风叶(51),第二塑料套(52),第三塑料套(53),风力发电机壳前盖(54),定子线包(55),风力发电机壳后盖(56),转子磁钢(57),风力发电机后盖轴承(58),风叶定向舵(59),风力发电机轴(60),风力发电机转子(61),聚风式风力发电机托架(62),铜滑环电极(63),铜滑环碳刷(64),风力发电机前盖轴承(65),大风叶固定螺帽(66),小风叶轴承(67),小风叶固定螺帽(68),第一塑料套(69),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第二对控制降移电极(72),第三对控制车体前移电极(73),第四对控制车体后移电极(74),红绿发光二极管(75)。其特征在于:车长1米,车宽60公分,座椅高50公分,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前部装左右对应的两个爬高轮(19),爬高轮(19)的后面也装左右对应的两个主承重电动轮(16),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后部装左右对应的两个后电动轮(12),座椅由座椅上垫(6),座椅靠背(7),座椅下垫(10)组成,座椅下垫(10)上有座椅扶手(5),

座椅靠背(7)上也有扶手,并在两侧各装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由上、中、下三个旋转控制键,上键控制登楼梯多功能车前轮爬高轮(19),中键控制主承重电动轮(16),下键控制后电动轮(12),爬高轮(19)其特征在于,爬高轮(19)登台阶时,爬高轮(19)在爬高轮螺杆(20)的旋转上升时,爬高轮(19)的自身电动轮也同时旋转,当前面碰到阻挡时,爬高轮(19)空转,爬高轮螺杆(20)将空转的爬高轮(19)上提,前面是台阶时,就靠伸出长臂爬上去,座椅下面是蓄电池箱盖板(14)。可打开换装电瓶和检修,前面是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上的硅光电池板支架(1)展开成一定斜度,支撑硅光电池板(24),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上有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功用和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一样,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的一端还装有小型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硅光电池板支架(1)上有带切断电源的手刹(23),当把硅光电池板支架(1)展开时,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成水平,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折叠,用带插销链条(22)将成水平状的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固定,再将装合页的座椅上垫(6)翻转放于展开的座椅活动三脚架(21)上,再松开座椅靠背(7)后背的固定插销,将座椅靠背(7)放平于车后护栏(9)上,成一只床,床上有座椅扶手(5),病人躺在上面,可以成各种角度,身体不会滑离该床,可帮助长期卧床病人,自动翻动体位侧斜,防止生褥疮。

登楼梯多功能车,还可以爬山,可用做抢救病人的担架,只需一人运送,节省了人力,在野外,可在阳光下发电,没有阳光时,可用风力发电。

登楼梯多功能车,是靠6个轮子交替运行灯楼梯的,每个轮子都有一套独立的传动装置,可在螺杆的旋转中上升或下降,同时,自身也能转动,见图3、图4中,后电动轮螺杆(11)和带螺纹套柱(30)齿合,带螺纹套柱(30)下部和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固定,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下面是下部轴承(36),下部轴承(36)固定在水平移动齿轮板(37)上,水平移动齿轮板(37)下面是车底滚珠槽中滚珠(40),车底滚珠槽中滚珠(40)在车底滚珠槽(39)中,水平移动齿轮板(37)上有滚珠,滚珠上有水平移动齿轮板护板(35),水平移动齿轮板护板(35)和车底钢板(41)固定,使水平移动齿轮板(37)滑动固定,车底钢板(41)上有螺杆移动槽(38),水平移动齿轮板(37)上有第二电动机(34),第二电动机(34)上装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齿轮(33)和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齿合,水平移动齿轮板(37)上还固定带红外线感光头的套柱护套(29),保护带螺纹套柱(30)的正常旋转,车底钢板(41)上装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上装第一电动机(28),第一电动机(28)的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和水平移动齿轮板(37)的齿轮,互相咬合,限位开关固定护架(31)的两端装限位开关(32)可使水平移动齿轮板(37)前后移动限位,第二电动机(34)的转动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齿轮(33)带动下部轴承(36)上的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和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固定的带螺纹套柱(30)一起旋转,控制后电动轮(12)的上升和下降,通过后电动轮(12)的上升和下降,可以改变后电动轮(12)的前后行走和左右移动,后电动轮螺杆(11)穿过车底钢板(41)上的螺杆移动槽(38),当第一电动机(28)转动,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使水平移动齿轮板(37)前后移动,螺杆移动槽(38)的长短决定后电动轮螺杆(11)前后移动的距离,当旋转至红色发光二极管亮时,切断电源,此时后电动轮(12)和车体成90度角,此时后电动轮(12)如转动,车体将横向运动,如红、绿发光二极管都不亮,此时,后电动轮(12)和车体成一定角度,可使车体斜着前进或后退,左侧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控制左侧后电动轮(12),主承重电动轮(16)、爬高轮(19),右侧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控制右侧后电动轮(12)、主承重电动轮(16)、爬高轮(19),为了使操作方便,还装了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和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电源连接线相当于照明电路的两个开关,同时控制一个电灯的电源连线,左侧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第一旋转开关控制左侧后电动轮(12),第二旋转开关控制左侧后轮前部的主承重电动轮(16),第三旋转开关控制左侧主承重电动轮(16)前面的左侧爬高轮(19),右侧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第一旋转开关控制右侧后轮(12),第二旋转开关控制右侧后轮前部的主承重电动轮(16),第三旋转开关控制右侧主承重电动轮(16)前面的右侧爬高轮(19),6个轮子有单独6套传动装置,当6个轮子全部着地,并使后电动轮(12)、主承重电动轮(16),爬高轮(19,)旋转和车体成90°,处于刹车状态,此时,使左、右两侧的控制开关都旋转到使6个轮子的第一电动机(28)都转动的位置,此时,整个车体车底钢板(41)会和后电动轮(12)、主承重电动轮(16),爬高轮(19,)的左右轮子相对移动一段螺杆移动槽(38)的行程,爬轮上的红外线发射接收探头(42)发射红外线,接收反射红外线,近距离时红外线反射信号最强,通过控制器放大,使第二电动机(34)导通,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转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使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从而使爬高轮螺杆(20)带着爬高轮(19)上行,当距离稍远,反射信号被阈值电压限位,使第二电动机(34)电源断路,爬高轮螺杆(20)停止转动,爬高轮(19)停止上行,当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使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导通,使第二电动机(34)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转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带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使和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固定在一起的带螺纹套柱(30)转动,而带动后电动轮螺杆(11)向下旋转,和后电动轮螺杆(11)固定在一起的后电动轮(12)也旋转着向下运动,带红外线感光头的套柱护套(29)发射两束红外线,当穿过后电动轮螺杆(11)的螺纹空间时,后电动轮(12)和登楼梯多功能车体平行,此时,绿色发光二极管亮,当发射两束红外线穿过后电动轮螺杆(11)被螺纹凸起部分全反射回来时,后电动轮(12)和登楼梯多功能车体垂直,此时,红色发光二极管亮,当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使第二对控制降移电极(72)导通,使第二电动机(34)順时针转动,带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使和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固定在一起的带螺纹套柱(30)转动,而带动后电动轮螺杆(11),后电动轮(12)向上运动,当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使第三对控制车体前移电极(73)导通,使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上固定的第一电动机(28)转动,第一电动机(28)上的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也转动,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水平前移至限位开关固定护架(31)上的限位开关(32),限位开关(32)使电源切断,水平移动齿轮板(37)停止前移,当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使第四对控制车体后移电极(74)导通,使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上固定的第一电动机(28)相反方向转动,第一电动机(28)上的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也做相反方向转动,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水平移至后端限位开关(32)停止后移。

当后电动轮螺杆(11)在往上或下移动时,后电动轮螺杆(11)上固定的后电动轮(12)和车体平行时绿色发光二极管亮,当后电动轮(12)和车体垂直时,红色发光二极管亮,在电动轮螺杆(11)带动后电动轮(12)作上升或下降时,随着后电动轮(12)一会儿和车体平行,一会儿和车体垂直,绿色、红色发光二极管不停地交替闪烁,当在绿色发光二极管亮时,如将电源切断,此时后电动轮(12)就和车体平行,如此时后电动轮(12)的移动可使车向前。爬楼梯时,将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或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上键内的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旋转至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将爬高轮(19)提升至第一楼梯高度,使上键恢复原位,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运转向前,爬高轮(19)登上第一台阶,主承重电动轮(16)已接近第一台阶,爬高轮(19)运转爬第二台阶,爬高轮(19)爬上第二台阶,主承重电动轮(16)提升一台阶高度,后电动轮(12)向前运行,使主承重电动轮(16)登上第二台阶,爬高轮(19)运转爬第三台阶,后电动轮(12)向前运行推动,当爬高轮(19)爬上第三台阶,后电动轮(12)至第一台阶下,此时主承重电动轮(16)至第三台阶,爬高轮(19)和主承重电动轮(16)四轮同时支撑,再使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或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下键,旋转至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提升后电动轮(12),如右轮支撑,使后电动轮(12)的左轮,在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水平移动齿轮板(37)使后电动轮(12)的左轮前行一段螺杆移动槽(38)长的距离,(以下简称行程),使后电动轮(12)的左轮先登上第一台阶,由于爬高轮(19)和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再加后电动轮(12)中的一个已登上第一台阶的轮子,在五个轮子的支撑下,使车体平衡,后电动轮(12)中的未登上台阶的右轮,在该轮配套的传动系统的下键旋转至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提升后电动轮(12),使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旋转,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水平移动齿轮板(37)使后电动轮(12)右轮,登上第一台阶,然后将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四轮都旋转90°,不能前后滑动,此时,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四轮都处于螺杆移动槽(38)的前端,给下一步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的前移,留下了前移的一行程距离,当使爬高轮(19)向第四台阶爬行,车体在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四轮的支撑下,向前移动一行程距离,车体的向前移动,也助推爬高轮(19),使爬高轮(19)爬上第四台阶,此时车体重心由爬高轮(19)和后电动轮(12)的左右四轮支撑,使主承重电动轮(16)移动至第三台阶,然后在爬高轮(19)和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支撑下,如后电动轮(12)的左轮先提升,后电动轮(12)右轮配合爬高轮(19)和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一起支撑,当后电动轮(12)的左轮登上第二台阶,在爬高轮(19)和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和后电动轮(12)的左轮支撑下,后电动轮(12)的右轮在自身配套的传动装置驱动下也登上第二台阶,此时,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轮,后电动轮(12)左右轮的螺杆都移至螺杆移动槽(38)前端,爬高轮(19)向第五台阶爬行,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驱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又向前移动一行程距离,使爬高轮(19),爬上第五台阶,主承重电动轮(16)被爬高伦(19)和后电动轮(12)抬高一台阶高度,和主承重电动轮(16)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使主承重电动轮(16),向前移动一行程,使主承重电动轮(16)登上第四台阶,这样爬高轮(19)左、右轮,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轮,四轮支撑车体重心,后电动轮(12)的一轮配合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四轮,保持车体的平衡,后电动轮(12)的另一轮上升,并向前行进一行程距离,登上第三台阶,然后,在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和登上第三台阶的一个后电动轮(12)支撑车体,另一个在第二台阶的后电动轮(12)提升,向前行进一行程距离至第三台阶,此时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轮的螺杆又都移至螺杆移动槽(38)前端,爬高轮(19)向第六台阶爬行,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驱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又向前移动一行程距离,使爬高轮(19)爬上第六台阶,主承重电动轮(16)被爬高轮(19)和后电动轮(12)抬高一台阶高度,和主承重电动轮(16)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使主承重电动轮(16)、登上第五台阶,这样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支撑车体重心,后电动轮(12)的一轮配合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四轮,保持车体的平衡,后电动轮(12)的另一轮上升,并向前行进一行程距离,登上第四台阶,然后在爬高轮(19)左右轮,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轮,四轮的支撑车体重心,后电动轮(12)的一轮配合爬高轮(19)左右轮,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轮,保持车体的平衡,后电动轮(12)的另一轮上升并向前行进一行程距离,登上第四台阶,如前顺序,循环着爬上整个楼梯,进入走道上,控制爬高轮(19_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的轮子的斜移,与平移,在楼道转弯,调过车体,继续前述动作,向上登爬。登楼梯多功能车下楼梯时,如先降左爬高轮(19)降落在下楼梯的第一台阶,登楼梯多功能车下楼梯时,如先将左爬高轮(19)降落在下楼梯的第一台阶,左爬高轮(19)的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转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在螺杆移动槽(38)的前段前端限位器(32)处停住,使第二电动机(34)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齿轮(33)带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使爬高轮螺杆(20)徐徐下降至下楼梯第一台阶,此时右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五轮支撑柱车体,等左爬高轮(19)已平稳降落在下楼梯的第一台阶,右爬高轮(19)在自体所配套的传动装置带动下,如左爬高轮(19)的动作程序一样,在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五轮支撑柱车体的情况下,右爬高轮(19)平稳降落在下楼梯的第一台阶,然后左主承重电动轮(16)在自体所配套的传动装置,第一电动机(28)带动下使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转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在螺杆移动槽(38)的前端限位开关(32)处限位停住,也走了一个行程,停在下楼的楼梯边,控制装置使左、右主承重电动轮(16)轮子与车体成90°,使轮子不向前滑动,然后后电动轮(12)在自体配套的传动装置第一电动机(28)带动下,使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转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在螺杆移动槽(38)的前端限位开关(32)处停住,然后另一个后电动轮(12)也作同样动作,并使后电动轮(12)左、右两轮子与车体成90°,使车体不向前滑动,此时,六个轮子的水平移动齿轮板(37)均在螺杆移动槽(38)的前端位置,爬高轮(19)的爬高轮防滑套(18)支撑在下楼梯的第一台阶上,摩擦力很大,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四轮均和车体成90°,不能向前滑动,控制装置使6个轮子各自配套的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上的第一电动机(28)逆向旋转,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逆向转动,使水平移动齿轮板(37)向后移动,因爬高轮(19)停在下楼梯第一台阶,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四轮均不能滚动,因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牢牢固定在车体上,车体车底钢板((41)和水平移动齿轮板(37)间滚珠,滑动连接,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使车体车底钢板((41)向前徐徐移动一行程的距离,随着限位开关(32)限位,第一电动机(28)电源切断而停止移动,此时,六个轮子都在螺杆移动槽(38)的后端,给6个轮子都可向前移动一行程距离的条件,如先使左爬高轮(19)向前,移动一行程距离,让和左爬高轮配套的第二电动机(34)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转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带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带动爬高轮螺杆(20)转动,使左爬高轮(19)降至下楼梯第二台阶,再使右爬高轮(19)按同样方式降至下楼梯第二台阶,然后,再使主承重电动轮(16)其中的一轮先下,如左轮先下,使和左主承重电动轮(16)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转动,使水平移动齿轮板(37)向前平移至螺杆移动槽(38)前端,在前端碰到限位器停下,然后使第二电动机(34)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转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带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使主承重轮螺杆(15)带动主承重电动轮(16)降至第一台阶,同理,使右主承重电动轮(16)降至第一台阶,然后使后电动轮(12)中的任一轮先移动,如先左后电动轮(12),左后电动轮(12)自体配套的传动装置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在螺杆移动槽(38)中移动,至螺杆移动槽(38)前端,碰到限位器停止,然后,右后电动轮(12)按同样方式向前移动,这样后电动轮(12)的左右轮都达到下楼梯的第一台阶上面的旁边,因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的轮子都与车体成90°不能向前滑动位置,此时,六个轮子都在螺杆移动槽(38)的前端,此时,使六个轮子六个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都逆向转起来,使车体向前移动一个行程的距离,然后爬高轮(19)的左轮按前述方式,使左爬高轮(19)至下楼梯的第三台阶上,在左、右爬高轮(19),后电动轮(12)支撑下按前述方式使左主承重电动轮(16)先下,右主承重电动轮(16)后下,然后在左、右爬高轮(19),左右主承重电动轮(16)的支撑下,左后电动轮(12)按前述方式先下,至下楼梯的第一台阶,然后右后电动轮(12)按前述方式也至下楼梯的第一台阶,然后,再使车身按前述方式移动一行程距离,这样的程序模式使该车走下楼梯。也可用计算机按此程序操作,上下楼梯。

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包括,可折叠杆(45)、聚风式风力发电机可折叠杆下部连接杆(46),连接杆固定套管座(47),连接杆内弹簧(48),连接杆滑动管(49),小风叶(50),大风叶(51),第二塑料套(52),第三塑料套(53),风力发电机壳前盖(54),定子线包(55),风力发电机壳后盖(56),转子磁钢(57),风力发电机后盖轴承(58),风叶定向舵(59),风力发电机轴(60),风力发电机转子(61),聚风式风力发电机托架(62),铜滑环电极(63),铜滑环碳刷(64),风力发电机前盖轴承(65),大风叶固定螺帽(66),小风叶轴承(67),小风叶固定螺帽(68),第一塑料套(69),其特征在于风力发电机轴(60)后段装风力发电机转子(61),风力发电机转子(61)上有转子磁钢(57),转子磁钢(57)在定子线包(55)中,定子线包(55)装在外壳内,外壳接可折叠杆(45)上部有聚风式风力发电机托架(62),聚风式风力发电机托架(62)内有铜滑环电极(63),铜滑环碳刷(64),可折叠杆(45)装入连接杆滑动管(49),连接杆滑动管(49)活动式连接聚风式风力发电机可折叠杆下部连接杆(46),聚风式风力发电机可折叠杆下部连接杆(46)外套有连接杆内弹簧(48),连接杆内弹簧(48)外套有连接杆固定套管座(47),风力发电机轴(60)前段装第三塑料套(53)可防尘,第三塑料套(53)前装大风叶(51),大风叶(51)前用大风叶固定螺帽(66)固定,大风叶固定螺帽(66)外装第二塑料套(52)可防尘,第二塑料套(52)前装带小风叶轴承(67)的小风叶(50),小风叶(50)前装小风叶固定螺帽(68),小风叶固定螺帽(68)前装第一塑料套(69)防尘,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发电存入蓄电池(43)中,由于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的小风叶(50)装小风叶轴承(67),没有磁阻,启动力矩小,小风叶(50)将迎面吹来的风,侧向吹给大风叶(51),在大风叶(51)上有自身迎面吹来的风和小风叶(50)吹来的风,两股风的合力。风叶定向舵(59)使小风叶(50),大风叶(51)迎着风的方向。

4、附图说明:

图1是登楼梯多功能车示意图

图中:硅光电池板支架(1)、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座椅扶手(5),座椅上垫(6),座椅靠背(7),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车后护栏(9),座椅下垫(10),后电动轮螺杆(11),后电动轮(12),后电动轮电源线(13),蓄电池箱盖板(14),主承重轮螺杆(15),主承重电动轮(16),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爬高轮防滑套(18),爬高轮(19),爬高轮螺杆(20),座椅活动三角架(21),带插销链条(22),带切断电源的手刹(23),硅光电池板(24),

图2是登楼梯多功能车展开成治疗床示意图

图中:硅光电池板支架(1)、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座椅扶手(5),座椅上垫(6),座椅靠背(7),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座椅下垫(10),后电动轮螺杆(11),后电动轮(12),后电动轮电源线(13),蓄电池箱盖板(14),主承重轮螺杆(15),主承重电动轮(16),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爬高轮防滑套(18),爬高轮(19),爬高轮螺杆(20),座椅活动三角架(21),带切断电源的手刹(23),

图3是登楼梯多功能车底连电动轮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中后电动轮螺杆(11),后电动轮(12),后电动轮电源线(13),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第一电动机(28),带红外线感光头的套柱护套(29),带螺纹套柱(30),限位开关固定护架(31),限位开关(32),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34),水平移动齿轮板护板(35),下部轴承(36),水平移动齿轮板(37),螺杆移动槽(38),

图4是登楼体多功能车底部传动系统局部示意图

图中:后电动轮螺杆(11),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第一电动机(28),带红外线感光头的套柱护套(29),带螺纹套柱(30),限位开关固定护架(31),限位开关(32),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34),水平移动齿轮板护板(35),下部轴承(36),水平移动齿轮板(37),螺杆移动槽(38),车底滚珠槽(39),车底滚珠槽中滚珠(40),车底钢板(41),

图5是登楼体多功能车底连爬高轮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中:爬高轮防滑套(18),爬高轮(19),爬高轮螺杆(20),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第一电动机(28),带红外线感光头的套柱护套(29),带螺纹套柱(30),限位开关固定护架(31),限位开关(32),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34),水平移动齿轮板护板(35),下部轴承(36),水平移动齿轮板(37),螺杆移动槽(38),爬轮上的红外线发射接收探头(42),

图6是带切断电源、手刹的硅光电池板箱示意图

图中:硅光电池板支架(1)、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带插销链条(22),带切断电源的手刹(23),硅光电池板(24),

图7是登楼梯多功能车体解剖示意图

图中:后电动轮螺杆(11),后电动轮(12),后电动轮电源线(13),主承重轮螺杆(15),主承重电动轮(16),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爬高轮防滑套(18),爬高轮(19),爬高轮螺杆(20),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带红外线感光头的套柱护套(29),蓄电池(43),控制箱(44),

图8是聚风式风力发电机带折叠杆示意图

图中,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可折叠杆(45),聚风式风力发电机可折叠杆下部连接杆(46),连接杆固定套管座(47),连接杆内弹簧(48),连接杆滑动管(49),小风叶(50),大风叶(51),

图9是聚风式风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可折叠杆(45),小风叶(50),大风叶(51),第二塑料套(52),第三塑料套(53),风力发电机壳前盖(54),定子线包(55),风力发电机壳后盖(56),转子磁钢(57),风力发电机后盖轴承(58),风叶定向舵(59),风力发电机轴(60),风力发电机转子(61),聚风式风力发电机托架(62),铜滑环电极(63),铜滑环碳刷(64),风力发电机前盖轴承(65),大风叶固定螺帽(66),小风叶轴承(67),小风叶固定螺帽(68),第一塑料套(69),

图10是登楼梯多功能车控制开关示意图

图中,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第二对控制降移电极(72),第三对控制车体前移电极(73),第四对控制车体后移电极(74),红绿发光二极管(75)。

5、具体实施方式

登楼梯多功能车,包括,硅光电池板支架(1)、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座椅扶手(5),座椅上垫(6),座椅靠背(7),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车后护栏(9),座椅下垫(10),后电动轮螺杆(11),后电动轮(12),后电动轮电源线(13),蓄电池箱盖板(14),主承重轮螺杆(15),主承重电动轮(16),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爬高轮防滑套(18),爬高轮(19),爬高轮螺杆(20),座椅活动三角架(21),带插销链条(22),带切断电源的手刹(23),硅光电池板(24),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第一电动机(28),带红外线感光头的套柱护套(29),带螺纹套柱(30),限位开关固定护架(31),限位开关(32),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34),水平移动齿轮板护板(35),下部轴承(36),水平移动齿轮板(37),螺杆移动槽(38),车底滚珠槽(39),车底滚珠槽中滚珠(40),车底钢板(41),爬轮上的红外线发射接收探头(42),蓄电池(43),控制箱(44),可折叠杆(45),聚风式风力发电机可折叠杆下部连接杆(46),连接杆固定套管座(47),连接杆内弹簧(48),连接杆滑动管(49),小风叶(50),大风叶(51),第二塑料套(52),第三塑料套(53),风力发电机壳前盖(54),定子线包(55),风力发电机壳后盖(56),转子磁钢(57),风力发电机后盖轴承(58),风叶定向舵(59),风力发电机轴(60),风力发电机转子(61),聚风式风力发电机托架(62),铜滑环电极(63),铜滑环碳刷(64),风力发电机前盖轴承(65),大风叶固定螺帽(66),小风叶轴承(67),小风叶固定螺帽(68),第一塑料套(69),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第二对控制降移电极(72),第三对控制车体前移电极(73),第四对控制车体后移电极(74),红绿发光二极管(75),其特征在于:车长1米,车宽60公分,座椅高50公分,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前部装左右对应的两个爬高轮(19),爬高轮(19)的后面也装左右对应的两个主承重电动轮(16),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后部装左右对应的两个后电动轮(12),座椅由座椅上垫(6),座椅靠背(7),座椅下垫(10)组成,座椅下垫(10)上有座椅扶手(5),座椅靠背(7)上也有扶手,并在两侧各装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由上、中、下三个旋转控制键,上键控制登楼梯多功能车体前轮爬高轮(19),中键控制主承重电动轮(16),下键控制后电动轮(12),爬高轮(19)登台阶时,在上键控制下,爬高轮螺杆(20)的旋转上升时,爬高轮(19)的自身电动轮也同时旋转,当前面碰到阻挡时,爬高轮(19)空转,爬高轮螺杆(20)将空转的爬高轮(19)上提,前面是台阶时,就靠装爬高轮防滑套(18)的伸出长臂爬上去,座椅下面是蓄电池箱盖板(14),可打开换装电瓶和检修,前面是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上的硅光电池板支架(1)展开成一定斜度,支撑硅光电池板(24),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上有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功用和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一样,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的一端还装有小型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硅光电池板支架(1)上有带切断电源的手刹(23),当把硅光电池板支架(1)展开时,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成水平,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折叠,用带插销链条(22)将成水平状的带刹车扶手硅光电池板箱(3)固定,再将装合页的座椅上垫(6)翻转放于展开的座椅活动三脚架(21)上,再松开座椅靠背(7)后背的固定插销,将座椅靠背(7)放平于车后护栏(9)上,成一只床,床上有座椅扶手(5),起拦杆作用,病人躺在上面,可以成各种角度,身体不会滑离该床,可帮助长期卧床病人,自动翻动体位侧斜,防止生褥疮。

登楼梯多功能车,还可以爬山,可用做抢救病人的担架,只需一人运送,节省了人力,在野外,可在阳光下发电,没有阳光时,可用风力发电。

登楼梯多功能车,是靠6个轮子交替运行登楼梯的,每个轮子都有一套独立的传动装置,可在螺杆的旋转中上升或下降,同时,自身也能转动,见图3、图4中,后电动轮螺杆(11)和带螺纹套柱(30)齿合,带螺纹套柱(30)下部和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固定,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下面是下部轴承(36),下部轴承(36)固定在水平移动齿轮板(37)上,水平移动齿轮板(37)下面是车底滚珠槽中滚珠(40),车底滚珠槽中滚珠(40)在车底滚珠槽(39)中,水平移动齿轮板(37)上有滚珠,滚珠上有水平移动齿轮板护板(35),水平移动齿轮板护板(35)和车底钢板(41)固定,使水平移动齿轮板(37)滑动固定,车底钢板(41)上有螺杆移动槽(38),水平移动齿轮板(37)上有第二电动机(34),第二电动机(34)上装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齿轮(33)和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齿合,水平移动齿轮板(37)上还固定带红外线感光头的套柱护套(29),保护带螺纹套柱(30)的正常旋转,车底钢板(41)上装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上装第一电动机(28),第一电动机(28)的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和水平移动齿轮板(37)的齿轮,互相咬合,限位开关固定护架(31)的两端装限位开关(32)可使水平移动齿轮板(37)前后移动限位,第二电动机(34)的转动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齿轮(33)带动下部轴承(36)上的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和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固定的带螺纹套柱(30)一起旋转,控制后电动轮(12)的上升和下降,通过后电动轮(12)的上升和下降,可以改变后电动轮(12)的前后行走和左右移动,后电动轮螺杆(11)穿过车底钢板(41)上的螺杆移动槽(38),当第一电动机(28)转动,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使水平移动齿轮板(37)前后移动,螺杆移动槽(38)的长短决定后电动轮螺杆(11)前后移动的距离,当旋转至红色发光二极管亮时,切断电源,此时后电动轮(12)和车体成90度角,此时后电动轮(12)如转动,车体将横向运动,如红、绿发光二极管都不亮,此时,后电动轮(12)和车体成一定角度,可使车体斜着前进或后退,左侧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控制左侧后电动轮(12),主承重电动轮(16)、爬高轮(19),右侧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控制右侧后电动轮(12)、主承重电动轮(16)、爬高轮(19),为了使操作方便,还装了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和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电源连接线相当于照明电路的两个开关,同时控制一个电灯的电源连线,左侧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第一旋转开关控制左侧后电动轮(12),第二旋转开关控制左侧后轮前部的主承重电动轮(16),第三旋转开关控制左侧主承重电动轮(16)前面的左侧爬高轮(19),右侧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第一旋转开关控制右侧后轮(12),第二旋转开关控制右侧后轮前部的主承重电动轮(16),第三旋转开关控制右侧主承重电动轮(16)前面的右侧爬高轮(19),6个轮子有单独6套传动装置,当6个轮子全部着地,并使后电动轮(12)、主承重电动轮(16),爬高轮(19,)旋转和车体成90°,处于刹车状态,此时,使左、右两侧的控制开关都旋转到使6个轮子的第一电动机(28)都转动的位置,此时,整个车体车底钢板(41)会和后电动轮(12)、主承重电动轮(16),爬高轮(19,)的左右轮子相对移动一段螺杆移动槽(38)的行程,爬轮上的红外线发射接收探头(42)发射红外线,接收反射红外线,近距离时红外线反射信号最强,通过控制器放大,使第二电动机(34)导通,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转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使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从而使爬高轮螺杆(20)带着爬高轮(19)上行,当距离稍远,反射信号被阈值电压限位,使第二电动机(34)电源断路,爬高轮螺杆(20)停止转动,爬高轮(19)停止上行,当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使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导通,使第二电动机(34)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转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带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使和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固定在一起的带螺纹套柱(30)转动,而带动后电动轮螺杆(11)向下旋转,和后电动轮螺杆(11)固定在一起的后电动轮(12)也旋转着向下运动,带红外线感光头的套柱护套(29)发射两束红外线,当穿过后电动轮螺杆(11)的螺纹空间时,后电动轮(12)和登楼梯多功能车体平行,此时,绿色发光二极管亮,当发射两束红外线穿过后电动轮螺杆(11)被螺纹凸起部分全反射回来时,后电动轮(12)和登楼梯多功能车体垂直,此时,红色发光二极管亮,当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使第二对控制降移电极(72)导通,使第二电动机(34)順时针转动,带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使和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固定在一起的带螺纹套柱(30)转动,而带动后电动轮螺杆(11),后电动轮(12)向上运动,当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使第三对控制车体前移电极(73)导通,使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上固定的第一电动机(28)转动,第一电动机(28)上的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也转动,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水平前移至限位开关固定护架(31)上的限位开关(32),限位开关(32)使电源切断,水平移动齿轮板(37)停止前移,当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使第四对控制车体后移电极(74)导通,使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上固定的第一电动机(28)相反方向转动,第一电动机(28)上的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也做相反方向转动,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水平移至后端限位开关(32)停止后移。

当后电动轮螺杆(11)在往上或下移动时,后电动轮螺杆(11)上固定的后电动轮(12)和车体平行时绿色发光二极管亮,当后电动轮(12)和车体垂直时,红色发光二极管亮,在电动轮螺杆(11)带动后电动轮(12)作上升或下降时,随着后电动轮(12)一会儿和车体平行,一会儿和车体垂直,绿色、红色发光二极管不停地交替闪烁,当在绿色发光二极管亮时,如将电源切断,此时后电动轮(12)就和车体平行,如此时后电动轮(12)的移动可使车向前。爬楼梯时,将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或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上键内的可移动导通电极板(70)旋转至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将爬高轮(19)提升至第一楼梯高度,使上键恢复原位,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运转向前,爬高轮(19)登上第一台阶,主承重电动轮(16)已接近第一台阶,爬高轮(19)运转爬第二台阶,爬高轮(19)爬上第二台阶,主承重电动轮(16)提升一台阶高度,后电动轮(12)向前运行,使主承重电动轮(16)登上第二台阶,爬高轮(19)运转爬第三台阶,后电动轮(12)向前运行推动,当爬高轮(19)爬上第三台阶,后电动轮(12)至第一台阶下,此时主承重电动轮(16)至第三台阶,爬高轮(19)和主承重电动轮(16)四轮同时支撑,再使箱三联控制旋钮键(4)或座椅靠背上的三联控制旋钮键(8)的下键,旋转至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提升后电动轮(12),如右轮支撑,使后电动轮(12)的左轮,在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水平移动齿轮板(37)使后电动轮(12)的左轮前行一段螺杆移动槽(38)长的距离,(以下简称行程),使后电动轮(12)的左轮先登上第一台阶,由于爬高轮(19)和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再加后电动轮(12)中的一个已登上第一台阶的轮子,在五个轮子的支撑下,使车体平衡,后电动轮(12)中的未登上台阶的右轮,在该轮配套的传动系统的下键旋转至第一对控制升移电极(71),提升后电动轮(12),使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旋转,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水平移动齿轮板(37)使后电动轮(12)右轮,登上第一台阶,然后将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四轮都旋转90°,不能前后滑动,此时,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四轮都处于螺杆移动槽(38)的前端,给下一步登楼梯多功能车车体(17)的前移,留下了前移的一行程距离,当使爬高轮(19)向第四台阶爬行,车体在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四轮的支撑下,向前移动一行程距离,车体的向前移动,也助推爬高轮(19),使爬高轮(19)爬上第四台阶,此时车体重心由爬高轮(19)和后电动轮(12)的左右四轮支撑,使主承重电动轮(16)移动至第三台阶,然后在爬高轮(19)和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支撑下,如后电动轮(12)的左轮先提升,后电动轮(12)右轮配合爬高轮(19)和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一起支撑,当后电动轮(12)的左轮登上第二台阶,在爬高轮(19)和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和后电动轮(12)的左轮支撑下,后电动轮(12)的右轮在自身配套的传动装置驱动下也登上第二台阶,此时,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轮,后电动轮(12)左右轮的螺杆都移至螺杆移动槽(38)前端,爬高轮(19)向第五台阶爬行,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驱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又向前移动一行程距离,使爬高轮(19),爬上第五台阶,主承重电动轮(16)被爬高伦(19)和后电动轮(12)抬高一台阶高度,和主承重电动轮(16)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使主承重电动轮(16),向前移动一行程,使主承重电动轮(16)登上第四台阶,这样爬高轮(19)左、右轮,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轮,四轮支撑车体重心,后电动轮(12)的一轮配合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四轮,保持车体的平衡,后电动轮(12)的另一轮上升,并向前行进一行程距离,登上第三台阶,然后,在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和登上第三台阶的一个后电动轮(12)支撑车体,另一个在第二台阶的后电动轮(12)提升,向前行进一行程距离至第三台阶,此时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轮的螺杆又都移至螺杆移动槽(38)前端,爬高轮(19)向第六台阶爬行,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驱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又向前移动一行程距离,使爬高轮(19)爬上第六台阶,主承重电动轮(16)被爬高轮(19)和后电动轮(12)抬高一台阶高度,和主承重电动轮(16)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使主承重电动轮(16),登上第五台阶,这样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四轮支撑车体重心,后电动轮(12)的一轮配合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四轮,保持车体的平衡,后电动轮(12)的另一轮上升,并向前行进一行程距离,登上第四台阶,然后在爬高轮(19)左右轮,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轮,四轮的支撑车体重心,后电动轮(12)的一轮配合爬高轮(19)左右轮,主承重电动轮(16)左右轮,保持车体的平衡,后电动轮(12)的另一轮上升并向前行进一行程距离,登上第四台阶,如前顺序,循环着爬上整个楼梯,进入走道上,控制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的轮子的斜移,与平移,在楼道转弯,调过车体,继续前述动作,向上登爬。登楼梯多功能车下楼梯时,如先将左爬高轮(19)降落在下楼梯的第一台阶,登楼梯多功能车下楼梯时,如先将左爬高轮(19)降落在下楼梯的第一台阶,左爬高轮(19)的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转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在螺杆移动槽(38)的前段前端限位器(32)处停住,使第二电动机(34)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第二电动机齿轮(33)带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使爬高轮螺杆(20)徐徐下降至下楼梯第一台阶,此时右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五轮支撑柱车体,等左爬高轮(19)已平稳降落在下楼梯的第一台阶,右爬高轮(19)在自体所配套的传动装置带动下,如左爬高轮(19)的动作程序一样,在爬高轮(19),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五轮支撑柱车体的情况下,右爬高轮(19)平稳降落在下楼梯的第一台阶,然后左主承重电动轮(16)在自体所配套的传动装置,第一电动机(28)带动下使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转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在螺杆移动槽(38)的前端限位开关(32)处限位停住,也走了一个行程,停在下楼的楼梯边,控制装置使左、右主承重电动轮(16)轮子与车体成90°,使轮子不向前滑动,然后后电动轮(12)在自体配套的传动装置第一电动机(28)带动下,使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转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在螺杆移动槽(38)的前端限位开关(32)处停住,然后另一个后电动轮(12)也作同样动作,并使后电动轮(12)左、右两轮子与车体成90°,使车体不向前滑动,此时,六个轮子的水平移动齿轮板(37)均在螺杆移动槽(38)的前端位置,爬高轮(19)的爬高轮防滑套(18)支撑在下楼梯的第一台阶上,摩擦力很大,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四轮均和车体成90°,不能向前滑动,控制装置使6个轮子各自配套的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上的第一电动机(28)逆向旋转,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逆向转动,使水平移动齿轮板(37)向后移动,因爬高轮(19)停在下楼梯第一台阶,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左右四轮均不能滚动,因第一电动机固定架(27)牢牢固定在车体上,车体车底钢板((41)和水平移动齿轮板(37)间滚珠,滑动连接,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使车体车底钢板((41)向前徐徐移动一行程的距离,随着限位开关(32)限位,第一电动机(28)电源切断而停止移动,此时,六个轮子都在螺杆移动槽(38)的后端,给6个轮子都可向前移动一行程距离的条件,如先使左爬高轮(19)向前,移动一行程距离,让和左爬高轮配套的第二电动机(34)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转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带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带动爬高轮螺杆(20)转动,使左爬高轮(19)降至下楼梯第二台阶,再使右爬高轮(19)按同样方式降至下楼梯第二台阶,然后,再使主承重电动轮(16)其中的一轮先下,如左轮先下,使和左主承重电动轮(16)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转动,使水平移动齿轮板(37)向前平移至螺杆移动槽(38)前端,在前端碰到限位器停下,然后使第二电动机(34)带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转动,第二电动机齿轮(33)带动螺杆传动套柱齿轮(25)转动,使主承重轮螺杆(15)带动主承重电动轮(16)降至第一台阶,同理,使右主承重电动轮(16)降至第一台阶,然后使后电动轮(12)中的任一轮先移动,如先左后电动轮(12),左后电动轮(12)自体配套的传动装置第一电动机(28)带动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第一电动机传动齿轮(26)带动水平移动齿轮板(37)在螺杆移动槽(38)中移动,至螺杆移动槽(38)前端,碰到限位器停止,然后,右后电动轮(12)按同样方式向前移动,这样后电动轮(12)的左右轮都达到下楼梯的第一台阶上面的旁边,因主承重电动轮(16),后电动轮(12)的轮子都与车体成90°不能向前滑动位置,此时,六个轮子都在螺杆移动槽(38)的前端,此时,使六个轮子六个配套的第一电动机(28)都逆向转起来,使车体向前移动一个行程的距离,然后爬高轮(19)的左轮按前述方式,使左爬高轮(19)至下楼梯的第三台阶上,在左、右爬高轮(19),后电动轮(12)支撑下按前述方式使左主承重电动轮(16)先下,右主承重电动轮(16)后下,然后在左、右爬高轮(19),左右主承重电动轮(16)的支撑下,左后电动轮(12)按前述方式先下,至下楼梯的第一台阶,然后右后电动轮(12)按前述方式也至下楼梯的第一台阶,然后,再使车身按前述方式移动一行程距离,这样的程序模式使该车走下楼梯。也可用计算机按此程序操作,上下楼梯。

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包括:可折叠杆(45)、聚风式风力发电机可折叠杆下部连接杆(46),连接杆固定套管座(47),连接杆内弹簧(48),连接杆滑动管(49),小风叶(50),大风叶(51),第二塑料套(52),第三塑料套(53),风力发电机壳前盖(54),定子线包(55),风力发电机壳后盖(56),转子磁钢(57),风力发电机后盖轴承(58),风叶定向舵(59),风力发电机轴(60),风力发电机转子(61),聚风式风力发电机托架(62),铜滑环电极(63),铜滑环碳刷(64),风力发电机前盖轴承(65),大风叶固定螺帽(66),小风叶轴承(67),小风叶固定螺帽(68),第一塑料套(69),其特征在于风力发电机轴(60)后段装风力发电机转子(61),风力发电机转子(61)上有转子磁钢(57),转子磁钢(57)在定子线包(55)中,定子线包(55)装在外壳内,外壳接可折叠杆(45)上部有聚风式风力发电机托架(62),聚风式风力发电机托架(62)内有铜滑环电极(63),铜滑环碳刷(64),可折叠杆(45)装入连接杆滑动管(49),连接杆滑动管(49)活动式连接聚风式风力发电机可折叠杆下部连接杆(46),聚风式风力发电机可折叠杆下部连接杆(46)外套有连接杆内弹簧(48),连接杆内弹簧(48)外套有连接杆固定套管座(47),风力发电机轴(60)前段装第三塑料套(53)可防尘,第三塑料套(53)前装大风叶(51),大风叶(51)前用大风叶固定螺帽(66)固定,大风叶固定螺帽(66)外装第二塑料套(52)可防尘,第二塑料套(52)前装带小风叶轴承(67)的小风叶(50),小风叶(50)前装小风叶固定螺帽(68),小风叶固定螺帽(68)前装第一塑料套(69)防尘,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发电存入蓄电池(43)中,由于聚风式风力发电机(2)的小风叶(50)装小风叶轴承(67),没有磁阻,启动力矩小,小风叶(50)将迎面吹来的风,侧向吹给大风叶(51),在大风叶(51)上有自身迎面吹来的风和小风叶(50)吹来的风,两股风的合力。风叶定向舵(59)使小风叶(50),大风叶(51)迎着风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