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装方式的PET-MRI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9878发布日期:2018-08-07 11:3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PET-MRI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组装方式的PET-MRI外壳。



背景技术:

PET-MRI是将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分子成像功能与 MRI (核磁共振成像)卓越的软组织对比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PET-MRI机是将微量的正电子核素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然后采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PET)探测这些正电子核素人体各脏器的分布情况,通过计算机断层显像的方法显示人体的主要器官的生理代谢功能,同时应用MRI技术身体进行扫描,使这台机器同时具有 PET 和 MRI的优点;它可以对在软组织中扩散的疾病细胞进行成像,它使病患能够在各个模式下进行扫描,可以分别收集 PET 和 MR 影像,用过医疗用途。

PET- MRI机价格昂贵且体积较大,一般包括设备主体和移动床,设备主体上设有供移动床穿入的通孔,设备主体的外部包覆有外壳,目前的外壳一般都为整体式的环状外壳。由于移动床始终有部分置于通孔中,这使得环状外壳的安装和拆卸比较麻烦,出现故障时,需要先拆下移动床,才能拆下环状外壳,进行内部器件的维修,十分麻烦。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组装方式的PET-MRI外壳,组装和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组装方式的PET-MRI外壳,该外壳包覆在工作器件之外,外壳包括环形部和基座部,所述基座部包括组装在一起的两个基座半部,所述环形部包括外上环部、内上环部、内下环部,两个基座半部组装后的上端形成外下环部,该外下环部与外上环部组装连接;所述内上环部与内下环部组装连接,且内上环部与内下环部构成的内环卡接设于外上环部与外下环部构成的外环中。

现有技术中,内环和外环一般为整体式结构,在最初设备组装时需要将移动装置于内环中,组装完成后进行使用。使用过程中,一旦设备内部需要维修或检修,就需要先拆除移动床,再才开外壳进行,十分麻烦。

本实用新型中,将外壳设置成上下可拆分的结构,因此在设备后期需要维修时,不需要拆除移动床,就可以方便的拆开壳体,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基座半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外下环部与外上环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内上环部与内下环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组装和拆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内下环部可在外上环部与外下环部构成的外环中滑动,可以通过接触部分上的滑槽和凸出部配合的方式实现,该结构使得,当内上环部被拆卸取出后,内下环部可以沿外环内壁滑动至上段,方便操作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新型组装方式的PET-MRI外壳,外环和内环可以很方便的拆开,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设备内部器件的示意图。

图3为壳体的正视图。

图4为壳体的后视图。

图5为壳体的立体图。

图6为壳体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至图6,一种新型组装方式的PET-MRI外壳,该外壳1包覆在工作器件3之外,工作器件3通过线缆2与外部设备相连,所述外壳1包括环形部和基座部,所述基座部包括组装在一起的两个基座半部12,所述环形部包括外上环部11、内上环部13、内下环部14,两个基座半部12组装后的上端形成外下环部121,该外下环部121与外上环部11组装连接;所述内上环部13与内下环部14组装连接,且内上环部13与内下环部14构成的内环卡接设于外上环部11与外下环部121构成的外环中。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基座半部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外下环部121与外上环部1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内上环部13与内下环部1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各个连接处设有螺栓安装片5。此外,所述内下环部14可在外上环部11与外下环部121构成的外环中滑动,通过滑槽来实现。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将外壳设置成上下可拆分的结构,因此在设备后期需要维修时,不需要拆除移动床,就可以方便的拆开壳体1,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