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面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1212发布日期:2018-08-24 17:5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膜制作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加热面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面膜采用的是冷敷式缓慢吸收,面膜中浸有增白、保湿、祛痘等功效的液体,在使用过程中,液体通过皮肤表层缓慢渗透和吸收,从而达到相应功效。这种冷敷式的面膜在使用时脸部吸收较慢,特别是在冬天使用时,脸部冷感强烈,对面膜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加热面膜,使得面膜温度适宜,有效提高面膜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效率,减少因面膜温度较低而带来的不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面膜,包括面膜层,所述面膜层的非敷面层粘连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设有铁颗粒,电磁加热器对铁颗粒进行加热并使得加热层温度升高。

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器的顶部加热面上还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安装有用于吸附固定加热层外表面的吸盘。

优选地,所述面膜层内还配有用于治疗痤疮的白头翁、连翘、白芷、大黄、硫磺、栀子、苦参、甘草。

优选地,所述加热层包括呈矩形的PVC袋,所述PVC袋通过热压装置热压有多条纵横交错的热压痕,多条热压痕将PVC袋分隔为多个互相独立的空间,每个独立的空间内装有铁颗粒。

优选地,所述加热层的长度和面膜层的最大长度相同,所述加热层的宽度和面膜层的最大宽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铁颗粒为圆片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加热的技术,使得面膜温度适宜,有效提高面膜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效率,减少因面膜温度较低而带来的不适,同时添加的中药材成分能够有效治疗痤疮。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加热面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加热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磁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面膜层1、加热层2、PVC袋2.1、热压痕2.2、铁颗粒3、电磁加热器4、伸缩杆4.1、吸盘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加热面膜,包括面膜层1,所述面膜层1的非敷面层粘连有加热层2,所述加热层2内设有铁颗粒3,电磁加热器4对铁颗粒3进行加热并使得加热层2温度升高。

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器4的顶部加热面上还设有伸缩杆4.1,所述伸缩杆4.1的伸缩端安装有用于吸附固定加热层2外表面的吸盘4.2。这样通过伸缩杆4.1可以调节吸盘4.2离电磁加热器4顶部加热面的距离,进而可以控制加热层2离电磁加热器4顶部加热面的距离,进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加热层2的加热温度,离的越近温度越高,离的越远温度越低。

优选地,所述面膜层1内还配有用于治疗痤疮的白头翁、连翘、白芷、大黄、硫磺、栀子、苦参、甘草。这几种成分可以有效治疗痤疮,使得面膜层1在敷面的同时可以有效对患痤疮的人群进行治疗。

优选地,所述加热层2包括呈矩形的PVC袋2.1,所述PVC袋2.1通过热压装置热压有多条纵横交错的热压痕2.2,多条热压痕2.2将PVC袋2.1分隔为多个互相独立的空间,每个独立的空间内装有铁颗粒3。通过热压痕2.2将PVC袋2.1分隔为多个互相独立的空间,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电磁加热过程中,铁颗粒3大范围移动或聚集在一起,从而使得加热层2加热更加均匀。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层2的长度和面膜层1的最大长度相同,所述加热层2的宽度和面膜层1的最大宽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铁颗粒3为圆片状。圆片状便于在加热层2内设置,减少移动,同时也提供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工作步骤如下:

将本加热面膜从面膜袋中取出,然后铺开将加热层2所在一面放在吸盘4.2上固定,然后调节伸缩杆4.1的长度,使得加热层2离电磁加热器4顶部加热面的距离适中;开启电磁加热器4,加热层2内的铁颗粒3被加热,使得加热层2温度升高,从而对面膜层1进行加热升温,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面膜层1所需要升温的温度并不高,所以可以选用功率较低的电磁加热器4或家用电磁炉即可,同时加热过程中也可调节伸缩杆4.1的长度,保证温度适中;当面膜层1的温度达到要求后,关闭电磁加热器4,由于加热层2和面膜层1之间是粘连的,所以可人工将加热层2和面膜层1分离,然后用面膜层1进行敷面。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