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焊接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661发布日期:2018-09-01 02:5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焊接面罩,特别是涉及焊接面罩上的滤光镜的开闭控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持式焊接面罩在焊接生产中被普遍使用。它由一块比人面部大一些的挡光面罩,和其中部镶嵌有黑色滤光镜的镜框座,再加上与面罩下端连接的握把组成。其使用操作方式是:一手握持焊接面罩的握把,与操作焊枪的手配合。焊接点发强光时,用面罩遮挡面部,眼睛隔着滤光镜观看焊接状况;而暂停焊接无强光时,则移开整个面罩,由眼睛直接察看焊接效果。因此就是握持面罩握把的手须不时的做动作,以把面罩从面部前移开和回位。因为做焊接加工时通常都是较频繁的变换焊接点光线亮度,所以持面罩的手就要频繁动作来转换模式。而整个手臂带动整个面罩做这种较大幅度的动作,工作较长时间的话,会造成手臂疲劳并降低效率;另外,每次回位时还要待强光起后再调整观察窗口角度以对准焊接点区域,这也会多少影响些工作效率,也会增加心理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对原来这种手持式焊接面罩进行改进,使操作时不须移动整个面罩,只须用握持手其中的手指操作握把上的机械开关,就可操纵滤光镜片做翻转动作,即使镜框座的窗口被打开或遮挡,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一.为此,在技术方案方面,本发明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设计

1.活动的镜框

滤光镜片不是固定在镜框座窗口上,而是另外镶嵌在与框座铰接的镜框里。镜框的上边缘与镜框座的窗口边框的上边缘以铰链作铰接。而镜框左右两侧上端各有向后上方伸出的镜框柄,镜框柄尾部有铰接孔,以供传动架铰接拖动。这样如有动力牵引镜框柄尾部,镜框就能做上下翻转,从而打开和闭上镜框座的观察窗口了。

2.传动架

(1)要把操控动力由握把上的开关传送到镜框柄,就必须有合适的传动部件。本方案是使用传动架来完成这个功能。左右两边的传动杆在下端是相连成一体的,从而形成一个传动架。传动架的最上端即左、右传动杆顶端分别与左右镜框柄尾部铰接;而传动架在下端横穿开关输出端的铰接孔,从而形成与开关的铰接而可获得来自开关的动力。

(2)传动架的具体形状方面,优选左右两边的传动杆在下段逐渐聚拢,形成一个类似V 字形的形状。这样避免有过长的下端横向连接段而导致的受力时弯曲变形。

可做改进,在其中间加一根横杆将左、右侧传动杆相连形成类似倒A形状。这样可避免受力时两边传动杆的夹角改变,即使传动架形状结构更稳定。

进一步改进是把在横杆之上的传动杆做成是垂直向上的,即在横杆连接处有一个向内转折,使两边传动杆上半段互相之间呈平行的向上到镜框柄尾端旁。这样既可避免传动杆上半段在传动时受到向内侧的弯曲力而变形,同时也避免了在顶端为与镜框柄铰接而有过长的横向段。

3.开关

(1)开关是装在握把上,由握持握把的手之中的手指来操作控制。开关按动作原理分为滑动式和转动式两种。前者是开关可沿长条形通孔槽形成的轨道上下滑动;后者是开关被销轴或销钉铰接在握把上,开关可以转动。

以所观察的目标为前方,则开关凸出握把后方的是操作端,形状可有多种,比如滑块形,拨柄形、半拨轮形、全拨轮形;开关向前凸出握把前方的输出端则有横贯的铰接孔用于与传动架下端铰接,即传动杆的最下端交会处的水平段穿过此铰孔而与开关形成铰接。

使用时,用握持握把的手之中的手指操作开关的操作端,作上下两个方向的动作即“开”和“关”,开关前端就随动,并牵动传动架把动力上传到镜框柄,镜框柄转动就带动镜框翻转打开或闭上,即能做“开窗”和“关窗”两种选择了。

(2)进一步说明开关的具体安装方式和具体式样。

1)滑动式

开关可以安装在握把中前后开通的孔槽中;

或者开关也可以是安装在握把的左或右之一侧附加的支架上开的孔槽中。这样的话,开关就正好位于兼顾握持和操作开关的拇指前面,使用起来更顺手即有更好的人机工效。对于左手握持的入来说,装在握把右侧;而对右手握持来说则装在左侧。

开关中段部位处在孔槽里受孔槽宽度限制,不能左右移动,但孔槽的纵向即上下方向的长度留给开关可移动的工作行程;开关供拇指操作的部位是在握把或者支架后方凸出的后端,其横向宽度或者纵向长度上至少其中之一是大于孔槽对应方向的尺寸的,因而限制开关向前脱出;而开关向前伸出孔槽外的前端,则因为是与传动杆铰接,而限制了开关向后脱出,但也可以把前端做得比孔槽更宽或更长、或者同时更宽和更长,这样就更可靠的限制开关向后脱出,并且能不让开关松动。

为满足拇指按住开关操作施力时不易打滑,开关的操作端的即供拇指接触的后端面可以作有防滑齿纹。后端面可以是平面;或者是中间向后凸起的凸面;或者也可做成中间凹的凹面形等多种面形,以满足各种操作喜好。

操作方式及优点:操作时用握持手的拇指按住开关后端的操作面向下拉或向上推,即可使开关上下滑动,从而拖动传动架同步运动并牵动镜框柄转动,同时镜框柄就带动镜框转动即做打开或放下动作了。这种开关的优点是开关是把手指的动力直接传递到传动架,动作过程中开关没有力矩变换,因而传力较为平稳。

2)转动式

开关中部处于握把中前后开通的孔槽中,通过横向销轴来与握把铰接;或者也可以只是在握把左或右侧挨着握把,用横向销钉来与握把铰接。开关的前端有横贯孔供与传动杆铰接,开关后端供拇指操作。

开关的后端即操作端的可做成拨柄状;也可做成圆轮形状,以满足不同的人机工程需求。开关的前端也可做成圆轮盘形,这样可以让前方的食指、中指也参与操作出力,从而使操作更省力,响应更敏捷。

转动式开关的整体优点以及各款的各自优点;

整体上,因为比起滑动式的来说,开关动作的摩擦力较小,所以传动效率更高。

而在各款形状来说,则也各具优点。拨柄式的简单直接;而后端呈圆轮盘状的半转轮式,则能避免操作时可能因用力过猛而致拇指滑脱出操作位的情况,它也可说是拨柄式的一种变形,即加大了拨柄的形状;而把整个开关都做成圆轮盘状的,则开关前端也可供食指或也加上中指一起参与操作出力,使操作更为省力。

操作时,握持手的拇指或加上食指或和中指对开关施力使开关转动,就能拖动传动架运动并牵动镜框柄转动,进而带动镜框打开或关上了。

二.整件产品进一步的改进

(1)可在镜筐座的观察窗口周边的局部或全部位置上,加贴上一层起缓冲减振作用的缓冲垫,以降低操作时产生的冲击振动和噪声。该缓冲层也可是装在镜框的面向镜框座的镜框边。该缓冲层的材料是非金属的:可以是橡胶、或者塑料、包括泡沫塑料的,或者也可以是皮革或硬纸板的。

(2)开关的供手指操作的接触面上可加工有防滑纹,以更方便操作。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使用时就不需握持面罩的手臂作大幅度的来回摆动,只须面罩保持在合适位置,用手指操纵开关就可变换滤光镜的打开和闭挡状态,因而降低了劳动强度,减轻了生理和心理疲劳,有利于集中精力专注于观察焊接点的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的方案原理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因而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实施例1的闭、开窗状态图;

图3和图4是实施例2的闭、开窗状态图;

图5和图6是实施例3的闭、开窗状态图;

图7和图8是实施例4的闭、开窗状态图;

图9和图10是实施例5的闭、开窗状态图;

图11和图12是实施例6的闭、开窗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因在镜框和镜框座的铰接,镜框转柄的式样,传动杆的形状及其与上、下方部件铰接的具体细节方面,虽可有差异但效果相近,故除顺手例1之外就不多作赘叙。而开关的不同具体式样则各有不同的人机工程效果,故在此给出6 种使用不同式样开关的实施例。

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图1是闭窗状态,图2是开窗状态。

本实施例中有面罩1,镜框座2,握把3;另有镶嵌有滤光镜片的镜框21,其上边缘与镜框座2的前平面上边缘以铰链方式联接,其左、右两边的上端则有向后伸出的镜框柄22,镜框柄22尾端有铰接孔;传动架4是由左、右传动杆加中间横连杆组成的呈近似倒置A形状,其两边传动杆上顶端横折段穿入镜框柄22尾端的铰孔中形成铰接,其下端穿过开关31的前端铰孔形成铰接;开关31穿过握把3中间开的长形通槽,其前、后两端比通槽更宽因而不能脱出,只能沿通槽形成的轨道上下滑动;开关31的前端有铰孔与传动架4形成铰接,后端则是供拇指操作控制的操作端。本例中,开关(31)供拇指操作的后端是拱弧形的,且拇指按压的表面带有防滑齿纹,故操作较方便。

操作时,拇指把开关31向下拨,就把传动架4向下拖动,传动架4就把镜框柄22牵引向下转动,镜框就被带动向上转动,从而打开观察窗口;而在窗口打开的状态时,把开关31 向上推,则受力及传动方向与上述相反,则放下镜框21,关上窗口。

本例中所用的滑动式开关,因为属于直线运动的开关而没有力矩变换,所以具有输出力较为平稳的优点。

实施例2:参见图3和图4。图3是闭窗状态,图4是开窗状态。

本例中除开关的安装位置之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只对此做说明。

在握把3的外侧装有开关支架32,本例中是装在握把3右侧。开关支架32里开有长形孔槽,开关31穿过孔槽中,其前、后端比孔槽宽而限制开关31不能脱出,只能上下沿着孔槽形成的轨道滑动。由此使得传动架4的最下端也稍偏向右,但这不影响机构动作。

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当左手握持握把3时,拇指在兼顾握持握把3的同时又正对着开关 31的滑动块,并且不需向后抬得太高,故拇指能较自然的操作开关,有较好的人机工效。

实施例3;参见图5和图6。其中图5是闭窗状态,图6是开窗状态。

本例中开关是用转动式的。除开关与实施例1不同之外,其余是相同的,故只对开关部分做说明。

本例中的开关动作性质是转动式,开关形状是拨柄形。

长条形的开关31穿过握把3中开的长槽,被横穿长槽的销轴铰接在握把(3)上而可以上下转动。开关31前端有横向铰孔用于与传动架4铰接;后端则是供拇指控制的操作端。

操作时,用拇指把开关31的后端向上推,则其前端向下拖动传动架4,使传动架4牵动镜框柄向下转动,从而带动镜框向上转动而打开窗口;而把开关31向下拨时,则是反方向传动受力,就是关闭窗口。

使用转动式开关的优点是,开关动作时摩擦阻力较小。

转动式拨柄形状的开关具有简单直接的优点。

实施例4;参见图7和图8。其中图7是闭窗状态,图8是开窗状态。

本例与实施例3都同是转动式的,只是开关的操作端即后端形状的不同,其余是相同的,故只对开关的后端做说明。

为了防止拇指在操作时从开关31上滑落,把开关31后端扩大,做成圆轮盘形状。这种开关的优点是:在操作做上下推拨时动作平稳,拇指不易滑脱。

实施例5;参见图9和图1。其中图9是闭窗状态,图10是开窗状态。

本例与实施例3都同是转动式,只是开关的操作端不同,其余是相同的,故只对开关的形状做说明。

为了能有更强的操作力,设计成能让拇指之外的手指也能参与操作出力,故把开关31的前端也设计成圆轮盘状,其优点是食指和中指甚至无名指也都能同时参与操作施力,就能高效省力了。

实施例6;参见图11和图12。其中图11是闭窗状态,图12是开窗状态。

本例与实施例3都同是转动式,并且形状都是相同的拨柄式,只是开关的安装位置不同以及在镜框座2的窗口边框装有橡胶缓冲垫24。

其拨柄式开关31是装在握把外侧,本例中是用销钉固定在握把右侧可以上下转动。优点是当左手握持握把时,开关31的操作端正处在拇指前面,方便操作,即有更好的人机工程效果。

镜框座2的窗口边框上粘贴有橡胶缓冲垫24,能降低镜框21在关闭到位瞬间因碰击镜框座而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从而改善工作环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