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7532发布日期:2018-09-04 21:4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每周进行血透治疗3次,一般每次治疗时间需要4小时,每次透析治疗时要在手臂(即动静脉内瘘)穿刺两根针,一针为动脉端,另一针为静脉端,透析时血液流速一般为250~300ml/min,一旦固定不良或患者因素内瘘穿刺前臂移动过大,造成穿刺针穿透血管或滑出血管外,极易出现大血肿或失血的后果,不仅会造成患者内瘘的堵塞,还有可能加重贫血,同时对下次的透析治疗也造成影响,增加患者的痛苦,为了杜绝这些情况的发生,避免内瘘肢体的过度活动,护士一般要求患者尽量保持内瘘穿刺前臂制动,但是患者难免会变换体位、用餐或睡着而不小心移动内瘘穿刺的前臂,或者被服与固定的胶布粘连,造成穿刺针贯穿血管或滑出血管,因此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会非常紧张,而且医护人员在观察和治疗的时候也不方便,或者对于烧伤、烫伤、手术后及其他外伤致身体有伤口的病人,覆盖被服时将多有不便,如伤口敷料有渗血、渗液、分泌物时,很容易将床单、被褥浸湿,潮湿的被褥会使病人感觉不适,且不洁被褥上的病原微生物会滋生繁殖,并通过被浸湿的敷料进入伤口导致感染,盖被直接压在伤肢上,在移动肢体时还会因为伤处被盖被摩擦牵拉而疼痛,或因无力克服盖被的重力,移动困难而感不适,有时伤处还会因为不小心被它物碰撞导致疼痛或加重病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 101234062 A公开了一种肢体伤口护罩,包括底板、罩蓬,罩蓬为弓形,罩蓬的两个底边上分别设计有底板架,底板架与罩蓬为一整体,底板架向内开有前后的水平通槽,底板的左右两边位于底板架的水平通槽内,底板与底板架前后滑动连接,避免因拉动盖被时致护罩翻到或移位而碰触伤处,上述结构虽然能保护肢体伤口,但是伤口护罩还是会随着手臂移动,对于做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并不适合,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适合血液透析又适合身体有伤口的病人的肢体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肢体保护装置,包括环形罩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罩体连接用于将罩体固定在病床上的固定装置,所述罩体沿其轴向形成有可撑开罩体的缺口,通过缺口撑开罩体将肢体放置在罩体中,对伤口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可穿过罩体并将罩体固定在病床上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可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血路管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大小略小于血路管直径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上形成有供连接管穿过的让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的外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的内周面设置有吸水性的柔性托垫。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由透明的弹性材料制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缺口撑开罩体,将肢体放进罩体中,并通过固定装置将罩体固定在病床上,阻止肢体移动,即保护了伤口,同时避免了因肢体移动造成的穿刺针穿透血管或滑出血管外等麻烦;连接管上设置有固定血路管的卡槽,进一步固定血路管,防止因肢体移动造成血路管与穿刺针衔接处脱开等麻烦,同时,卡槽也可以用来固定呼叫器,方便病人在不适时,呼叫医护人员;连接管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方式简单,且不易与病床脱离;罩体的外周面设置有透气孔,增加罩体内的空气流通,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罩体的内周面设置有吸水性的柔性托垫,防止伤口敷料时渗出的血液或液体流到病床上,污染床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一种肢体保护装置,包括环形罩体1和固定装置2;

罩体1由透明的弹性材料制成,方便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具体的,罩体1沿其轴向形成有可撑开罩体1的缺口11,使用时,通过缺口11撑开罩体1将肢体放置在罩体1中,对伤口进行保护,进一步的,罩体1的外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2,增加罩体1内的空气流通,同时也方便医护人员通过透气孔12向伤口添加药液;罩体1的内周面设置有一层具有吸水性的柔性托垫3,防止伤口敷料时渗出的血液或液体流到病床上,污染床单;

固定装置2与罩体1连接将罩体1固定在病床上,阻止肢体移动,即保护了伤口,同时避免了因肢体移动造成的穿刺针穿透血管或滑出血管外等麻烦,具体的,固定装置2包括可穿过罩体1并将罩体1固定在病床上的连接管21,相应的,罩体1上形成有供连接管21穿过的让位孔,该连接管21的两端均为自由端,可通过螺纹相互连接,进一步的,连接管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血路管的卡槽22,卡槽22从连接管21的顶面沿其径向向下延伸,卡槽22的大小略小于血路管直径的大小,方便固定住血路管,有效防止因肢体移动造成血路管与穿刺针衔接处脱开等麻烦,同时,卡槽22也可以用来固定呼叫器,方便病人在不适时,呼叫医护人员;

使用时,通过缺口11撑开罩体1,将肢体放进罩体1中,并通过固定装置2将罩体1固定在病床上,阻止肢体移动,即保护了伤口,同时避免了因肢体移动造成的穿刺针穿透血管或滑出血管外等麻烦,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既适合血液透析又适合身体有伤口的病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